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评选中,林城贵阳以“具有夏季特别是最热月平均气温舒适度的优势”荣登榜首。
“天然空调城中在,空气可当商品卖”,对于众多来筑城旅游的外地人来说,最为令之惊异的莫过于在这个业已接近北回归线的南方城市盛夏时节竟很少有人持扇纳凉,甚至夏夜睡觉还要盖上一层薄被。与只有数百公里距离的重庆相比,七八月的重庆气温往往高达摄氏38度,而此时贵阳的气温却只有摄氏30度左右。
然而长期以来,贵阳的气候优势并不为人熟知,给外地人的印象莫过于“天无三日晴……”,从过去被外省人嘲讽到如今登顶“中国避暑之都”宝座,并迎来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的避暑者,贵阳气候优势的确走过了从“被误会”到“被发现”再到“被热捧”的曲折历程。当然,贵阳夏季气候的舒适度并不是凭空而论,除了每一个到此地的人的切身感受,还有一项“硬指标”科学地支撑着这个结论。
贵阳地处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科学研究显示,当环境气温保持在摄氏18度至24度之间时,人体感觉最舒适。根据贵阳近50年来的气候资料统计,贵阳夏季(6月至8月)平均温度为摄氏23.2度,最高温度在摄氏25-28度之间,最低温度在摄氏17-20度之间,高于摄氏30度的最高温度日数很少。两项指标相比较,贵阳的夏季气温当然是很适宜人的。
贵阳的夏季不仅不热,而且“不干”。贵阳的夏天相对湿度平均值在65%至76%之间,与人体舒适度的空气相对温度范围(45%至70%)十分接近。
从气象科学的角度对过去“天无三日晴”的贬语做新解,就会得出贵阳夏季气候优势的第三个特征--紫外线较弱、夏夜潮湿凉爽。由于滇黔静止锋与孟加拉湾来的暖湿气流影响,形成了贵阳地区多年来的多云阴雨天气。其中,多云的天气使紫外线被厚厚的云层阻挡,让林城人“晒不黑、晒不伤”;降水则主要出现在夜间,因此夏夜显得十分凉爽,空气十分清新。俗语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适宜数贵阳”也就是这个道理。
顺面说一句连云港就算了,很晒,很热,冬天还很冷
1、素有“避暑之都”之称的贵阳,每年的夏天气温都是比较凉爽的,因为贵阳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夏季的平均气温只有23.2℃,加上夏季雨水充沛,所以贵阳的夏天很凉快。
2、贵阳是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市中心位于东经106度27分,北纬26度44分附近,海拔高度为1100米左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其中,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宜人的气候是贵阳的骄傲,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贵州省夏季气温凉爽的原因主要与贵州省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有关。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这类气候在东亚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它地区由于降水较多,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贵州全省基本处于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所以贵州省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参考资料:
1、http://baike.baidu.com/view/13986824.htm
2、http://baike.baidu.com/subview/9862/8427740.htm?fromtitle=%E8%B4%B5%E5%B7%9E%E7%9C%81&type=s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