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藏风很大(西藏风大的原因)

黑龙江旅游网2620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层中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却很差,不能很好地保存地面辐射的热量,加以高原上风速较大,更不利于热量的积累和保持,所以,即使是夏季,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也很低,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为什么西藏风很大(西藏风大的原因)

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由东南的20℃,向西北递减至-6℃以下。由于南部海洋暖湿气流受多重高山阻留,年降水量也相应由2000毫米递减至50毫米以下。喜马拉雅山脉北翼年降水量不足600毫米。

而南翼为亚热带及热带北缘山地森林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18~25℃,年降水量1000~4000毫米。而昆仑山中西段南翼属高寒半荒漠和荒漠气候,最暖月平均气温4~6℃,年降水量20~100毫米。

日照充足,年太阳辐射总量140~18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总时数2500~3200小时。冰雹日最多,如那曲年冰雹日20~30天以上。

青藏高原气候总体特点: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日较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冰雹多。

扩展资料

青藏高原是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张器和调节器。该区的气候变化不仅直接驱动中国东部和西南部气候的变化,而且对北半球具有巨大的影响,甚至对全球的气候变化,也具有明显的敏感性、超前性和调节性。

青藏高原的河流分布主要受到气候和自身地形地势的影响。除东南部降水丰富外,内陆区的河流补给,主要依靠冰川或积雪的融化。

区域内祁连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念青唐古拉山和一冈底斯山是内外水系分界线。这条内外水系的分界线将青藏高原的河流分为外流区与内流区两部分。外流区主要位于高原东部及东南部,如注入太平洋的黄河、长江,以及注入印度洋的西南水系如雅鲁藏布江、怒江等。

内流水系大多位于高原西北部,主要指的是羌塘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及局部小块的封闭湖盆。大多数内流河的河水会注入这些洼地中,形成为数众多的咸水湖。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地域分布明显,数量构成极不平衡。宜牧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53.9%,宜林土地占10.7%,宜农土地占0.9%,暂不宜利用的土地面积占34.5%。宜农土地资源主要集中于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支流谷地,东南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干支流谷地,东北部黄河及湟水谷地,北部柴达木盆地周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

第一个问题,西藏夏季不受西南季风影响,因为西藏地势高,并且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的阻挡。

第二个问题,印度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第三个问题,热带季风区的“热季”有季风,是东北季风,东北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增温,加上降水少,晴天多,太阳高度角大,因此形成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三个月。

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的成因:亚洲大陆与印度洋之间的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向北移动);印度北部低气压中心使西南季风势力加强。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一年分凉、热、雨三季。干季:凉季:每年十月的次年二月,盛行东北季风,晴朗、干燥、凉爽;热季:每年三月到五月,盛行东北季风,晴朗、干燥、炎热;雨季——每年六月到九月,盛行西南季风,高温、湿、降水丰沛。

6月的西藏白天以晴朗居多,部分时候有阴天,温度在20-25度左右。在6月西藏晚上有刮风,偶尔会下雨,但到第2天一早就停了,这时候的温度在9-13度左右。建议带上厚点的衣服,去到比如珠峰等海拔高的地区就要带上一件羽绒服或冲锋衣,西藏早晚温差大,一定要注意及时增加衣物,避免感冒受凉而引起高反,这样就会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