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是吉林省城市。
洮南市,吉林省辖县级市,由白城市代管,位于吉林省西北端,白城市西南部,东邻大安市,南接通榆县,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为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呈东南向西北递增趋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5107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全市辖8个街道、6个镇、10个乡。截至2021年底,全市总人口39.5万人。洮南市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建置设府,1987年,撤县设市,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府县”之称。
工业基础雄厚,是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之一,二十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拥有了以“五个毛、三片药、一瓶白酒、一块糖”为代表的十多个行业,工业效益曾位居全省县级之首。交通条件便利。
洮南地形特点:
洮南市地势呈东南向西北递增趋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微波状平原,南部多起伏沙丘。全市最低点为郭家店泡子,海拔134.1米,最高点为闹牛山,海拔662.5米。北部为半山区(大兴安岭余脉),中部为微波平原,南部多沙丘。
北部为低山丘陵区,属兴安岭余脉,平均海拔300—600米、境内大小山丘800余个,其中海拔300米以上的37个。
洮南市位于大兴安岭东麓,松嫩平原的西部边缘,以瓦房至石灰窑线为界,西部主要为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东部为冲积扇、冲积平原和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洮南市
洮南读音为:【táo,nán】。
洮南的意思:地名。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总面积5103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45万人,含汉、蒙、满、回、朝鲜等15个民族。洮南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东三省与内蒙东部交界的中心,交通条件便利。
境内有京齐、呼海铁路和111国道、长白公路通过,南可入关进京,直达沈阳、大连;北可直达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同时洮南也是国家确定的商品粮基地县、粮棉大县。
洮的基础释义:洮河,水名,在甘肃。
洮相关例句:
1、甘肃省有一条河叫洮河。
2、澄泥砚始于汉盛于唐宋,距今有千余年的历史,和端砚、歙砚、洮河砚并称为四大名砚。诗中的秋兔毫指的是一种毛笔,鸭头绿指的就是洮河砚,故洮河砚又被称为鸭头绿。
3、洮砚乡气候温和,温差小,无霜期和日照时数长。
4、落魄书生看了一眼手中的老坑洮砚,眼神之中划过一道精芒,只见其咬破舌尖直接往老坑洮砚之中吐出一口精血。
5、敢问公子可否知道洮砚的特点和来历。
6、笔架往右就是一排砚台了,端砚、洮砚、歙砚与澄泥砚各一方,都是极为清雅的款式。
7、撤销洮沙县,并入临洮县。
8、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9、清初,金县改属临洮府。
10、广河县有两条较大的河流:广通河、洮河。
洮南市隶属于吉林省白城市。
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端,白城市西南部。东邻大安市,南接通榆县,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为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东北和白城市洮北区接壤。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1°38′—123°20′,北纬45°02′—46°01′之间。东邻大安市,南接通榆县,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为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东北和白城市洮北区接壤。总面积5107平方千米。
相关说明
洮南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温差大,季节性强,雨热同季。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冷暖适中,冬季严寒少雪。
年均降水量为377.9毫米,雨量集中在7-8月份。年均蒸发量2083.3毫米,年平均日照数为3005.3小时,年均有效积温3000.5℃,最高气温40.2℃,最低气温-33.3℃,土壤冻深180厘米,平均初霜日为9月27日,终霜日为次年5月7日,无霜期142天。≥10.0℃活动积温2910℃,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因受季风影响,全年多偏西风,年平均风速3.7米/秒。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