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鹅肝的营养价值高,历史悠久,味道鲜美。
吃鹅肝其实并不是法国人的专利。古埃及人早就发现,野鹅在迁徙之前会吃大量的食物,把能量储存在肝脏里,以适应长途飞行的需要。而在这段时间捕获的野鹅味道也最为鲜美。2000多年前的罗马人,他们才真正发现了吃鹅肝的美味及乐趣。起初,鹅肝被他们配着无花果食用,并呈献给恺撒大帝,恺撒视其为佳肴。之后流传到阿尔萨斯(Alsace)及法国西南部乡村,才渐渐开始有人用鹅肝制作肉冻及肉酱,并搭配法国面包食用,既简单方便又平易近人。
直到法国路易十六时期,鹅肝被进贡至宫廷献给路易十五,在品尝之后,深受国王喜爱,从此声名大噪,并被当时许多知名作家、音乐家及艺术家所称赞,自此奠定其高贵珍馐的不凡地位。我们说“吃鹅肝”,一般指的是吃“法式鹅肝”— foie gras,foie是肝脏,gras是肥的、脂肪的意思,两者一起,就是肥肝/脂肪肝的意思。然而这里面没分鹅肝还是鸭肝,要分,需在foie gras后面加上“d'oie”(鹅)或“de canard”(鸭)的说明,没注明就可称为肥肝。
法国鹅肝这道菜,大部分用的都不是正宗的鹅肝,而是鸭肝。所以你在法国餐厅吃的鹅肝,基本上都是鸭肝。即使在法国,真正的鹅肝也不多,餐厅的肥肝里鸭肝已占了97%。想想也能理解,毕竟鸭子的成长速度比鹅快多了,在法国这个爱吃鹅肝的国度里,鸭子的成长速度正好能供的上需求。
中国的鹅,就拿汕头澄海的狮头鹅来说,这是我国目前为止饲养的体型最大的鹅,也是世界上脑袋最大的鹅品种。狮头鹅的鹅肝,比起法国鹅肝来说还是太小。这是因为中国人不仅吃鹅肝,也吃鹅头、鹅肉、鹅掌等其他不同部位,没有专门催大某一个部位,要控制鹅肝的大小,所以中国的鹅肝没办法成为外国人心仪的鹅肝选项。
狮头鹅那么贵主要是因为鹅头和鹅肝,且鹅苗贵,养殖成本高。
狮头鹅原产自我国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浮滨乡,现主要分布于澄海、潮安、汕头市郊等地,是我国民间培育出来的最大优良品种鹅,也是世界上的大型鹅之一。迄今已经有200年的养殖历史。
据饶平县浮滨镇溪楼村村史记载,在明朝嘉靖二十四年,该村张姓十七房公,从野生鹅类中选择出体型较大的个体进行家养驯化、选择,最终繁衍出体壮、颈粗、头部长有五个瘤且形极似狮头的“鹅”,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狮头鹅。
狮头鹅的外形特征
狮头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头大眼小颈粗。鹅头共生有5个黑色肉瘤,鹅头前方一个覆盖于喙上,左右两侧各2个。肉瘤随年龄而增大,形似狮头。颔下皮肤松软,而颊间有三角形带状肉垂一直延伸到颈部,为其咽袋。喙短,质坚实。
黑色眼皮突出多呈黄色,虹彩褐色,胫粗、蹼宽且均为橙红色,有黑斑,皮肤米色或乳白色。羽毛为灰褐色或银灰色,腹部羽毛白色。躯体呈方形,腹部与腿内侧间多有似袋形的皮肤皱褶。公鹅昂首健步,姿态雄伟。
“食在广州,味在潮汕”。潮汕美食突出的特点是: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肥而不腻。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潮汕地区十大特色美食,吃货们记得收藏起来哦~
(一)鸭母捻
潮汕传统名小食,首创于清代初年,一般是在过节时吃的,与汤圆相似。可能有小伙伴好奇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其实是因为它的形状像母鸭在水上漂浮游荡,所以取名鸭母捻
(二)牛杂粿条
潮汕地区的传统美食之一,是潮汕人早餐与夜宵的不二之选,煮熟后配上新鲜牛肉或者牛杂,再浇上鲜美汤汁,就成一碗潮汕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
(三)咸水粿
咸水粿是一款历史悠久的潮汕传统小食,在潮汕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时间。看菜名以为是咸的水果,实际却是一道美食,味道可口,价钱便宜。
(四)菜头粿
潮汕特产潮汕美食传统小吃菜头粿,也叫萝卜糕,又称再来米粉,价格便宜,好吃又营养。
(五)肠粉
与别的地方的肠粉最大不同便是这个酱汁,味道很香也很浓,还会淋上花生酱,是早餐的最佳选择,价格实惠,料也足。
(六)春卷
潮汕春卷,外酥内嫩。形状呈长方形,外酥里嫩,皮酥脆,馅咸香,吃完回味无穷,来潮汕游玩的小伙伴可千万不要错过。
(七)蚝烙
蚝烙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小吃,历史十分悠久。蚝烙,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
(八)猪脚圈
猪脚圈是潮汕地区颇具特色的一款小吃,是一种油炸的粿类小食,口感香脆,早上配上稀饭,我可以吃两碗,潮汕小孩大人都喜欢。
(九)甘草水果
潮汕有很多腌制水果,最普遍是用甘草汁来腌制的的甘草水果。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水果加上甘草水一瞬间酸甜可口,而且吃了能帮助消化、解渴提神。
(十)粿汁
“粿汁”并非“果汁”虽然读起来一样,但却是相差特远。粿汁是用米浆放在平底锅上煎熟烤干而成的,然后再切成三角或长方形的小块,再放进去锅里煮再加上卤汁、菜圃、豆干、卤蛋,味道可口,价格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