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北方有沙尘暴和龙卷风。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台风形成的原因:
在热带海洋面上经常有许多弱小的热带涡旋,我们称它们为台风的“胚胎”,因为台风总是由这种弱的热带涡旋发展成长起来的。通过气象卫星已经查明,在洋面上出现的大量热带涡旋中,大约只有百分之十能够发展成台风。
所以综上,台风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
2、在台风形成之前,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
3、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度以上。
4、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
上面就是台风形成需要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但是不一定表明具备这些条件,不等于就有台风发生。台风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至今尚未彻底搞清。
所以综合来看北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都不适合台风的生存发展,于是乎,台风就主要出现在我国南方区域,一般来说大多数是南方沿海一带。所以说北方自然而然就没有台风了。
但是北方有沙尘暴呀!
这里让我们也来看看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和条件。
这首先要了解沙尘暴形成的必要条件:沙尘源、强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其物质基础,这都好理解。
而沙尘暴一般是在春季形成,在春季冷空气和气旋活动比较频繁,与之相伴形成的大风是沙尘暴的启动因子;春季干旱少雨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大气候特征,持续干暧的气候又造成了土质疏松,这又具备了沙尘暴的物质基础;在晴空少云和情况下,受太阳强烈辐射,中午前后近地面气层受热,处于热力不稳定状态,十分有利于空气对流发展和上下动量和能量的交换,使大气中带起的沙尘粒子,卷扬得更高,传播得更快。若遇上冷暧气团交绥的锋面过境,锋区附近强烈的抬升作用以用能量和动量的交换,加上气层的热力抬升作用,很易形成强沙尘暴天气。所以春季,特别是春季的午后到傍晚,往往形成沙尘暴天气。
所以南方多台风,而北方多是沙尘暴!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我们可以从定义中看出沙尘暴发生基本具备两个要求一个是要有强风第二是要有沙尘。当然发生沙尘暴还需要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所以沙尘暴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因此可以知道北方地区是具备这三个条件从而多发沙尘暴现象。北方地区首先是比较缺水的地区锋面雨带在北移过程中逐渐降雨使得雨带到了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旱。而春季时候气温开始回升蒸发量比较大加上春季农作物开始播种农业用水比较大因此加剧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比较稀缺植被覆盖率比较低使得北方地区土地较为疏松,人为的毁林毁草开荒和过度放牧等加剧这种现象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然后是强风条件,我国北方地区靠近蒙古-西比利亚高压使得冬季风从北方席卷而来,冬春季风西北风强劲风力大。
最后就是北方地区比较不稳定的空气状态,春季气温回升低层空气温度高较不稳定容易向上运动,风吹动后沙尘将会卷扬得很高形成沙尘暴。因此北方沙尘暴一般在午后或午后至傍晚时刻最强就是因为这是一天中空气最不稳定的时段,以上就是北方春季多沙尘暴的原因。南方地区一般不会有沙尘暴现象,上述沙尘暴的发生需要具备三个原因,而南方地区植被覆盖较好同时降雨比较丰富风力也不至于很剧烈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沙尘暴发生。
中国北方的气候寒冷,气流下沉,而台风形成需要高温,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四周的气流由于压力差的原因补充补充流入上升,又在地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气流旋转形成台风。再者我国北方是大片的陆地,气流进入会受到强大的摩擦。
“台风”甚至直接泛指热带气旋本身。当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日本气象厅会对其编号及命名,名称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
扩展资料:
台风对人类如下几大好处:
其一,台风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雨水。
其二,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干热难忍,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那里将会更热,地表沙荒将更加严重。同时寒带将会更冷,温带将会消失。我国将没有昆明这样的春城,也没有四季长青的广州,“北大仓”、内蒙古草原亦将不复存在。
其三,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但也全凭着这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使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其四,台风还能增加捕鱼产量。每当台风吹袭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