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宋汤为什么不红(罗宋汤为什么不酸)

黑龙江旅游网2020

一、性质不同

罗宋汤为什么不红(罗宋汤为什么不酸)

1、红菜汤来源于乌克兰,俄语叫Борщ。是一种以红菜为主要材料,保留红菜基本色彩和口感的汤。

2、罗宋汤(俄语、乌克兰语:Борщ,波兰语:Barszcz)是发源于乌克兰的一种浓菜汤。罗宋汤大多以甜菜为主料,常加入马铃薯、红萝卜、菠菜和牛肉块、奶油等熬煮,因此呈紫红色。

二、菜品特色不同

1、红菜汤:色泽油红光亮,浓而不腻,味酸甜适度。

2、罗宋汤:酸中带甜、甜中飘香、肥而不腻、鲜滑爽口。

罗宋汤的适宜人群

1、高胆固醇患者忌食;

2、三高人群适宜;

3、有皮肤瘙痒、胃病的患者少吃;

4、癌症、高血压、夜盲症、皮肤粗糙者适宜;

5、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6、血压偏低、脾胃虚寒忌食;

7、高血压、急慢性肾炎、肝炎、夜盲症、近视眼患者适宜;

8、脾胃虚寒、月经期间不宜进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罗宋汤、百度百科——红菜汤

「罗宋」两字本是「Russian」的音译,指的是俄国式的。在十月革命时候,有大批俄国人辗转流落到了上海,他们带来了伏特加,也带来了俄式的西菜,上海第一家西菜社就是俄国人开的。这道汤,就是从俄式红菜汤演变而来,俄式红菜汤辣中带酸,酸甚於甜,上海人并不习惯。后来受原料采办以及本地口味的影响,渐渐地形成了独具海派特色的酸中带甜、甜中飘香、肥而不腻、鲜滑爽口的罗宋汤。这道罗宋汤,只在上海有,你要真到现在的俄罗斯去,还吃不到呢。

这海派罗宋汤并非只是吃西餐时食用,就是学校、单位、家庭以及中式菜馆,也是屡见不鲜。久而久之,这汤又在上海形成了各种流派和分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饭店派」、「食堂派」和「家庭派」等。其中「饭店派」以淮海西菜社为代表,在当年推出罗宋汤后,经过数次改良,更新工艺,终於成为海派罗宋汤的领路人,而后,各家西菜馆乃至个别中菜馆,都纷纷彷效,遂成就了罗宋汤前的「上海」两字。「食堂派」又称「弄堂派」,汤往往用大面盆或是保暖茶桶盛装,不用蕃茄酱或是只放极少用以著色,那汤常常是「清汤晃水」的,飘著几丝红肠而已,蕃茄多不剥皮,反正与那西菜馆裏的罗宋汤是大相径庭,奇怪的是,即使这样的「蕃茄煮水」,吃著也很爽口,至今还有许多中学生不愿意吃学校的饭菜,跑到校门口买一两元钱一碗的这种汤,加片面包以做午饭。

「家庭派」的人,既无缘学到西菜馆的烧法,也不想如「食堂派」那样堕落,於是只能自行琢磨,研究出各式烧法,其中主要以牛肉代替红肠,并且欠芡为主。「家庭派」还研究琢磨了另外两样具有海派特色的西菜,其一便是「炸猪排」,另一个则是「手打蛋黄洋山芋色拉」,都是不拘一格,从用料、制法乃至吃法上,都与店裏不同且有所改进,实不愧为海派饮食史上的佳话。

其实,要烧得如饭店一般也不难,只要舍得用料,知道诀窍,可以烧得比西菜店还好,因为在家裏烧,不用考虑成本核算。

这道汤,一定要用牛肉,过去牛肉是专卖产品,非要是回族的才能到指定的清真摊位买到,所以只能改用猪肉。牛的身上有很多部位,位於腹部的肉叫做白奶,肉层薄,有白筋,久煮不易缩,又有油水,是炖这罗宋汤的首选。另外,颈部的肉因为肉质较差,只能用来炖汤或是红烧,也有很多人使用。汤要烧得好,肉千万不可少,烧一大锅汤,至少需要一斤半到称著的牛肉。

牛肉买来后洗净切块,由於需要久煮,肉切得太小易碎易烂,不妨切得大一些,方有「大块朵硕」的感觉。先烧小半锅水,同时放入料酒,将牛肉放入后稍煮几分钟,取出再次洗净。

然后再取一大锅水,水要事先算好,不要待烧干了再加。将牛肉放入,加料酒用大火烧。如果家中有柠檬,可以挤出汁一起烧,不但使肉容易酥,还可提增香味,一举两得。

另外,要两只洋葱,四到五只蕃茄,三只洋山芋(土豆),二根胡萝卜,以及一棵小的卷心菜。将这些东西去皮切块后,分别用油煸炒,其中除了洋葱要煸得透一点以外,其它的只要稍微过一下油即可。

待煸好油后,将洋葱块、洋山芋和胡萝卜放入锅中同煮,另外,可连叶带梗放入三四根芹菜,香味可以大增。

罗宋汤的红色和酸味其实都不是靠新鲜蕃茄而来,而是靠蕃茄酱。蕃茄酱宜用100克中罐的,一斤半肉到到称著肉,用一罐正好。蕃茄酱放入汤前,要用油炒,油温要适中,太高容易破坏蕃茄酱的酸度,炒要炒透,炒透了汤色才会好看。一般炒到蕃茄酱的颜色呈暗红色,做出的汤颜色最好。

将炒好的蕃茄酱放入锅中搅匀,就可改用小火将汤慢慢地焐著,前后要两个小时左右。等得肉烂入味,改用大火,将已经煮烂了的芹菜撩起,弃之不用。放入煸过的的蕃加与卷心菜,这道汤已经快好了。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炖的汤没有西菜馆的稠厚,於是就用淀粉勾芡,等勾了芡,汤倒是腻了,但感觉上完全不是那回事了。殊不知,这道汤中有一个关键的工序,叫做「炒面酱」,不但罗宋汤中要用,其它西式浓汤中,也要用到。炒面酱很容易,但要有耐心,舀几勺劳荤油放入锅中,开小火,放入中筋面粉(all purpose flour,就是最平常的面粉)炒匀,等到面粉和油完全拌合,就成了。面酱不宜大多,多了岂不就是吃面粉了?一大锅汤,用三汤匙面粉即可。面酱应该在汤上桌前放入,放得太早容易「粘底」,面酱放入汤后,将其拌匀,汤水立刻就会变得稠厚起来。

汤上桌前,还要放盐和糖,这是一个口味宜重的汤,盐和糖都要多一点,盐可提鲜,糖可盖住酸味。盐和糖都要一点点地加入,时不时地尝一下,以掌握分寸。

最后,在上桌前撒上新鲜的芹菜梗,顿时异香扑鼻,使人食欲大开。在西菜店裏,装盆后再上桌,往往还要浇上些许酸奶油,喜欢吃的人,往往要用面包擦净盆底,才肯罢休呢。

----------------------------

罗宋汤材料,煮法(1)

材料:蕃茄4个、棷菜1小个、洋葱1大个、红萝卜1棵、西芹1小棵、牛肉半斤。

调味:茄膏一罐、盐及鸡粉各适量。

做法:

先将所有材料洗净切件。

烧热油镬加,入茄膏,红萝卜,棷菜及西芹一同炒香。

加入洋葱及蕃茄略炒后熄火。

注水大半煲於汤煲内,加入已炒之材料及牛肉同煲至萝卜变淋。

最后放入盐及鸡粉调味即可。

or

材料:牛肋条1斤、蕃茄半斤切粒、椰菜半颗切丝、红萝卜1条切粒、洋葱1个切丝、芹菜1枝切粒、红椒1个切丝、青椒1个切丝、黄椒1个切丝、黑椒粒1茶匙、香叶3片、菠萝片4片、水10杯。

调味:盐1茶匙、茄酱1罐。

做法:

牛肉出水切块,放入锅中加水煮约1小时。

加入所有疏菜,煮多1小时。

放进盐调味料即可。

家常罗宋汤-材料(2)

香港人饮得至多的俄罗斯名菜,应该算是罗宋汤了。材料多、够香浓是其卖点。在家煲也不会费太多时间,材料方面是多了些,但工夫不难,想味道浓些的话,可选用牛尾来煲。

材料:牛肉1斤、蒜头10粒、葱2根、姜1片、月桂叶1片、丁香2粒、洋葱1个、薯仔1个、甘笋2条、蕃茄2个、椰菜半个、青豆4两。(4人分量)

做法:

牛肉切块飞水备用。

起油镬,爆香拍裂的蒜头和葱段,再下牛肉块,淋少许酒,炒片刻,把材料倒入汤煲内,加水、月桂叶、丁香先煲1小时。

洋葱切块后略炒,薯仔、甘笋、蕃茄和椰菜切块和青豆全倒进煲,煮至汤入味,下盐便成。

1、罗宋汤(俄语、乌克兰语:Борщ,波兰语:Barszcz)是发源于乌克兰的一种浓菜汤。罗宋汤大多以甜菜为主料,常加入马铃薯、红萝卜、菠菜和牛肉块、奶油等熬煮,因此呈紫红色。有些地方以番茄为主料,甜菜为辅料。也有不加甜菜加番茄酱的橙色罗宋汤和绿色罗宋汤。

2、“罗宋”这一名称据说是来自Russiansoup的中文音译(罗宋即Russian,源自早年上海的洋泾浜英语,发音:[lùsó?]),RussianBorscht(Borshch)是另一常用的名称。罗宋汤在中国东北的一些地区也被称为“苏波汤”。

3、在十月革命时候,有大批俄国人辗转流落到了上海,他们带来了伏特加,也带来了俄式的西菜,上海第一家西菜社就是俄国人开的。这道汤,就是从俄式红菜汤演变而来,俄式红菜汤辣中带酸,酸甚于甜,上海人并不习惯。后来受原料采办以及本地口味的影响,渐渐地形成了独具海派特色的酸中带甜、甜中飘香、肥而不腻、鲜滑爽口的罗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