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现超6000座各朝古墓考古价值很高,因为古墓的时间轴从战国到秦代,到两汉六朝,再到唐宋时期,最后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都很大的帮助,历史最直接的见证者那就是文物,研究历史第一手的资料也是最真实,最珍贵的资料,肯定还是文物。
2020年5月14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一项惊人的研究成果:在10.34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埋葬着超过6000座古墓。201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开始建设之初,按照惯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进驻园区进行例行勘探,没想到却发现了古代墓葬遗迹。
历时5年的发掘,考古人员在10.34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发现了大量古代遗存:超过6000座墓葬,时间轴从战国到秦代,到两汉六朝,再到唐宋时期,最后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墓葬的类型包括了崖墓、砖室墓等多种,发掘出土了大量陶、瓷、铜、玉、玻璃、石质等遗物。
扩展资料
超6000座各朝古墓出现的原因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左志强表示,成都的华阳现在还保留有唐代时期广都城的城址,但文献记载,早在汉晋时期广都城就已经存在,但一直无法考证具体位置。根据目前挖掘掌握的情况可以推断,汉晋时期的广都城的核心区域就在附近。
再具体一些,从大量汉晋墓葬靠北的位置来看,汉晋广都城有极大可能就在新川创新科技园以北,而这里就是当时县城的公共墓地。
同时,通过对其他朝代墓葬、文物的初步研究,专家推测,从战国时期开始直至明清,墓地附近一直存在着一个繁盛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而墓葬发现地,很可能是各朝代延续使用的公墓所在地。
成都发现超6000座各朝古墓原因是根据目前挖掘掌握的情况可以推断,专家推测,从战国时期开始直至明清,墓地附近一直存在着一个繁盛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而墓葬发现地,很可能是各朝代延续使用的公墓所在地。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左志强表示,成都的华阳现在还保留有唐代时期广都城的城址,但文献记载,早在汉晋时期广都城就已经存在,但一直无法考证具体位置。
再具体一些,从大量汉晋墓葬靠北的位置来看,汉晋广都城有极大可能就在新川创新科技园以北,而这里就是当时县城的公共墓地。
扩展资料:
出土“郫戈”价值堪比“成都矛”
随着发掘的进一步推进,规模庞大的墓葬群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在发掘的战国墓葬里,考古人员发现了在铜戈装柄部位刻有郫县“郫”字的郫戈,这个文物的价值不亚于之前在蒲江船棺出土的“成都矛”。
专家认为,刻有“郫”字武器的发现,对于历史上郫县的秦代置县考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也是古蜀走向国家统一行政体系的重要实证材料。秦国在蜀地设置郡县,为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时间一点点推移,考古工作有序推进,各个时期的墓葬也陆续出土了包括陶器,铜器、银器和石质等各类文物。今年3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复工,再次对园区剩下的墓葬进行发掘,在标注为五根松地点的墓群又有了重要的发现。4月16号,记者被允许进入五根松考古发掘现场采访,站在黄土小山坡上,开阔的视野之下,一座座跨越千年,各个时期的古墓一览无余。
参考资料来源:四川网-一眼千年!成都新川创新科技园片区发现超6000座古墓
在成都武侯祠正殿西侧,有一座高12米,呈圆锥形的古墓,整体规模占地3亩,古柏森森,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惠陵墓”,即刘备陵寝。对于是否是刘备真身,这件事本身就是历来众说纷纭。况且历史上对墓主人到底是谁的争论多了去了,许多学者都各执一词。而且“汉惠陵墓”位于成都闹市区,皇帝的陵墓怎么会在闹市区呢?这一点就更让人不得不怀疑墓主人到底是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相关史籍。《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记叙:
夏四月癸已,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从这段文字不难看出,1700多年前的夏天,刘备死在奉节,随后梓宫被运往成都安葬。有人要质疑,记录三国的史书众多,而大家为什么都比较相信陈寿的说法呢?原因很简单,因为陈寿本身就是三国时期的蜀国人,而且曾担任蜀汉的观阁令史,也就是专管文献资料的官。
由于其所处环境的便利,必然可以掌握关于蜀汉的第一手资料,那么自然也包括包括刘备的下葬地。当时的史官记录当时的史事,真实程度更值得让后人相信。正是有了这一层原因,长久以来大家对刘备的葬地并无异议。
有人提出第二个反对意见,认为现在的刘备墓是假的,最多是个衣冠冢。
理由是刘备死时正是农历四月,四川天气炎热,尸体能完好保存的时间极短,而从奉节到成都,少说也要走30多天,按照当时的天气条件,尸体早就烂了。所以,诸葛亮将刘备尸体运回成都安葬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是就近找地方埋了。近代文学家郭沫若就是持这种观点,他最先公开反对刘备葬在成都这种说法。
1961年他在奉节考察时认为:刘备死在气温极高的夏天,当时没有公路,交通很不方便,从奉节到成都全是逆行而上的水路,仅单行也需要30多天时间,如果花这么长的时间把他的遗体运到成都,遗体不会腐烂吗?因此他认为,刘备墓在奉节的可能性比较大,相反在武侯祠倒还缺乏一些有力的依据。
惠陵里挖出的砖是蜀汉的,只能证明这墓的确是蜀汉时期修的,并不能代表刘备的尸体就在墓里。由于刘备墓一直保存完好,没有被盗也从未发掘,所以刘备到底埋没埋里面,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最后至于墓葬为何会修在闹市区,就更简单了。
成都武侯祠坐落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始建于公元223年建筑刘备陵寝,千多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而武侯祠建于唐,初与祭祀刘备的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现在的成都面积很大,但是在三国时期,成都虽为益州治所,后来更是蜀汉的首都。
其面积与全国同时期的其他城市比起来还是要小很多的,至少当时武侯祠所在的地区根本就不是城区,所以刘备把墓葬建在这里也并不奇怪。
但这,仅仅只是推测而已,要使这个学术界和旅游界争论多年的悬念云开雾散,唯一的办法就是发掘,打开刘备墓,才能揭开这个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