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一百个即将消失的地方和一百个快要消失的地方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的作品鉴赏
1.来自权威机构的作品,讲述了我们人类正面临的威胁,一百多个美丽的人类家园正在走向消失之路,我们应该知道这些正在发生的悲剧,而不应该等到数十年之后再蓦然回首感慨不已。
2.本书配备了100幅全球顶级摄影家拍摄的照片,展现唯美、梦幻的远方风景,更留下近在眼前的环境沉思。这难道是这些地方最后的珍贵影像?
3.《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已在欧美等地引起了巨大反响,跃居各大畅销书榜,很多学校、机构、企业、团体都采买作为人人必读书。该书的部分图片也风靡全球,成为诸多大型公共场所及文化传媒的焦点图像。气候变化正在发生!……在我看来,要使人们充分地理解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巨大灾难,《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意义重大。它旨在使公众关注气候变化的影响,关注全世界极为珍视的这100个地方的命运,进而促使人们做出真正有用的决定,保护地球上这些美丽、脆弱、珍贵的地方。……我们应该告诉公众,气候变化不是将要在未来发生的事。它正在我们眼前发生!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津德·帕乔里(RajendraK.Pachauri)
作为地球上的居民,我有责任提醒大家:如果政府和社会再不采取实际行动来废弃核武器和阻止气候的进一步恶化,将会出现我们能够预见到的极大危险。事实上,我们正在使气候变得愈来愈坏。尽管来自气候的威胁还不会像核武器就那么可怕,但从气候来看,我们正面临着它的严重威胁。
——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
有确凿、全面、一致的客观证据表明,人类正在改变气候,因而威胁着我们的社会和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包括1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255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公开信
没有任何威胁,比气候变化更为致命……我们需要的仅仅是独自或一道行动起来,减少我们带给地球的压力。关于应当如何做,我们知道得已经够多了。我们所需要的,是让足够多的人行动起来。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斯蒙德·图图(DesmondTutu)
我们必须负责任……我对未来的希望是,每个人都能负起责任来,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气候变化造成无可挽回的灾难之前,将地球留给我们的孩子和下一代人。
——澳大利亚环境、遗产和艺术部部长彼得·加内特(PeterGarrett)
这颗行星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这颗行星上,我们只能珍视它的美丽,并好好照料它。……为了我们的后代,为了未来的孩子,为了他们的孩子以及他们孩子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英国知名女歌手乔斯·斯通(JossStone)
我是认真的……只要你在购买牛仔裤或咖啡、灯泡或汽车、西红柿或奶酪的时候,每天都留意你的选择,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数量迅速增加的理性消费群体的一分子。
——丹麦女影星康妮·尼尔森(ConnieNielsen)
一些人视之为一种选择,我则视之为人类进化的要旨。……我们必须长期携手并高声呐喊,借助技术、商业和创造性方案表达我们的决心:救救这些非凡的文化,救救这些脆弱的地方!
——美国摇滚巨星戴夫·斯图尔特(DaveStewart)
纪实—走近即将消失的老理发店,探寻綦江美发60年的变迁!
文图/陈宸
永新场,始建于隋朝末年(约公元612年),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永新老街商业繁荣,商铺、茶馆、饭馆林立。如今依然保存完好的两旁街面,仍有不少在营业中的老式理发店。
临近过年,正好适合剪发,这里的老式理发店,多是童年记忆中的样子。沿着主街漫步至上场口,我看到了几代理发人共同谋生的难得场面,一不留神就似乎穿越到过去。
走近—永新老街四代理发人(上)
在永新老街上,有一家老理发店,开铺于上个世纪中。82岁的理发师龚顺华师傅,从19岁开始跟着丈夫学习理发,如今60多年过去了,当初2个人的夫妻店,只剩下她还在坚守。
古旧的老式转椅、泛黄的理发围布、台式木框镜,挂壁条几上摆放着理发工具和老式剃刀,放眼望去,无不泛着旧时光的气息,走进这里,似乎寻觅到老式理发店的活化石。
每天早上8点多,龚师傅准时开门营业,老街的人来来去去,如今的生意也不如以前,留下来的老街坊们,几乎都是她的老顾客。
家住隔壁的郑婆婆经常过来唠家常,和龚师傅当了一辈子的姐妹花,自己不但是最忠实的老顾客,每隔2个月就会来理一次发;她的子女更是从胎发起就由龚师傅操刀,伴随着幼年、青年、直到长大。
说话间,时间临近中午,郑婆婆赶紧坐上椅子,“剪完头发回家煮饭。”郑婆婆笑着说。
有幸见到82岁的“Tony”老师,在我面前挥动剪刀,这也是相当震惊的!只见龚师傅缓缓移动转椅,按照发型一边梳动分区,一边剪掉碎发。
龚师傅视力相当好,老店灯光昏暗,没有现代理发店里那样的花式大灯,她不戴老花镜,全程仅靠旋转转椅获取自然光,就能完成剪发工作。看着她手拿剃刀刮头发,我着实紧张得捏了一把汗。
放眼望去,店里最古旧的东西,除了龚师傅本人,也许就是这张可以躺下来的“龙头椅”,随着几十年的变迁,老旧工具换了好几拨,唯一不变的就是这张椅子,即便踏脚已被踩得光滑,依然霸气不减。
剪完头发,只能坐在木凳上,低着头冲洗。通常从顾客进店,锅上就会烧起热水备用,等剪完头发正好水烧开,即刻开始冲洗。这一套几十年的工作流,已经衔接得非常娴熟。
洗完头,顾客擦拭脸上多余的水,这时,龚师傅就会趁间隙靠着椅子休息一会儿,站着工作半个小时了,对82岁的老人来说,腿脚还是会累的。
吹干后,龚师傅拿起剪刀做最后的修剪,她说,上了年龄的人,脖子后面不喜欢有头发,扎着不舒服。所以要把里面层剃掉,外面一层只需要剪短修整齐,看起来清爽,脖子也舒服。
“年轻人的头发我不剪,现在的发型花样太多了。”
在过去,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发型,只用给头发起脚,剪短,剪齐,老年人的头发很多都保持了那份简单,所以,在龚师傅年老之后,就只剪老年人的头发,洗剪吹服务完成约半个小时,一共才收6块钱。
“最早剪头发的时候,修个胡子5分钱,剪小娃儿的头9分钱,大人头发1角8分钱,慢慢的开始涨了,那时候的劳动力做一天才1块钱,还是那个年份的钱值钱。”
一天剪2-3个头,龚师傅的生活平静而清闲。下班了,龚师傅边看电视边吃晚饭。5个子女都劝她不要做了,关了店去城里享享福,可龚师傅依然选择独居在老街,守着这家半个多世纪的老理发店。
▲龚师傅接到女儿的电话,开心的笑了
她说,老街的人很多都走了,生意虽然不好,但这里还有熟识的老朋友们光顾,或理发,或小坐片刻拉拉家常。年复一年,岁月沧桑,龚师傅的老店每一天都这样,平静地润泽了老街坊们的生活。
走近—永新老街四代理发人(下)
沿着永新场下场口,就是古老的风雨廊桥。每逢赶场天,桥两侧便摆满了各色小摊,穿过桥尾就有一个露天的剃头摊子,里面的剃头匠,在老街生活了几十年,更是靠着这门手艺撑起了整个家。
一面干净的半身镜、老旧的工作台、古董级的老式龙头椅、一个简单的橡皮水桶;和所有剃头摊子一样,室外的环境,条件不会很好,剃头师傅的手艺就是吸引顾客的关键。
刘永现师傅,永新八景村人,今年65岁。17岁时在永新老场上跟着师傅学艺,由师傅带着一起做了很多年。后来师傅去世了,就摆了摊子自己做。
剪、洗、修面,有时顾客是络腮胡还需用热水敷,整套流程下来约半个小时。老刘手艺娴熟,手起刀落间动作也飞快,每天用锋利的刀尖在顾客脖颈间游走,服务的多是街坊邻居,彼此之间熟悉也信任。
▲老刘仔细为顾客修剪鼻毛
手上利索的老刘,腿脚其实是有缺陷的。他说,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导致腿残疾,走路是瘸的。1979年,他在重庆新桥医院做了手术,手术后休养了一年多,为了糊口,才开始学习理发。
“在那个年代,不是哪个都可以做理发的,在大搞生产力的年代,家里必须要有劳动力。也是因为我是残疾,不属于劳动力,所以才被允许学习理发。在新桥医院住院的时候,医院里还有越南战争的伤员,那个时候真是苦啊……”
▲修剪完头发,用吹风机进行最后的定型
▲最后整理好衣冠,顾客感觉清新舒爽。
▲服务完顾客后,老刘在皮带上打磨剃刀。
最早跟着师傅做的时候,街上的豆花饭才一角五分钱一碗,剪一个头1角钱,慢慢的随着物价,剪头的价格也渐渐的上涨:1角5、1角8、2角、2角5、5角、7角、1块、1块5、2元、3元、5元、8元……
最后一次涨价是2012年前后,直到现在六七年,再也没有涨过价。如今在老街,一天赚三四十元钱,也够抽烟吃饭。
在綦江,渐行老去的剃头匠,也将渐渐没了踪影,原始的手动剃头工具,如今也被眼花缭乱的电动理发器械渐渐取代。“老”这个字从来不会放过谁,当年,老刘用10块钱收了一套老行当,经过40年的改朝换代,如今,老箱子也配上了与时代相符的新工具。
剃头起家,有了积蓄后,老刘在摊子旁边开起了副食店。随着生活越来越好,他也有了一些取舍:几年前,老刘把“采耳”的工具丢弃了,他说,以前生意好,每天“采耳”的顾客比较多,有时候想着那个画面晚饭都吃不下。现在也不靠这个赚钱了,所以也该放弃了。
临走时,我问老刘,有没有想过还要做多少年?他说,这个不一定,现在岁数大了,哪天不想做了就不做了。
“以前带过一个徒弟,但是徒弟觉得不赚钱,就趁年轻换了其他的行业。”
“娃儿也只有一个,在重庆上班,他倒是不可能做这个。现在年轻人觉得我们的手艺过时了,都去那些好的理发店了,没得人传承也没办法,时代变化了!”
每次探访老街和老店,我的心里会有些许遗憾: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90后,不曾经历大的时代变迁,也没有亲眼见证他们的历史,有的只是带着怀念,去探寻与童年记忆的相似性。
在小地方长大的孩子,都会对街上新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镇上的理发店开了一家又一家,每次路过总是云雾缭绕,穿着时髦的大人们,在理发店进进出出,而小孩子却是要大人带着才能进去,在年幼的我心中,似乎理发店就是成长与成熟之间的界限。
那时的我还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留着一头又黄又稀的长发。家长总想劝说我把头发剪短,我却执意不肯,害怕见到那把冷冰冰的大剪刀,也害怕剪了头发就成了小男孩。可是,年幼的我还是斗不过固执的家长,最终还是被骗进了理发店。
走进老街的巷子深处,见到周容和她的理发店时,似乎见到了记忆中相似的场景。那个剪短我头发的嬢嬢,那把冷冰冰的大剪刀,好像又出现了。
周容今年46岁,18岁开始学理发,生了孩子后,和老公一起租下了这间老铺面,开始经营理发店。后来,靠着理发店已经不能支撑两个孩子长大,老公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她就一边带孩子,一边开着这家理发店。
十几年前开的理发店,与街头的露天摊子相比,条件已经相当的改善了。店内的墙壁上贴着当年流行的发型;店内安装着空调、热水器;洗头不用再坐在水桶下淋洗,热水也能全自动供应,顾客的体验也开始得到注重。
正逢赶场天,老街上人来人往,进来的顾客有老人,有小孩,也有年轻男女。与前两家老店相比,服务项目多了,顾客来源也不再那么单一。
从最早的2块开始,3块,4块,5块,6块,8块,再涨到现在的10块,永新老街的理发店,似乎都经历了这样的涨价过程。
都知道烫染是理发店利润最大的来源,但周容的顾客中,烫染最多的仍然是老街的中老年顾客,染白发20元30元一次,有时候碰到生活拮据的老年顾客,她还会再少收一些。
▲店里使用的还是老式加热发帽
“最近这些年,白头发的人太多了,有时候看着他们年龄不大,头发却也都白完了。”
慢慢走出了老街,沿途的理发店虽多,但都不大。店内多是一个人,两个人,并没有找到高端的理发店。
学校旁边的这家,店面明亮,墙上挂着开店时购置的烫发仪器,与其他理发店相比,已属于比较现代化的理发店。
87年的罗琴,已经在这里开店十年了,理发店位于学校旁边,生意还不错,上午的时间已经剪了好几个头,洗剪吹15块,染发一般88元,烫发一百多元,基本就是做学生的生意,染烫都少。
“最早的时候是我老公先在老街学,学好过后他教的我,做我们这个很累,他是不想做了。我现在一个人开店,除了房屋水电费,一个月剩下2000多块钱,相当于在綦江做营业员的收入,平时带带娃,够生活就行,总比耍着好。”
“你逛了老街,应该也发现了,永新的理发店没有高端的大店,一般都是小店,一两个人,或者是夫妻店。虽然房租不贵,但是人流量小,也做不起价,大的理发店在这里肯定是开不走的,很多人都是开了几年,开不走就不开了。”
马上过年了,在外工作的游子们陆续回到了老家,过年前后的两个月也是理发店全年的高峰期,大大小小的理发店,基本上都会涨价。永新老街的理发店,没有太多装饰,也没有花式的推销,看着这些有历史感的椅子、镜子和理发工具,都会让我感受到记忆中那一份熟悉的感觉。
当我走近永新老街这四代理发人,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了解到时代的发展对传统行业的冲击; 他们与老街坊们的感情,也让我感觉到温暖。对于他们那一代人来说,老理发店,就是个记忆胶囊,平静的抚摸着逝去的光阴。
完
今日话题:老一辈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生活几十年的场镇?
搜索进入“大綦网”微信号或APP
点击查看原文
查看往期“走近”专访
世界上七个即将消失的美丽景点如果你不去那里你就看不到他们
由于气候变化,地球环境面临剧烈变化,一些独特的景观正在慢慢消失。
由于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和孤立的岛屿和珊瑚礁有可能消失。
那些壮丽的冰川和雪山正在慢慢融化。
如果在它们消失前不去看,你只能想象它们以前在照片里的样子。
我们收集了一些形势特别严峻的美丽景点。如果你有旅行计划,不妨现在就开始!
此外,我们呼吁每个人都为环境保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地球的美丽风光。
一、美国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国家公园
据相关研究部门称,全球海平面正以每年0.3厘米左右的速度上升。
随着洋流温度上升,沿海风暴变得更强,更多的水涌入内陆。最脆弱的地方是佛罗里达州的沼泽地国家公园。50万亩淡水和树林可能会“汇成海洋”,这种现象很可能发生在我们这一代。
在佛罗里达,游客可以涂上防晒霜,坐在飞艇上,在大沼泽地自由漫游,也可以在专业向导的带领下徒步,深入大沼泽地。然而,皮划艇是体验大沼泽地的最佳方式,但那里复杂的水道是一场噩梦。不过不用担心,国家公园管理局可以提供旅游规划帮助和导游服务。在大沼泽地露营最独特的方式是在水上的高架木平台上。你可以把你的爱船停靠在岸边,在鳄鱼身上搭一个帐篷过夜。
二。美国蒙大拿州冰川国家公园
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冰川国家公园中的冰川退缩》中的一份报告显示,冰川国家公园中的许多冰川已经融化。1850年,公园里有150条冰川,但现在只有26条符合冰川的定义。另一份预测报告显示,公园内最大的黑脚-杰克逊冰川将在2030年至2080年间消失。在过去的六年里,公园的游客数量增加了一百万。大家在冰川国家公园看到了正在消退的冰川的照片。
像美国西部的许多国家公园一样,寻找住宿是最重要的问题。不管是酒店还是露营营地,都是先到先得。如果你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就可以欣赏冰川国家公园的美景了。整个冰川国家公园有1000多公里的徒步路线,蜿蜒穿过公园内壮观的晶莹湖泊、怪石嶙峋的山峰和古老的冰川。
三。澳大利亚大堡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往往是珊瑚礁的典型代表。据《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目前,大堡礁的一半已经被漂白致死。虽然这是一个悲观的消息,但这意味着仍然有足够大的充满活力的珊瑚礁。
显然,要到达那里并不容易。你需要一个长假。凯恩斯被认为是通往大堡礁的门户,也是最近的机场所在地,可以飞往布里斯班和悉尼。游客可以入住珊瑚海沿岸的豪华度假村,沿着海岸线向北延伸数百公里有很多选择。北昆士兰旅游局列出了大堡礁的八个露营地,每个都有棕榈树和蓝绿色的海水。大堡礁海洋公园管理局建议有目的地游览大堡礁,皮划艇、潜水和游轮被认为是最合适的方式。
四。印度马朱里岛
马朱里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岛屿,位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雅鲁藏布江。1979年,年仅16岁的派恩决心把这个荒芜的江岛变成绿洲。他独自在岛上种树40年。今天,这片森林是孟加拉虎和犀牛等动物的家园。但由于上游水量增加,水土流失势不可挡,这片绿洲将在不久的将来消失。
距离最近的马朱里岛主要机场位于孟加拉国南部的达卡,在印度的焦哈德也有一个小型机场。从那里,有大量的公共汽车,火车和渡轮。马朱里岛上游客不算太多,空气中常常弥漫着一种安静的气息。岛上三分之一是森林,是观鸟者的天堂。如果你来这里,你可以参观当地居民的家,享受他们最原始的耕作方法。
五.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
2006年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中说,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十年内不会有雪。很多人可能会说,今天乞力马扎罗山上还有雪,但肉眼看山上的雪正在融化。和几十年前拍的照片相比,原来有雪的地方现在变成了冰川。也许十年这个数字不准确,但确实在消失,而且很快。
乞力马扎罗山脚下和山顶的温差可以达到90度。景色从热带沙漠到雪山,冰与火融合成一首独特的歌。它是七大洲最高峰中最容易攀登的一座。虽然顶峰接近6000米,但相对平缓。它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登山者。每年1-3月是最佳登山季节,峰顶天气稳定。乞力马扎罗山有七条常见的攀登路线供不同的攀登者选择,有专业的攀登向导和搬运工协助攀登,最长的是马兰古线。
不及物动词北极和南极
关于一百个即将消失的地方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