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子监有必要去吗(北京国子监值得去吗)

黑龙江旅游网446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北京国子监有必要去吗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北京国子监值得去吗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北京国子监有什么看点

北京国子监有必要去吗(北京国子监值得去吗)

北京国子监看点有:太学门、集贤门、琉璃牌坊、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等。北京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始建于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一、太学门

进入国子监的第二门,太学门。进入后就是国子监的第二进院落。里面有琉璃牌坊,辟雍和彝伦堂。

二、集贤门

集贤门,国子监的大门,门内院子东西设有井亭,东侧的持敬门与孔庙相通。

三、琉璃牌坊辟雍

琉璃牌坊辟雍,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建于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辟雍周围环绕著长廊,四面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形制象徵著天圆地方。乾隆皇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六堂,是位於辟雍左右两侧的33间房,合称为六堂,分别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是元、明、清三朝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掌管国学政令的机关。明初曾改为北平府学,永乐二年(1404)改名国子监,清朝沿袭之。

作为古代中央大学,历来倍受国家重视,多有修建,尤其经明永乐、正统年间分别进行的大规模修缮和清乾隆年间增建辟雍后,形成了近代的建筑规模和格局,占地面积为2万7千多平米。

北京国子监和孔庙和门票是多少

北京国子监和孔庙的门票分别是:

国子监的成人票30元每人,半价门票:15元每人,中、小学生凭有效证件免票,大中专学生凭证购买半价门票,持老干部离休证免票,现役士兵凭有效证件免票,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票,残疾人凭残疾人证件免票。

孔庙的成人票30元每张,半价门票15元每人,持学生证、士兵证、老年证购买半价票,持离休证及1、2米以下儿童免票。

国子监地理位置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5号,与孔庙和雍和宫相邻。

北京国子监监博物馆如何

雍和宫西侧,有条很高规格的胡同,胡同两个口都竖有大牌楼,书写着胡同原本的名字“成贤街”。如今它的名字叫做国子监街,在这条胡同里,坐落着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

国子监东与孔庙相连,合于“左庙右学”之制,整体建筑座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二万七千多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西有“射圃”(今箭厂胡同一带),南面为“南学”,是清代雍正皇帝钦赐学舍,总称国子监,其主体建筑历经7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是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而北京孔庙是国子监的一部分,原称国子监孔庙或京师孔庙,是皇帝举行国家祭孔典礼的场所,它与西侧太学(国子监)构成“左庙右学”的建制,北京孔庙是国子监的一部分。

国子监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明代永乐,正统年间曾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一组皇家建筑,形成现在的规制。国子监整体建筑座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二万七千多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子监主体建筑经历7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国子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辟雍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是北京“六大宫殿”之一。辟雍古制曰“天子之学”。国子监辟雍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学堂”,是皇帝临雍讲学的场所。其建筑风格独特,为重檐黄琉璃瓦攒尖顶的方型殿宇。外圆内方,环以园池碧水,四座石桥能达辟雍四门。构成“辟雍泮水”之制,以喻天地方圆,传流教化之意。殿内为窿彩绘天花顶,设置龙椅、龙屏等皇家器具,以供皇帝“临雍”讲学之用。

北京国子监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15号,与孔庙和雍和宫相邻。国子监街两侧槐荫夹道,大街东西两端和国子监大门两侧牌楼彩绘,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座牌坊的古建街。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

集贤门,国子监的大门,门内院子东西设有井亭,东侧的持敬门与孔庙相通。

太学门,进入国子监的第二门,太学门。进入后就是国子监的第二进院落。里面有琉璃牌坊,辟雍和彝伦堂。

琉璃牌坊,走过太学门,就是国子监二门内大型琉璃坊牌坊,他是北京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正反两面横额均为皇帝御题,是中国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征。位于集贤门内,是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面额书“圜桥教泽”,阴面为"学海节观",彩画华美,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彝伦堂,彝伦堂内的王码学校彝伦堂,位于辟雍以北,元代名为崇文阁,明代永乐年间予以重建并改名为彝伦堂,早年曾是皇帝讲学之处,兴建辟雍之后,则改为监内的藏书处。

敬一亭,位于在彝伦堂之後,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建于明嘉靖七年,设有祭酒厢房和司业厢房和七座御制圣谕碑,是国子监祭酒办公的场所。

更多关于北京国子监监博物馆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df822161573212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北京国子监有必要去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北京国子监值得去吗、北京国子监有必要去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