智利国土这么狭长,是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智利位于南美洲的南部海岸,因为安第斯山脉的存在,是的智利被山脉阻隔,失去了向东部延伸的条件,所以只能南北方向发展,这也是逐步形成南北狭长局面的重要原因。
智利是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和南美进步论坛的成员国,与阿根廷和巴西并称为ABC国家。[1]拥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和生活质量,具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全球化的、自由的经济环境,以及较低的腐败感知和相对较低的贫困率。
自然灾难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智利的阿塔卡马(Atacama)沙漠于2015年4月1日,遭遇一场罕见猛烈暴风雨的袭击。暴风雨引发的洪水已致24人遇难,140人失踪。洪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山谷,掩埋山庄,摧毁建筑,将摩托车裹挟着带出好几千米。
根据路透社消息,智利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Michelle Bachelet)称需耗费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亿)来修复洪水和塌方所造成的损失。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智利
智利其实有点像越南,都是国土非常狭长的一个国家,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其实是不安全的,首先就不具备所谓的战略纵深,敌人可以从任何一个部位进行击打,不过好在智利是个偏远国家,更不是世界的中心,不然放在欧洲或者亚洲,早就被瓜分的差不多了。
智利南北全长4270公里,然而东西宽只有180公里,就像是一根棍子一样,那么智利的这种狭长的国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还是地理原因?地理因素一般来说形成这样的国家,基本上地理和历史因素都是有影响的,首先我们从地理位置方面看,智利位于南美洲的南部海岸,东面就是高大绵延的安第斯山脉,西面是太平洋,正是安第斯山脉的存在,是的智利被山脉阻隔,失去了向东部延伸的条件,所以只能南北方向发展,这也是逐步形成南北狭长局面的重要原因。
安第斯山脉
历史因素我们再来看看历史方面,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智利之所以形成国土狭长的局面,和他们不被交流,以及对周边没有认同感,毕竟智利与山脉东边的阿根廷交流都很少,以北的玻利维亚更是难以联系,所以智利对周边几乎都没有认同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
智利独立之后,就开始与周边领土发生领土纠纷,在南美太平洋战争,智利大白玻利维亚和秘鲁,获得了塔拉帕卡,阿里卡,塔克纳等地,算是向被扩张了大部分领土。除此之外,智利还向南部发展,在智利独立的时候,南部是没有现代国家的印第安人,智利凭借自身的军事能力以及经济上的优势,不断沿着海岸向南部入侵,扩张了大部分南部领土,直到南美洲南端火地岛地区。
交通因素其实我们还忘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受交通的影响,智利沿海地区是平原,所以智利所有的交通几乎都是沿着海岸线建设的,既然南北交通便利,人员来往自然就多,反观东西方向却因为地理原因,一直得不到开发,交通堵塞,甚至可以说是隔绝状态,难不成他们要“愚公移山”?自然是不可能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南北方向更容易组成国家。
因为智利车厘子香甜可口,品质较高。
智利国土分布呈南北狭长状,西边是广阔的太平洋和海岸山脉,东边是安第斯山脉。两条山脉之间的中央山谷是水果生长的沃土。从北向南,气候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明显不同的区域。其中,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车厘子、油桃等核果类都在此集中种植。
适宜的气候条件加火山灰土壤,使得智利车厘子香甜可口,品质较高。对比各个国家的车厘子生产,智利车厘子的主要优势在于品种选择、规模化种植、采后储存以及“公司+生产基地”产供销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
中国市场的巨大利好
智利车厘子上市时间一般为11月初或12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份,供应期恰好对应水果稀缺的中国冬季市场,再加上此时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年货备货时期,同样作为车厘子出口国的美国、新西兰等的车厘子还未大量上市,而中国樱桃的上市更要等到5、6月份。从时间上看,智利车厘子可谓占尽了中国市场的“天时”。
智利车厘子的走红更得益于中智贸易合作的日益深入。2005年,智利成为拉美第一个与我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2017年,中国-智利自贸区升级谈判达成协议,双方97%以上的产品已经实现零关税,车厘子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