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为什么建恐龙园(为什么常州有恐龙公园)

黑龙江旅游网4170

中华恐龙园是常州现代旅游休闲区启动开发的一期工程,中华恐龙馆总面积14000平方米,穹顶最高处36米,龙首最高处达71米,以其宏大的空间和别具一格的建筑语言,成为常州旅游的标志性建筑。

常州为什么建恐龙园(为什么常州有恐龙公园)

中华恐龙馆内设有五个主厅和六个辅助厅,各厅通过逻辑路线,有发有合,互为关联。

以生物演变史作为设计背景,重点突出恐龙从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毁灭的构思主线,揭示了生命与环境相互依存,人类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的深刻主题。

运用情景营造手段,以飞溅的瀑布、冷峭的山岩、无水的海洋、茂密的丛林、洪荒的洞窟等,再现中生代特有的生存环境。化石陈列运用互不雷同的手法,通过高科技手段和声光电的运用,结合影视成像、卡通动画、恐龙翻模、网络游戏以及各类科技制作等,使中华恐龙馆突破了传统的“博物”观念,成为具有震撼力的,集博物、科普、观赏、游乐、参与为一体的现代新型恐龙博物馆。

园区内围绕恐龙馆设有穿越侏罗纪、白垩纪立体迷宫、三叠纪音域魔洞、恐龙山探险、荒滩漂流、动感立体电影、高空滑索、火箭人、超级飞人、热气球升空、模拟攀岩、情侣单车、草坡滚球、地震盘、跑马场、亲子园以及水上自行车等20余重刺激、动感的娱乐项目,使游客放松身心,流连忘返。

交通:火车站乘29路或江南商场(篦箕巷附近)乘26路可达。

中华恐龙馆是中华恐龙园的核心和灵魂,是恐龙科普知识的海洋,收藏展示中国系列恐龙化石最为集中的专题博物馆。它以古生物的发生、演化和灭绝为线索,旨在宏扬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新自然观。馆体外形充分运用仿生建筑手法,远远望去仿佛三条恐龙高昂着龙头在窃窃私语,一条丰盈巨硕的恐龙躯体呈现出大写意的造型,由此勾勒出恐龙馆的博览、娱乐及科普空间,全馆总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龙首最高处达71米,馆体穹顶最高处达36米,已成为常州旅游乃至沪宁沿线上旅游业的标志性建筑。

馆内运用多项现代技术和娱乐手段,力求营造科学启智与审美情趣相融合的动感空间。是寓唯物史观教育于旅游体验之中的新型科学殿堂。馆内主要设有影视特效厅、地球演化厅、海洋生物厅、廊厅、丛林厅、溶洞厅、恐龙陈列厅、中华龙鸟厅、恐龙灭绝厅等十多个主要参观游览场所。

影视特效厅是由玻璃天棚、网架穹顶与圆形大厅组成的共享空间,整个墙壁都是用15-18米高的山体环绕,其巍峨陡峭之势,仿佛利剑直指苍穹。右侧群峰中是一道白瀑飞泄而下,雾雨漫卷,在不同色彩的灯光造型中,青峰威严、绿荫染翠、水影漫漫,衬托着一具巨型马门溪龙化石骨架,分外夺目。

地球演化厅占地面积130平方米,高4.5米。其深邃的天顶上是周围镶嵌有罗马数字的巨大表盘,以倒计时方向不停息地在运动,星光闪烁,散发着靛蓝的宇宙色寒光,其对应的地板走灯也作相应的变化(顺时针计时)。钢化玻璃地台下,跳动的字符在为您计算着地球的每一个地质年代与我们此刻的时间距离。四个了望口为我们展示着距今2亿多年前直至现在的陆地变化过程。该厅以独特的意象带领我们追溯着地球文明的历史脚步,为我们揭示了恐龙以及我们共居的地球46亿年来的演变史及自然规律。

龙城(因出皇帝多而得名)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鳞角须爪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在封建王朝又是皇帝的象征,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常州古时候又叫龙城,沾有龙气,喻为人财兴旺的吉祥之地。关于龙城的由来,有多种说法。(1)一说,与常州城垣形状有关。常州城墙最早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公元892年,唐时建“内子城”,城周长约2余里。五代十国时,于921年筑“外子城”,城周7里,高2.8丈,“方直雄固”,号“金斗城”,诗云“毗陵城方如金斗”。936年又增筑“罗城”,城周27里,高1丈,东从水门桥沿大运河向西,经德安桥、广化桥,延北至西新桥、青山桥、小东门桥复至水门桥。这样常州市形成了重叠的三道城墙。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大将汤和守常州。汤和守常州的第一件大事是于1369年修筑新城。五代时筑的罗城“大而难守”,汤和将东南西三面城墙缩小,置7个城门,城墙高2.5丈,城周长10余里,所谓“新城”。这样常州从晋太康年间筑城起到明洪武二年的1080年间,先后修筑过四道城墙,即内子城、外子城、罗城和新城。常州民间曾流传这样的歌谣:“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禁城,三套环河四套城”,而常州龙城的由来很可能与城垣有关。四道城墙中,罗城、新城都十分像龟形。罗城的头部伸到朝京门外原石龙咀处,龟尾在今水门桥的通关门。而1369年筑的新城,更像一只昂首爬行的乌龟。北面青山门处似龟的头部,南面德安门处似龟的尾部,东北面的和政门(即小北门)、西面的朝京门(老西门)似龟的两只前爪,西南面的广化门、东面的通关门(东吊桥西)似龟的两只后趾。青山门外一个半月形的瓮城,似为龟的食盆,青山门附近有两口水井似龟的双眼。好一个活脱脱的龟形城垣。古人称龟为龙种,所以常州前人不直称龟城而称“龙城”。清光绪《武阳志余》载“吾郡古号龙城”。此为常州“地有龙形,故曰龙城”之说。(2)二说,出自常州民间流传的一则神话。传说在很早以前,常州西北有一座九龙山,山上有一座古庙,一天晚上,庙里的当家和尚弘智梦见山神对他说:“我是九龙山山神,是东海龙王的九太子,与八位兄长镇守这一带群山。最近八位兄长前来侵占我的山头,将是一场恶战,请你率全庙众僧,鸣金击鼓,助我取胜。”过了两天,正是五月初五,天空乌云骤起,狂风大作,似龙形翻滚。弘智率众僧击鼓撞钟,念佛诵经。约莫半个时辰,风停云散,恢复往日的宁静。当晚,和尚又梦见山神对他说:“多亏你击鼓相助,今已得胜,现在两条为首的龙已逃往宜兴山里,其他六条龙已去郡城,请你前往郡城安抚,希望他们安居乐业,为民造福,每年五月初五,可在云溪相聚。”郡城百姓得知六条天龙降临常州的消息后,就于每年端午节建造六色龙船,在白云溪竞渡。于是,自古以来常州便被称为“六龙城”和“龙城”。洪亮吉在《外家纪闻》中记载,每年端午节前后,白云溪一带有龙舟竞渡,城内是五色龙,东门是大小青龙,西门是金龙和白龙,北门是乌龙,幡伞飘扬,锣鼓喧天,六条色彩绚丽的龙舟,在溪流中穿梭荡漾,争相辉映。他的《云溪竞渡词》中还有“自古兰陵号六龙”之句。明代邹忠颖在《高山志序》里讲:“六龙阴聚于毗陵。右以铁瓮诸山,左以外城诸山,若东西门户。”这是从地形上说常州是藏龙之地。(3)还有一说,南北朝时期常州出了齐、梁两代15个皇帝,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传说常州古有龙气,因而出了这么多皇帝,所以又说常州为龙城。(4)常州有座以恐龙为主题的公园,叫中华恐龙园,在常州新北区,十分受人欢迎上面各种说法,是讲常州龙城之名由何而来,但龙城之名又始于何时呢?据史料记载,明隆庆六年(1572年),常州知府施观民建“龙城书院”,书院取名龙城,可见,常州400多年前就有龙城之名。清乾隆皇帝六次巡视江南,三次到常州天宁寺拈香礼佛,并御笔题写了“龙城象教”的匾额。皇帝是一国之君,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他能为常州之寺题写“龙城象教”大匾,便足可表明连当时的皇帝都对常州称作龙城给予了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