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是越南首都。何以称"河内"?河内古称龙渊、
龙编、大罗。1010年李朝奠都在此时改大罗为"升龙"。
1428年,黎朝建立,另加了一个名字"东都"。1802年,
新建立的阮朝统一越南,又定都于此。1831年,阮朝
明命王把它改为"河内",意思是它被环抱在红河大堤
之内。
越南古典文书多用古汉语文言文写成、字典里的单词有70%以上为汉字词(汉越词,"t�6�9 Hán Vi�6�3t"),近代以前多使用汉字以及本民族发明的文字喃字,正式文书一般由完全使用汉字的文言文作成、普通文书一般使用汉字和喃字混合使用的越南文作成。在13世纪喃字发明之前,越南人一般说越南语的口语,但由于缺乏本民族文字,所以书面上多采用文言文(与古代日本和朝鲜很相似,官方文书多用文言文,而民间的口语仍是本民族语言)。所以很多地名与中国相似,但意义不同!
没有什么为什么,只是越南的行政区划的一部分而已,越南还有很多类似这样和我国一样的地名,比如西宁、高平等等。个人觉得是历史上受汉文化影响的原因吧。
有趣的是,越南的太原省首府太原市也是一个工业重镇,也拥有一个太钢(太原钢铁公司),是越南的前20强企业。
基本同意一楼观点,只是一个凑巧。我理清一下吧:
1、越南长期被统治,被附属,文化上受封建中原文化冲击很大,士大夫阶级以晓汉学为荣,所以什么起地名起人名上模仿借鉴不足为奇。
2、你说的我国的一些地名命名时间各不相同,和越南一些地名的命名时间更是相距甚远。焦作称河内是在隋朝,博爱县叫清化则是在宋朝。越南现行各省很多是19世纪初阮朝明命帝改建更名,其中一些甚至是始创,比如河内,因为被红河和墩河环绕得名,又有说法是借鉴了孟子“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的治国理念,孟子这句话里的河内河东指的是现在的陕西山西一带,而与河南境内的焦作无关。太原确实是广阔的平原的意思,原因同一楼,可以类比“广原”(高平和宣光分开建制前的称法),都是广阔平原的意思。
3、如果楼主认为越南河内太原高平在地理位置设定上有一定内在逻辑道理支撑,那我国焦作,太原,高平,清化就也该有他们内在逻辑以供借鉴,因为普遍性是通过特殊性来表现的。可以引证一个反例,我国故宫是封建王朝建筑上的大成,图纸上的每一道布局设计,政权的职能划分等都有其根据。越南顺化皇宫被称作缩小版中国故宫,之所以这么照搬照抄恰恰就是因为故宫的布局结构,职能划分等在当时被越南统治阶级认同,代表了封建时期建筑的高度。
3、重名现象不要说中国和越南两个国家,就是中国国内也很普遍。建国后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乡镇级重名现象也没有完全消除,因为地方太小,知名度低,完全消除显得没有必要。
4、三楼网友提到的南迁,是没有根据的,稍有读过越南历史就不会这么认为了。越南虽然被中国直接统治过千年,但统治阶级也都以本地京族人为主,如果中原人士可以强势到在越南当王后还能改地名以思念故土的话,越南就不会独立出去了。另外中原人南迁和上面提到的越南地名命名时间也相距甚远,南迁我认为更适用于解答国内民族融合问题,不应把越南也划入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