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纽伦堡大学的学科和科研能力不够。
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全名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德文: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缩写:FAU)是德国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学,位于埃尔朗根和纽伦堡。
埃朗根-纽伦堡大学与亚琛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同为欧洲顶尖工业管理者高校联盟成员,并且拥有出色的医学院和技术学院。
学校建校以来产生过4位诺贝尔奖得主,并且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哲学家和医学家等。
国际合作与资助
261个专业方向,500个国际合作院校,130个国际研究合作机构[4],其中与马普所(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弗劳恩霍夫协会等研究机构均有科研合作项目,与国内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均设有留学生交换项目。
每年学校获得2亿欧元第三方赞助研究经费(2018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纽伦堡大学
纽伦堡市在巴伐利亚州,地处佩格尼茨河畔,是一个有着50万人口的都市。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把纽伦堡定为“纳粹党代会会址”,从1933年至1938年,作为纳粹精神统治和领袖崇拜的重要活动,一年一度的纳粹党代会在第三帝国的“精神首都”纽伦堡举行。每年都有50万纳粹党员从德国各地来到纽伦堡,为期一周。
因为首先柏林在战后大部长期被苏联控制,且城市局势不稳定,不利于代表多国利益的纳粹战犯的审判工作,尤其是西方政治界意图对审判和战后利益瓜分施加更大的影响,所以选择在美占区的城市就顺理成章了(选择在英占区苏联人不会高兴,选择在法占区可能法国人也会不好意思)。
1935年,在纽伦堡举行的纳粹党年度集会上,纳粹党人宣布了新法案,将纳粹意识形态中流行的多项种族理论形成制度。该法案禁止德国犹太人与“日耳曼或相关血统”的人通婚或发生性行为。该法案还取消了犹太人的公民权,并剥夺了他们的大多数政治权利。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种族歧视法案《纽伦堡法》,根据这项法律,犹太人从他们世代生活的土地上被驱逐。1934年9月,纳粹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纽伦堡举行,这是希特勒成为独裁者后的第一次纳粹盛会。一部影片记述了1934年纳粹党的全国党代会,意在宣扬德国复兴的电影——《意志的胜利》横空出世。银幕上出现字幕:“1934年9月5日,世界大战爆发后20年,德国的苦难开始后16年;新生的德国起步之后19个月,阿道夫·希特勒再来纽伦堡,检阅忠实的追随者的队伍。”
正是因为在在纽伦堡,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走向神坛,成为欧洲的新上帝。所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以后,选择在纽伦堡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以及政治含义。纽伦堡是纳粹崛起之地,也必须是清算纳粹之所。
纽伦堡是中世纪多位德意志皇帝诞生和居住的城市,有浓厚的历史气息,曾经是德意志的玩具制造中心,被称作是欧洲的“玩具都城”(Toy capital)。目前市内仍有别具特色的玩具博物馆,而每年在此地所举办的纽伦堡国际玩具展(Nuremberg International Toy Fair),也是玩具产业最重要的商展之一。
纽伦堡有两座姊妹城市:菲尔特和埃尔朗根。从菲尔特到纽伦堡的铁路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段铁路,就此掀开了德国工业化的篇章,成为德国工业化的起点。因此,德国铁路的铁路博物馆设于纽伦堡,但2005年一场大火使博物馆的馆藏几乎损失殆尽。
历史上,纽伦堡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直辖的统治中心城市之一。使纽伦堡在纳粹德国时代成为纳粹党一年一度的党代会会址,纽伦堡在希特勒德国时代风光无限,并因此使该城沦为英美盟军的重点轰炸对象,颇具中世纪古风的老城区就此夷为平地,虽战后重建,亦不复当年风采。第三帝国著名的反犹太纽伦堡法案就是在此处出炉的,掀起了种族清洗的风浪。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清算纳粹战犯罪行的纽伦堡审判是在此举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