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丘之所以会出现溶洞,是因为盐丘内部的盐岩遇到了水分,发生了溶解或腐蚀的过程。由于盐丘区域一般位于海拔较高而干燥的地方,地下水较少,而盐岩本身具有易溶性、溶蚀性,一旦有水渗入,就会在长时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溶洞。此外,风蚀和物理作用也有助于加速溶洞的形成。盐丘溶洞的形成,具有深厚地质学、气候学和生态学意义。
一直以来,云南腾冲有着“天然地质博物馆”的美誉,腾冲是中国非常有名的火山密集区,这里的无头山,十有八九为火山。根据1993年新华社所发布的一条消息可知,腾冲火山群正处于休眠状态,也就是说,这里的火山群是活火山,腾冲火山也因此更加神秘和威严了。所以,腾冲火山出名也就不足为奇。
云南腾冲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两者相撞交接的地方,这里曾经发生过非常激烈的火山运动。因为两个大陆碰撞漂移,所以腾冲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典型的“火山地热并存区”,据数据显示,在腾冲方圆一千平方公里,共有99座大小火山,88处温泉。
以腾冲为代表的火山地质国家公园,以古火山遗迹和伴随产生的地热泉为代表,独具特色。这个火山群形成于距今天大约340万年到一万年之间,过程十分漫长。在地质公园内共有九十七座火山体,保存完整的就有25座,一般情况,有火山口或火山堆的即为保存完好地火山。公园内的火山形态各异、熔岩构造的景观也各不相同,这些火山地貌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壮丽的火山景象和旅游景观。
由于腾冲的地质演化十分漫长,这里发生了很多次的岩浆喷发,同时还存在着许多构造旋回,从而留下数目较多的地质遗迹,这也是为什么腾冲火山景象如此奇丽的原因:沧海桑田之后所造成的巨大改变。
此外,腾冲火山群的规模及其完整性都位居全国前列,吸引了众多科考家和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有着如此壮阔的火山群景观和火山地质资源,腾冲火山想低调也不行呀。
到云南腾冲,自然景观方面肯定要去国家地质公园,看热海火山与北海湿地。
腾冲是亿万年前地壳运动,火山喷发的产物,地壳运动导致腾冲地段出现断层,喷发出大量岩浆,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在腾冲区域形成了火山锥、火山衍生物,据调查,腾冲地区现有火山口97座,并非死火山,而是出于休眠期的火山,最近一次的火山喷发在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有记录。
大自然造就了腾冲的火山形态各异,有火山锥、火山溶洞、火山石林、熔岩台地、火山湖、柱状节理、火山浮石等,地质资源非常丰富,热海、湿地皆是火山爆发之后,遗留给人间的产物,这也是腾冲火山闻名的原因之一。
【图1,腾冲大空山上的坑(黄强摄)】
腾冲的山多,经过腾冲,时常发现腾冲的山,很多没有山峰,半山腰以上皆是平面。与其他地方的山不同。腾冲有句民谣:“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说明无山峰是腾冲山的特点,原来这些山都是火山口。火山喷发之后,留下了一个大空穴。腾冲可以去看的火山口有三座——大空山、小空山和黑空山。
大空山海拔2050米,相对高度150米。山体满是树木,但是山顶没有树木,是一个巨大锅形深坑。有人会问山上有如此巨大的坑,为什么没有形成湖泊?因为火山口的岩石都是有空的浮石,雨水下去都渗透走了,无法形成湖泊。这些山名为空山,因为岩石都是火山浮石,走在上面有空空的回音。
腾冲是云南省的一个边境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腾冲也是中国西南边境城市极少的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城市,很多汉族人口是明代戍边军队的后代。腾冲距离缅甸密支那只有200公里的路程。腾冲也是中国极少的拥有机场的县级市,它拥有腾冲(驼峰)机场,这个机场在抗战时期非常有名,因为它的存在,各地为滇西抗战输送了大量的物资。
前不久,我曾经去腾冲旅游,去过那里的火山地质公园,所以对腾冲的火山情况比较了解。腾冲是个县级市,它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所以存在大量火山,根据统计有99座,其规模和数量都居全国首位,这里也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群,曾在几百年喷发过。那里的火山群也是很有趣,不是一群一群的样子,而是一字排开的状态,大量的火山是在一条直线上,我们去看了其中的一个火山坑,叫作大空山,非常壮观。火山地质公园里还有一个火山科普博物馆,有很多文字和图片资料,介绍了腾冲火山的成因和现状,附近还有很多商家小铺子,有大量的充满孔隙的火山石出售,据说放在冰箱和厕所可以吸收异味。
另外,腾冲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是中国三大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曾经有专家过来考察是否要把这些地热资源用来发电,后来的讨论结果是将其开发成为旅游资源,所以腾冲有很多温泉,其中最有名的是热海温泉,富含钙、镁、钾、钠、氮等矿物质。
这个问题的话,你就要去问当地人为什么腾冲火山这么有名了,这个问题好像还真的不是特别好回答,因为腾冲它就是因为火山而出名的呀。腾冲是一个国家级别的火山地质公园,同时这个地方也是中国的十个最有魅力的名镇之一,这也是提升腾冲的知名度的一个标志了吧。而且的话腾冲他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这里利用用来自于缅甸得玉石,然后经过一系列精心的加工再销往世界各地,因此的话它也有一个翡翠之城的称号。
腾冲的话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死火山群,这个地方也是我们国家最年轻的一个火山群之一,另外的话,它的规模应该属于是全国最大的了,它的最高海拔有两千七百米左右,也是一个天然地质自然博物馆,除了观赏价值以外还有科学的考察价值,它的媲美程度可以和英国的区人堤还有美国的摩石岩不相上下了。
残余的腾冲这个地方火山的来源的话,因为腾冲它属于亚欧大陆板块和印度板块交汇的地方,所以地壳的活动也是很活跃的,所以的话这个地方也经常地震,地震就之后就引了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停止了之后熔岩冷却就形成了火山。另外的话,徐霞客游记里面就有说到过在1609年的时候这个地方就发生了很多次地震,另外的话李根源也说过腾冲这个地方有很多火山,在清朝和明朝年间也发生了很多次火山喷发的事情,说明腾冲的火山也是早在几百年前就爆发了,但是根据现在的历史资料记载的话,腾冲这个地方6000年前就有火山喷发过。
腾冲火山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腾冲和梁河县境内,是我国四大火山群之一,共有97座新生代火山堆。整个火山群面积达221.36平方公里。特殊的地质结构,形成了“十山九无头”的奇异火山地貌,火山锥、火山熔洞、熔岩石地、火山湖、堰塞瀑布、柱状节理规模宏大,分布集中,类型多样,保存完整,其规模和完整性均居全国之首,有较高的科考和观赏价值,被誉为“火山地质博物馆”。
正因为腾冲火山活跃,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是中国著名的地热风景区,全区目前发现有64个地热活动区,温泉群达80余处,最高水温达96.3。其中热力最猛、外部显示也最为奇妙的便是镶嵌在城西约8公里的腾冲热海。这里青山环抱,一水喧腾,在北起硫磺塘,南接松山箐,东到忠孝寺,西连芭蕉园。
腾冲是个好地方!
是我国四大火山群之一,共有97座新生代火山堆。整个火山群面积达221.36平方公里。特殊的地质结构,形成了“十山九无头”的奇异火山地貌,火山锥、火山熔洞、熔岩石地、火山湖、堰塞瀑布、柱状节理规模宏大,分布集中,类型多样,保存完整,其规模和完整性均居全国之首,有较高的科考和观赏价值,被誉为“火山地质博物馆”。
300年前,徐霞客曾经考察了腾冲火山与地热,记载了1609年打莺山火山喷发。李根源《烈遗山记》中描述的“腾冲多火山,志载明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465-1620年)火山爆发多次”,说明几百年前,腾冲火山区有过喷发活动,所以说对待火山的活动情况相关机构也是一直密切地关注着。尽管如此,过去很多人还是一直以为腾冲火山群是“新生代死火山群”,但是我国却曾发布过消息说,云南腾冲火山群不是死火山,而是处在休眠状态的活火山。
云南西南毗邻缅甸的腾冲是热门的旅游之地,腾冲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大陆板块交汇处,地壳运动活跃,带来频繁地震,剧烈地震又引发火山爆发。火山喷发停止后,岩溶冷却,形成了无头的山——火山。腾冲共有休眠期火山97座,其中火山口保存较完整的火山达23座。这些火山有穹状火山、截顶圆锥状火山、盾状火山、低平马尔式火山4种类型,其中有23座火山的火山口保存较完整,这使腾冲火山以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分布集中、保存较完整而著称于世,腾冲也因此被誉为“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一个大陆板块和另一个大陆板块互相喜欢对方,碰撞出了火花,最后相爱了,紧紧的拥抱在一起,接吻的时候不小心撞了对方的头,起了个包,就形成了火山!这是他们相爱的见证!哈哈
火山群独特的各种优势(查网络可知)是内因,腾冲人又腾又冲大张旗鼓的放大炮宣传火山群是关键。2000年以前,腾冲火山群99座火山就是那个样子,没少一座,没移一座,那时又有多少人知道。
溶洞有两大类:大溶洞溶洞高度>3m;小溶洞溶洞高度<3m。
地表水在运动过程中对所经过的沉积物或岩石有着重要的侵蚀作用,既包括水动力作用下的碎屑物搬运,又包括水对岩石或沉积物的化学溶蚀作用,还包括碎屑物在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作用。
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在水流作用下,形成陡峭的海岸、弯曲的沟壑、高高的冰蚀悬谷、气势磅礴的大峡谷。“滴水穿石”也是水的化学侵蚀作用的写照。
扩展资料:
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
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