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兵马俑那么高(为什么兵马俑)

黑龙江旅游网4430

兵马俑平均身高1.85米,这并不能说明古人比今人高,这只是个别现象。

为什么兵马俑那么高(为什么兵马俑)

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兵马俑身高都是那么高的,只有有部分而已,普遍的秦兵马俑是在1.7米左右,跟现代人的身高是差不多的。而且一般身高比较高的人都应征入伍了,兵马俑也就代表了秦国身高比较高的那一批人。并且秦兵马俑本来就是要保护秦始皇墓的,那么自然要制作成为英勇高大的形象,所以普遍的身高就会高一些。

而且古代人其实由于当时的生活水平有限,不说当兵的人,就是一些老百姓,根本都吃不饱,吃不饱就很容易营养不良,所以身材普遍比较矮小。只有一些达官贵人家的孩子会长的白白胖胖的,但是身高不见得都高。

身高没有统一的标准,就像现代人中也有两米多的人,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高,也有只有一米六的男生,所以这是不一定的,只能片面的证明古代有高大的人,但是不能说明大家都那么高。而且古代人的头发很多,一般兵马俑都梳得偏髻,这么多头发堆在头上,也会至少长高三道五厘米,可能还远远不止。

其实在陕西的考古探查中,曾经挖掘出来三千多个秦兵马俑,但是普遍的身高也只有一米七左右,所以就算挖掘出来了1.85的兵马俑,这也不能代表古人都比现在人高,毕竟这两者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在古籍中虽然记载了不少高大英俊的古人,但是也有身材矮小的文人。比如刘备就只有1.77米,但是张飞就有1.85米,这不能一概而论。

这个是不一定的,因为毕竟每个朝代的人都会有高矮个,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其次,兵马俑这么高大其中也可能是因为特别突出高大,并不是实际身高。

中国古人比现代人略矮,和建国以前的人的身高基本一致。

古代的标准长度单位是“尺”,但是历朝历代的“尺”的长短是不一致的,基本上年代越早,“尺”越短。例如:秦代一尺约0.23米,明清一尺约0.31米-0.33米,比秦代竟然多了大约50%!。

古人常说“七尺男儿”,基本上是在汉代形成的这个说法。汉代的度量衡基本与秦代完全一致。其中,长度单位“尺”约为0.23米。0.23*7=1.61米。由此可见,古汉人的身高在1.6米上下的较多。同时,关羽那样的大汉身高可以达到八尺,合现在的1.8米多,在现在也算是比较高的了。

此外还有个别达到九尺的,身高就是2米左右了,比当时大多数人高了2-1.6=0.4米。考虑到现在中国人身高1.7-1.8米的比较多,比现在中国最有名的“巨人”——姚明,也是矮了差不多的高度,因此秦汉的中国人身高普遍1.6米左右是可信的。

再谈谈兵马俑的问题。兵马俑的性质是秦始皇死后的阴间卫队,士兵都是经过选拔的,秦人选拔的具体标准目前还不很清楚,不过根据其他朝代的一般情况看,皇帝的卫队士兵在身高上是有一定要求的。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秦代的卫队士兵基本也是要求身高比较高,卫兵除了保护皇帝外,还有仪仗队的性质,因此士兵身高需要比较高,以张显国家的宏大气势。

目前已发现的秦兵马俑的身高,通常在1.8-1.9米,尤以1.8米出头的为多。古人1.8米多的,就是相当高的了秦兵马俑基本是当时身高最高的一群士兵的造型。而现在人1.8米以上的并不算少,一般北方的现代士兵,身高多在1.8米以上。由此可见,古人比现代人身高略低。

综上所述,其实古代人的身高并不一定比现代人要高,兵马俑那么高大可能只是因为士兵对身高要求比较严格,其次可能是因为在建造兵马俑的时候刻意将兵马俑扩大化。

一、我个人觉得兵马俑的身高在1.8-1.9米左右,据说:卫兵除了保护皇帝之外,还有卫兵的性质。因此,士兵的身高需要相对较高,才能显示出国家的宏观氛围。否则,一小群身材矮小的卫兵,在当时确实缺乏威慑力。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二、目前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的高度一般在1.8-1.9米之间,秦始皇兵马俑基本上是当时兵马俑中身高最高的一组。古代的标准长度单位是“足”,但朝代的“足”长度不一致。基本上,年龄越早,脚就越短。

三、秦始皇陵兵马俑大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已经清理出1000多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发现形状如此之大,数字如此之大,形状如此逼真。走进博物馆的大厅,我看到一个地下5米的地方。

这些都是非常雄伟壮丽的。它是如此雄伟和令人畏惧。似乎是军阵的前锋,还有32匹和真马一样大小的马。一组四匹马,拖着木制战车。似乎是军事阵营的翅膀。是军阵的主体。兵马俑排列成三列,面朝东方。每个纵队有70名战士,共210人,随其后的是第38纵队的步兵和战车,每条路长约180米,似乎每一排左右两边都是南和北,非常的整齐。

详细的讲解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对此是否有了自己的见解了呢。其实我们古代的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值得大家研究琢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