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为什么叫定阳(常山为什么叫定阳山之一)

黑龙江旅游网4810

金华市域春秋时属越国。秦、汉为乌伤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名东阳,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金华”这一名字由来相传于金星婺女争华之地。金华市域春秋时属越国。秦、汉为乌伤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名东阳,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东阳郡属扬州,领长山(今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乌伤(今义乌)、永康、吴宁(今东阳)、丰安(今浦江)、太末(今龙游)、新安(今柯城、衢县)、定阳(今常山)、平昌(今遂昌)9县,治设长山。南朝梁绍泰二年(556)置缙州,陈天嘉三年(562)撤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郡名金华自此始。隋开皇十三年(593)改置婺州。大业三年(607)复置东阳郡。唐武德四年(621)改东阳郡置婺州,并于信安(新安)县分置衢州。唐天宝元年(742)改婺州为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婺州,一直沿续到宋元。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名宁越府,至正二十年改为金华府。明成化八年(1472年)析遂昌、金华、兰溪、龙游县部分地置汤溪县。金华府领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8县,故有"八婺"之称。 1914年置金华道,辖区扩及原衢州、严州府。1927年废道,各县仍直属于省。1932年6月设浙江省县政督察专员办事处第八区,驻金华。9月,改设浙江省特区行政督察专员办事处第六特区。民国期间,行政督察区序号、辖县、专署驻地时有变换。民国28年(1939年)6月,设磐安县,划缙云县之双峰、金峰、润州、龙门、湖中等5乡,永康县之盘峰、五美、翠蜂3乡,天台县之飞山乡,东阳县等都乡,为磐安县境。 1949年5月7日,金华解放,设立浙江省第八行政区。10月,改名金华专区。11月金华专区辖2市9县。1955年3月,衢州专区撤销并入。嗣后,金华专区辖县(市)续有撤并、复置,并与杭州、丽水等毗邻市地互有调整。1958年11月,撤销汤溪县,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金华、兰溪、龙游3县,现改为将原县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金华县。1968年4月,改金华专区为金华地区。1985年5月,撤销金华地区,原金华、衢州两县级市分别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并于金华城区设立婺城区,郊区设立金华县,同时撤销兰溪县,设立兰溪市(县级)。金华市辖婺城区、兰溪市和金华、永康、武义、东阳、磐安、义乌、浦江7县。原金华地区的龙游、开化、常山、江山县划归衢州市管辖。1985年5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兰溪县建兰溪市(县级),1988年5月,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县级),撤销东阳县设立东阳市(县级)。1992年10月,撤销永康县设立永康市(县级)。2000年12月,撤销金华县,设立金华市金东区。

常山为什么叫定阳(常山为什么叫定阳山之一)

乌伤、乌孝、义乌

义乌市自秦建置2200余年来,先后有乌伤、乌孝、稠州、华川和义乌5个县(州、市)名。考之史、志,命名由来,一为旌孝子颜乌之德,一为记山川之胜。分别简述如下:

一、乌伤源于颜乌。据义乌颜村《[清光绪]颜氏宗谱》载:颜乌五世祖颜高,周封雷泽侯,世居山东东平州平阴里。祖颜琴,迁兖州曲阜,有文名,周慎靓王朝荐为河阳大夫,避乱归隐。父颜凤,避乱南行,寓浙江会稽郡南界,遘疾身亡,子负土葬于本县。关于颜乌和县名乌伤的传说有:

——“秦颜孝子氏,事亲孝,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喙为之伤。后旌其邑曰乌伤,曰乌孝,曰义乌,皆以孝子故。”(《[万历]义乌县志》卷5)

——“东阳(郡)颜乌以淳孝著闻。后有群乌衔鼓集颜所居之村,乌口皆伤。一境以为颜乌至孝,故慈乌来萃。衔鼓之异,欲今聋者远闻。即于鼓处立县,而名为乌伤。王莽改为乌孝,以彰其行迹云。”(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10)

——“义乌,本秦乌伤县也。孝子颜乌将葬,群乌衔土助之,乌口皆伤。时以纯孝所感,乃于其处立县曰乌伤。”(《元和郡县志》)

——[清]一统志》卷299引《异苑》群乌街鼓之说后,又云:“一说乌父亡,负土成冢,群乌衔土助之,乌吻皆伤,因以名县。”

——“(颜)乌,事亲至孝,父丧,负土筑茔,感群乌衔土助之,乌吻皆伤,乌亦恸竭伤亡,附葬于左,因名县曰乌伤。”(义乌额村《[光绪]颜氏宗谱》)

乌伤自秦建县到唐武德七年改称义乌,长达840余年。

二、乌孝县名乌孝先后有两次,第一次为新莽时,计10多年;第二次为唐武德时,首尾仅2年。其意与乌伤则一。《[嘉庆]义乌县志》童楷序:“邑以乌名,志孝也。”

三、稠州以稠岩得名(《[万历]义乌县志》)。今塘李乡、湖门乡北部一带,山峦稠叠,主峰山顶有巨岩,名稠岩,即德胜岩。州署故址为原义乌中学所在。

四、华川华川,又名绣川湖,即绣湖。县以湖名。《宋濂集·华川书舍记》称:“乌伤有大泽日华川。唐武德间,尝置华川县。今之所谓绣湖,即其地也。”时绣湖一带,山川花木,掩映如绣,故名。

五、义乌县名义乌,始自唐武德七年,历五代吴越、宋、元、明、清、民国至今,已1362年。县名义乌与县名乌伤,其意无别。《孝经·三才》:“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隋书·地理志》“东阳郡”条目下,领县第一就是“金华”。东阳郡是古代金华最早的地市级行政机构,它的治所也在今天的金华市区。其中在县名“金华”下面有小字加注:“旧曰长山,置金华郡,平陈郡废。又废建德、太末、丰安三县入,改为吴宁。

十二年改曰东阳,十八年改名焉,大业初,置东阳郡。有长山、龙山、楼山、丘山。有赤松涧。”意思是:这个名叫金华的县,旧名是长山,从前在这里设立过一个金华郡,等到我们平定“陈”时,把这个郡给废掉了。

后来又把另外的建德、太末、丰安三个废县并给它,并重新命名为“吴宁”。等到(开皇)十二年时又把名称改为东阳,十八年时才正式定名为金华。大业初,又在这里恢复了最早时候的东阳郡建置。附近还有长山、龙山、楼山、丘山和赤松涧这样一些风景名胜。

扩展资料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境中部界于东经119゜14′-120゜46′30″,北纬28゜32′-29゜41′。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

南北跨度129公里,东西跨度151公里,土地面积10942平方公里。市区位于东阳江、武义江和金华江交汇处,面积2044.7平方千米,2010年建城区面积66.7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