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的资料(泸定桥的资料简介)

黑龙江旅游网4900

大家好,关于泸定桥的资料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泸定桥的资料简介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泸定桥的简介

泸定桥的资料(泸定桥的资料简介)

泸定桥(LudingChainBridge),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于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纳入景区管理。

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

扩展资料

相传泸定桥始建于1705年,历时一年建成,是为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的,并在桥头立御牌,碑文正文为“泸定桥”,横批为“一统河山”。从此,泸定桥成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泸定县也因此得名。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被已经拆除了80余米桥板的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通道,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和飞夺泸定桥战役的核心地,泸定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对研究中国革命史、边疆发展史、藏区社会史等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2016年12月,泸定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泸定桥

关于泸定桥的资料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左右两边各2根,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

泸定桥简介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境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动工兴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竣工之际,康熙皇帝亲自为该桥题写“泸定桥”桥名。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桥体分别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桥身,由十三根铁索组成,是泸定桥的主要组成部分。东西桥台之间净跨100米、铁索长101.67米、桥宽2.7米,踏上桥面,整个桥身起伏荡漾,如泛轻舟,它是连接川藏交通咽喉之地。

1935年5月29日清晨,红军先遣部队——一军团二师四团飞速赶到泸定,占领西桥头。下午四点,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亲临桥头指挥,向敌人发起总攻,二连连长廖大珠、政治指导员王海云、四班副班长刘梓华等22我勇士手持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手榴弹,爬着光溜溜的铁索向东桥头冲去,三连紧跟其后,边铺桥边冲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夺取了泸定桥。

泸定桥不仅以悠久的历史、川藏交通的咽喉称著于世,更以红军夺桥的英雄业绩驰名中外,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1961年,泸定桥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泸定桥的资料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