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阆中旅游攻略自由行这个问题,阆中旅游攻略自由行路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阆中古城旅游攻略+景点推荐
阆中古城是一个充满了古代蜀文化特色的小镇,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大量的古代建筑群完美的保留下来,现在成为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行,下面给大家分享阆中古城旅游详细攻略。
阆中是个流传着很多故事的地方。
我的一位叔叔在游览阆中时曾感叹:“阆中地方虽不大,却能有这么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的确,从清代四川贡院、川北道署、文庙、张飞庙、中天楼、华光楼、状元坊,到滕王阁、白塔、大佛寺、锦屏山、天宫院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听到有趣的阆中往事。
阆中古城
1、张飞庙里忆张飞
在阆中,最常见到又最响亮的名字,非张飞莫属。没错,就是三国时期桃园三结义刘关张的张飞。
阆中古城里有座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迄今1700多年历史。唐代称张侯庙,明代称雄威庙,清代改为汉桓侯祠。张飞庙内修有张飞墓,椭圆形砖砌的外形,东西宽25米,南北长42米,封土堆高8米。头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墓,还以为是围墙呢。阆中市心的主要干道之一张飞南路,是通往古城东门的必经之路。距滕王阁不远的将军广场,塑了历朝历代九位将军像,居中最高的一座就是张飞骑马像。还有少不了要买的土特产,阆中三宝之一的张飞牛肉。什么都要和张飞扯上关系,可见阆中人对张飞是极其喜爱的。
汉桓侯祠正门
汉桓侯祠内敌万楼
“万夫莫敌”赞其生前勇猛常驰骋沙场
“灵庥舄奕”扬其死后英灵仍庇佑一方
汉桓侯祠内张飞墓
张飞南路
将军广场中心的张飞像
张飞牛肉的招牌遍布阆中古城
大多数人是通过《三国演义》小说或影视作品认识张飞的,罗贯中给了张飞一个勇夫的形象,在刘关张中,他总是那个最冲动、最暴脾气、最爱贪杯闯祸的“张屠户”。但历史上的张飞果真如此吗?
其实,张飞虽是一名武将,却是个有文化的武将。据说他文武双全,外粗内细。说张飞有文化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他的书法非常棒,尤其擅长“汉八分”,即汉代隶书的一种。后世有人评价他的造诣甚至超过了三国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张飞的字到底写得怎么样,可以去阆中张飞庙亲眼看看张飞手书的《立马铭》古碑。
号称文武双全的张飞,不能光写写大字、画画美人图,不打仗的时候还得能治理好一方土地。刘备平定益州后,曾让张飞做巴西太守,驻守阆中。张飞对阆中最大的贡献是保境安民,连雍正皇帝都说“蜀汉张飞以车骑将军守阆中,有保障功。”但还不仅如此,张飞具备农业和手工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一到阆中就开始指导百姓们发展农业和手工业,还传授了种桑养蚕的技术。张飞带领下的阆中呈现出空前的繁荣盛景。直到他被害身亡,张飞在阆中驻守七年多,七年对一个城市的历史来说实在不算长,但爱民如子、治郡有方的张飞却被阆中人世世代代喜爱着、纪念着,甚至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和守护神。阆中记忆中的张飞,与我们以为的那个形象,是不是大相径庭呢。
作为一名武将,如果不能寿终正寝,最理想的归宿无外乎战死沙场。然而,张飞却在临出兵前,被自己身边的人暗下杀手,死得实在憋屈。据说,杀害张飞的两个手下张达和范强,割下张飞的头颅,乘船欲逃往东吴投效,途中却听闻孙权正向刘备求和,二人惊慌失措中将张飞的头颅扔进嘉陵江。张飞的头颅随江水漂流到重庆云阳,被一渔翁捞起,后葬于云阳凤凰山。这就是众所周知“张飞头葬云阳,身葬阆中”的传说。
一代名将,死于暗杀之手已够惋惜,死后身首异处,不得全尸,更是令人嗟叹。张飞的老家在一千五百公里之外的河北涿州,无论云阳还是阆中,都不是他落叶归根之所。只是经过了这一千八百年的世事变迁,愿他已魂归故里。
汉桓侯祠内张飞威武像
2、滕王阁上话滕王
阆中滕王阁位于古城以北的玉台山,诗圣杜甫曾多次登临滕王阁,并留下了“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的诗句。登滕王阁这日,天气有些阴沉,而滕王阁远比看起来要高得多。看到“滕王阁”三个字,很自然地想到王勃的《滕王阁序》,但王勃描写的是江西南昌滕王阁,并不是阆中滕王阁。那么,滕王到底盖了几座滕王阁呢?
阆中滕王阁
初唐时期有个皇二代,他的爸爸曾经是皇帝,哥哥是皇帝,后来侄子又当了皇帝,他的名字叫李元婴。
李元婴和他的哥哥李世民不同,他没经历过官二代时期,生来就是个皇家子弟。因为他出生在李唐开国12年后,玄武门之变4年后,也就是唐太宗执政的贞观四年。作为皇帝的弟弟,李元婴自然是要被封王并赐予封地的。贞观十三年,他被赐封山东滕州,故称滕王。算一算他那时候才九岁。
在网上百科了一下,原来“滕王”这个称号并非李元婴专有。春秋战国时,今天的山东滕州一带是诸侯国之一的滕国,因此,自北周便有了“滕王”这个封号。历史上,各朝各代共出过16位“滕王”,但李元婴无疑是最出名的一位。
为什么这位滕王李元婴最出名呢?那就要从他的一大爱好说起了,这个爱好就是“土木工程”。李元婴最初受封山东滕州,后来他在滕州横征暴敛、骄奢淫逸,引起极大的民愤,他的侄子唐高宗不得不把他贬到苏州,又转任洪州,即江西南昌。再后来,唐高宗见他不思悔改,又再次发出警告,将他调任隆州,也就是四川阆中。李元婴可能骨子里就是个乐观主义者,对皇帝侄子的警告毫无自觉性,反而在他先后待过的三个地方滕州、洪州和隆州,分别大兴土木地建起了一座滕王阁,也就是专属于滕王殿下的行宫别馆。正是王勃那篇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让这位对国家、对社会毫无建树的皇二代,在历史上留了名。其实南昌滕王阁也好,阆中滕王阁也好,都是李元婴为思念故地滕州而建,只可惜滕州滕王阁如今已经不复存在。
滕王兴师动众为自己建的行宫,当然不会是随便搭建的小楼、小亭子,人家毕竟是个王爷,从选址到建设,那可都是极为劳民伤财的。南昌滕王阁选址赣江之滨,高插云天。阆中滕王阁建在嘉陵江畔、玉台山腰,规模宏大。李元婴生长在贞观盛世,开辟疆土、建立国家他没赶上,治理国家也轮不到他,他的皇家教育全都体现在了艺术方面。据说李元婴艺术修养颇高,尤其擅长画蝴蝶。而他的个人喜好和艺术审美也同样呈现在他的滕王阁上。每日置身于如斯美景与良阁之中,难怪滕王居阆中五年,竟乐不思长安。
滕王阁,如今经修复已成为旅游胜地,令游人流连于其美景的怀抱之中。然而,千百年来,它们承受更多的,或许是替主人背负的骂名。为了“君王台榭枕巴山”,献出了多少百姓的血汗,才使得“万丈丹梯尚可攀”呢!
阆中滕王阁
从滕王阁观景台看嘉陵江美景
3、风水城中观风水
在阆中听到最多的词是“风水”。阆中被称为第一风水古城,三面环水,处于嘉陵江的“水抱”之中,四面环山,群山呈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的四象之式,守卫着居于中心的古城。而阆中古城则以中天楼为中心,呈九横九纵的棋盘式分布,中天楼是古城的最高点,是“龙砂水穴象”的穴位所在,古城完全是依照唐代风水学所建。对风水学感兴趣,可以去位于古城内的风水博物馆逛一逛,听听讲解。
阆中风水第一楼中天楼
中天楼夜景
中天楼一层顶上的太极八卦罗盘
从华光楼俯瞰阆中古城
风水博物馆
风水博物馆前的八卦池
说到唐代风水学就不得不提及两个跟风水有关的人物,袁天纲和李淳风。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历算家,也都是风水大师。
袁天纲是四川人,唐太宗听闻他能观相、善占卜,是个玄学家,便招揽至身边。谁知一年多以后,也就是贞观八年,袁天纲预感到自己继续伴君将有祸事,遂请辞回到家乡当起了县令。结果,同年夏天,应了他自己的测算,寿尽于家乡火井县。
李淳风不仅是天文学家,还是数学家、气象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李淳风跟在太宗身边的时间要长得多,从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他就以记室参军的职务辅佐身侧,贞观元年入太史局供职,一干就干了40年。
这样看来,袁天纲和李淳风在唐太宗身边共事的时间并不长,然而两人却留下了一部共同创作的千古奇书《推背图》。
关于《推背图》名称的由来,有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唐太宗让袁天纲和李淳风一起预测大唐的国运,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就算上了瘾,一直推算到了唐以后2000多年,直到袁天纲推了他的背,阻止他说“天机不可再泄”才算作罢。因此这本两人合著的预言奇书被称为《推背图》。
在古城花20块钱买到的仿旧版《推背图》
除了《推背图》,袁天纲和李淳风二人还有一个关联点,就是传说他们死后都选择了葬于阆中。大概是袁天纲先发现了阆中这个风水宝地,他曾夜观天象,发现西南千里之外有王气,预示着江山易主,于是报告给唐太宗。太宗大惊,命他亲自到西南考察。袁天纲一路寻到四川阆中,看见大小蟠龙山如两条蛟龙盘绕城后,于是命人将两山结合部分砍断,以破龙脉。
如今阆中依然留有“锯山垭”遗迹,而阆中自此虽人才辈出,却从没出过天子。也许就是从那时候起,袁天纲看中了阆中的风水,决定将自己安葬于此。35年后,李淳风也同样选择了阆中作为安身之所。据说袁天纲葬于南边观稼山,李淳风葬于北边五里台,两座墓穴遥遥相望,呈双凤朝阳之式。在这中间,就是为纪念他们而建的阆中天宫院。
阆中天宫院(转载网络图片)
4、状元坊下识状元
文庙、贡院和状元坊,是阆中古城的文化象征。文庙是儒家学府,传承儒家文化的圣殿。贡院是清代遗存四川省科举考试的考场,是全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科举文化博物馆。位于古城东门的状元坊,间隔着古城与新城,两侧横梁上镌刻着阆中四位状元的大名,他们就是尹枢、尹极、陈尧叟、陈尧咨。
阆中古城状元坊
“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美谈在中国历史上绝非少数,阆中的四位状元就是两对亲兄弟。
唐德宗年间,礼部侍郎杜黄裳担任主考官,在经过了诗、赋、策论三场考试后,杜黄裳别出心裁地对在场的五百多位举子说:“各位均是饱学之人,一时俊杰,但进士名额只有三十个,谁该中选,实在难以取舍,你们当中谁愿意来帮我写一下评语,评定录取名单呢?”众举子面面相觑,无人敢上。这时,有个老者自告奋勇:“尹枢不才,胆敢一试。”这个叫尹枢的举子,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他边看举子们的文章边写评语,评完一人便当众朗读出来,众举子无不赞其公正、精准,均心悦诚服。尹枢很快完成任务,但杜黄裳一看,名单中榜眼、探花都有了,唯独缺少状元,就问尹枢谁能当选状元。尹枢语出惊人地说:“这状元嘛,非老夫不可!”杜黄裳听了心里一惊,又把其他举子看了个遍,见有人点头,有人不动声色,唯独没有一人反对。杜黄裳也服了,于是便让尹枢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状元一栏上。这是《唐遮言》上记载的《自放状元》的故事,尹枢成了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经主司同意的自放状元,也是年纪最大的状元。22年后,他的弟弟尹极也中了状元,尹氏兄弟二人被尊称为“梧桐双凤”。
时间到了宋朝,阆中陈氏兄弟陈尧叟、陈尧佐一起考中进士,大哥陈尧叟高中状元。11年后,陈尧叟的另一个弟弟陈尧咨也高中状元。陈氏一门出了两个状元一个进士,两个宰相一个节度使,是又一个才俊之家。
据记载,从隋朝开始有科举制,到清光绪三年废除科举,中间1300多年,参考举子有几百万人,而荣登文科状元的不过672人,其中四川全省只有15人,而阆中就占了4人。全国出过兄弟状元的地方有17个,但出过两对兄弟状元的地方唯有阆中一处。
保存完整的清代贡院
科举考试的考场
考生们要在这个小格子里吃喝拉撒睡,关上几天几夜,形同坐牢
有点像春节庙会的娱乐项目,不知武试考场是否真如此
尊师重道,先拜孔先师
5、将军广场列将军
位于阆中古城北大门玉台山麓滕王阁附近的将军广场,排列着从秦汉到清末的九位将军。居正中最高的一座雕塑是阆中人最喜爱的张飞。其他八位,都是历朝历代出身阆中的知名武将。
刚刚提过的陈尧咨,大名不仅刻在状元坊上,他的塑像也同样出现在将军广场,那是因为他后来从文官转了武职,从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改了武信军节度使、天雄军节度使。一个状元怎么能当将军呢?《宋史·陈尧咨传》记载:“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他曾为大宋防御契丹、西夏入侵,守卫边城。可见文武全才,确实当世无双。
还有阆中巴人首领范目,北定三秦,成为刘邦统一天下的助力。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马忠,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南宋岳飞的爱将兼女婿张宪,和岳飞父子一同抗金,又一同被秦桧所害。张宪后人张朝良,雍正年间讨伐准噶尔叛乱,立下战功,被雍正皇帝称赞“古名将不过如是也。”等等。阆中是巴蜀要冲,军事重镇,这些留名在此的将军,都是阆中人,也都曾是保家卫国的战场英雄。
将军广场将军像:范目、马忠
将军广场将军像:陈尧咨、张宪、张朝良
将军广场将军像:蒙应瑞、马_昭、韩娥
6、传说白塔尽传说
阆中白塔位于阆中南郊的白塔山。白塔共十三层,登塔的通路极为狭窄,只容一人上下。如果在登塔途中遇到有人下来,只能有一方猫腰躲进塔身避让。登上最高层,可以眺望阆中全景。不过,看一眼就得赶紧下来,因为后面已经排了很多人在等着了。
阆中白塔
都说阆中白塔是一座风水塔,镇守着一方土地。阆中在2008年的512大地震中也是重灾区,古城中天楼木柱被震波扭裂,而这座400多年的明代白塔在摇晃中被拦腰震断。阆中人都坚信,是白塔牺牲了自己,守护了阆中古城的平安。如今我们看到的白塔,已经是灾后重建的复原品。
关于白塔,有一个跟匠人鼻祖鲁班相关的有趣传说。话说鲁班被请来阆中,建一座风水宝塔。鲁班带着他的徒弟赵巧来到古城为建塔选址,并答应在重阳节前将塔建好。然而,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建塔工地还没有任何动静,赵巧开始担心师傅无法兑现承诺。一晚,赵巧从梦中惊醒,见师傅不在,便四处寻找。他发现鲁班一人正在建塔工地忙活着,于是走近些悄悄观望,突然惊见有一队望不到边的猪,正在鲁班的号令下,整齐地走向工地。猪们一到工地,就瞬间变成了一块块打啄好的青石块,而且自动垒砌成了一座八边形须弥座塔盘。原来,鲁班是在用法术造塔呢。赵巧好奇地顺着猪的队伍一路看下去,见它们竟然是从离古城30里外的下游河溪关陆水码头北岸渡江过来的,此时还有些猪刚刚下水。他知道师傅有雄鸡鸣叫时完工的规矩,于是想来个恶作剧,刁难一下师傅。他使了个邪法,让正在过江的猪,都提前变回了石头。这时,工地上的塔已经就差封顶了,鲁班却发现剩下的猪都没来。眼看天要亮了,天机不可泄漏,这可怎么办?鲁班情急之下,赶紧把做饭的铁锅拿来往塔顶一扣。塔顶刚刚封好,东方便开始露白,鲁班望着渐渐亮起的天空和终于完工的白塔,总算松了一口气。据说留在河溪关渡口北岸江中的那一队光滑的黑石头,从此便被称为“猪儿石”,水位低的时候,它们就会露出头来。
江中的“猪儿石”我并没有亲眼见过,鲁班施法造白塔也只是一个荒诞的民间传说。但传说的魅力就在于它留给我们一个无法考证的空间,任凭我们在其中肆意填充。
阆中白塔全貌(转载网络图片)
漫步在阆中古城纵横交错的街巷中,正对着中天楼的几条主街,店铺林立,游客络绎,热闹而喧嚣,就像众多越来越商业化的中国古镇。但转个弯,拐进保留在古城中的居民区,一下子迈进了幽静中,四周充满生活的气息。瞬间觉得,那才是古城该有的样子,那才是真正有故事的地方。
越是古老的地方,越有着说不尽的故事。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已不再是普通的“物”,那上面凝结着千百年的“魂”。经过时间长河洗炼的故事,不一定是最真实的,但一定是最有味道的。就像一锅老汤,经慢火久久地熬制,品一口令人回味,唇齿留香。
阆中古城里有各种各样的客栈
古城招牌之一李家大院也成了客栈
中天楼下卖豆腐脑的小哥儿
居民区的巷子古朴而幽静
没有店铺门脸的侧街显得更整洁干净
古城中捕捉到的生活气息
阆中三宝之一保宁醋
不知是酿醋的器具还是店家揽客的噱头
阆中古城旅游攻略
阆中市,古称阆苑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东枕巴山之余脉,西倚剑门之臂腕,是巴蜀之要冲,川北之重镇,战国时为巴国国都,秦灭巴置阆中县迄今2300多年。历代在此设郡、州、府、道治所,蜀汉张飞镇守阆中七年,死于阆中,葬于阆中;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婴、鲁王灵夔都曾封治阆中;明末清初为四川省临时省会达十七年之久。阆中一直被封建帝王视为川北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从成都前往阆中至少有三条通道前往,最近的一条是从成都到德阳,经中江、三台、盐亭、南部县到达,全长约300公里,但因经常修路而不太好走,另一条是经遂宁、南充、西充、南部县到达,全程约330多公里,成都到南充是200公理的高速公路,其它为一级公路,风光为邱陵风光;第三条是经绵阳到剑阁,再从剑阁到阆中,全程约300多公里,全是柏油路面,还要经过一段翠云廊,沿途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是一条不错的选择。
另外,可从广元到阆中,途经苍溪县,全程130公里,如果途中不遇到修路的话,也很好行驶。走这条路就可以将剑门蜀道旅游线构成一个环线,将增加不少旅游的乐趣。阆中古城位于阆中新城的旁、嘉陵江边,号称全国四大古城之一(另外三处是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而且是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风水理论的一座城市,被誉为风水古城。
的确,当您一走进阆中古城,看到四四方方的街道及整齐的青石板路、沿街悬挂的红灯笼,您会有一种走进历史的感觉。也许阆中古城没有丽江古城那种小桥流水似的江南风光,也缺乏那种少数民族的韵味,但阆中古城以它特有的厚重的历史,嘉陵江宽广的胸怀以及完全民居化的特色,向人们展示它独特的魅力。
进入古城,但见长长短短、肥肥瘦瘦、弯弯拐拐的几十天街道,大多是明清穿逗木建筑结构建筑,少量唐宋建筑,一个个京都四合院串联成一条条幽深的街巷,俨然北京的胡同。
可惜,后来由于修新城而拆了不少的旧建筑,而且由于古城缺乏统一的规划及管理,使进入古城的游客欣赏之余,总觉得很遗憾。如,古城内各店铺、餐厅如能有一种比较统一或返古的装修,将街道的功能进行一些分划,增加有特色的小客栈,特别将沿嘉陵江边的河道进行整治,出售一些有特色的四川特产,相信古城才能留得住游客。不过,阆中古城还是值得一游的。经过近几年的宣传,阆中古城的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知名度更大了,参观的游人更多了,商品也更丰富了,特别是古城内开始将原有的建筑更改为旅游客栈了,使游客到了古城有更多的看点,有更长的时间进行逗留。但古城内有很多古建筑处处设门槛收门票,包括一些作为客栈使用的建筑也要收门票就显得太小气并且有将游客拒之于门外的感觉,个别服务员的粗爆态度(如杜家客栈)更是让游客难于接受。
张飞,字翼德,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一员猛将,在三军中取敌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与关羽共称万人敌。张飞死后,人们为纪念张飞,曾于各地修建了不少的张飞祠庙,其中最有名的是长江三峡上的云阳张飞庙(现在正搬迁新址中)及阆中的张飞庙。阆中的张飞庙,其正式名称是“张桓侯祠”,因其死后被封为桓侯,全祠占地十余亩,由古建筑群、张飞墓及后花园组成。该祠位于阆中古城内,当年张飞率兵镇守阆中,也被害于阆中,所以阆中张飞庙应该是所有张飞庙中最有价值的一座。
阆中古城旅游攻略附门票及景点介绍
四川的阆中古城一直都是非常著名的5A级景区,古城里面也有很多名胜古迹,四面环山,非常适合节假日前来旅游。但是如果有一份详细的旅游攻略,岂不是方便很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阆中古城的详细攻略,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1、景点介绍阆中滕王阁:登楼南眺,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阆中滕王阁位于阆中城北的玉台山,是一座唐代风格的歇山式双檐屋顶建筑。
据传唐代诗圣杜甫曾两次旅居阆中,多次登临滕王阁并留下了不少佳句。
阁前石阶下有一座唐代舍利塔,塔高8米,建造于公元4世纪,早于滕王阁200多年,尚保存完好。
阆中白塔:阆中的又一标志性建筑,可登塔绕窗远眺阆中古城
阆中白塔建于明代末期,坐落在“天下第一江山”的阆中的白塔山中。
白塔是一座风水塔,共十三层,高达二十九米,外十二层,内六层并有螺旋梯道九十一级供人登高绕窗远眺,以便从各个角度观览阆中古城的风景。
当登临顶层往西北方向欣赏时,看不见脚下的山崖,人仿佛凌空飞翔。
汉桓侯祠
汉桓侯祠被称为张飞庙,位于阆中古城西城景区的中心点,为了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张飞死后被外院追谥桓候,故得此名。唐时叫“张祠候”,明代称“雄威庙”,清代以后才叫“桓侯祠”。
汉桓侯祠是明清时期重建的四合庭院古建筑群,规模巨大,建造精美,由山门、左右牌坊、东西厢房、大殿等组成,是三国文化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
贡院:原称川北道贡院,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考棚之一。
阆中贡院位于阆中古城内的学道街,清嘉靖年间重建,由山门、廊道、考房、大殿和考生宿舍等组成。整个贡院是全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较好的清代贡院。
中天楼:阆中风水第一楼
阆中古城的中天楼是一座始于唐代的三层明清建筑风格的高楼,阆中十二楼之一。
阆中古城的风水坐标和穴位所在,古城的街道就是以它为轴心的,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八方次第展开,因此也将之称为“阆中风水第一楼”。
中天楼共有三层,楼门四通,从古城四个方向均可饱览她的风姿,登上楼顶,古城的风水格局映入眼帘。
2、旅游时间阆中古城一年四季其实都很美,但是最佳的游玩时间建议是春秋季节。
每日开放时间8:00-18:00。
春季:万物复苏,因为阆中是“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夏季:气温还好,天空明亮干净,还会吹点风。
秋季:时常有雨,天气却给古城添加来另外一番风味,阵阵的桂花香,也让你感觉整个人好像经历了一场桂花浴。
冬季:人特别少,感觉整个古城都属于你一个人,虽然还是有点冷,但终于可以摆脱拍照时各种争当背景的游人。
3、门票价格阆中古城通票110元/人,双人通票216元。
包括了景区内的以下这些景点门票:
贡院票价:50元/人。
文庙票价:30元/人。
华光楼票价:15元/人。
中天楼票价:15元/人。
川北道署票价:20元/人。
汉桓候祠票价:50元/人。
风水博物馆票价:40元/人。
4、线路推荐游古城,不复杂,如今游客一致推荐的游玩线路主要有两条。
胡家院——贡院——中天楼——张飞庙——风水馆——华光楼。
风水馆——华光楼——张飞庙——中天楼——贡院——胡家院。
阆中旅游攻略自由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阆中旅游攻略自由行路线、阆中旅游攻略自由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