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少去印度旅游(为什么很少去印度旅游的原因)

黑龙江旅游网4570

我是在沈阳开旅行社的,在没有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这里是有很多旅行团的。基本上世界各国都有旅行团,但是在众多国家中,印度的旅行团是真的非常少。从业多年,基本上就没有听游客们有人问过这里的。所以说,去印度旅游的人一定是非常少的。印度这个国家,也的确是不适合旅游的。

为什么很少去印度旅游(为什么很少去印度旅游的原因)

说起印度的景点还真的不知道多少,在印象中似乎只有对泰姬陵有所耳闻。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君主沙杰罕为宠姬泰姬.玛哈尔修筑的陵墓,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主建筑四边各长5687米,穹顶高74米。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外形端庄宏伟,无懈可击,寝宫门窗及围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菱形带花边的小格,墙上用翡翠、水晶、玛瑙、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

至于印度其他的景点,只能说是孤陋寡闻了。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就是脏乱差,在很多的习俗上更是不会理解。不能说反对,但是绝对是很难接受的。所以说,因为这样的印象,就导致了会有很多的人不会选择去印度游玩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游客们出游是非常注重安全感的。本身出去游玩就会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前往一个灭有安全感的国家,是不是会更让人担心呢?安全系数对于游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就算这个国家的景色再优美,没有安全感一定不会被游客选择。

印度这个国家出现的很多新闻,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安全系数太低了。还有很难理解的风俗,都是难以接受的。游玩不仅是欣赏美景,更是要体验风土人情。前提是对风俗的适应程度,接受程度,这些都是游客们非常在意的。

其实是否去印度旅游这个问题,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和偏好来决定。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人们决定是否去印度旅游的因素:

1.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和多宗教的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和语言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可能给旅游者带来一些困难。在印度旅游时,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同时需要面对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

2.安全问题: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社会复杂的国家,有时会发生一些安全问题,如恐怖袭击、抢劫等。对于游客来说,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安全和财物安全。

3.卫生和健康问题:印度的卫生和健康状况相对较差,一些地区可能存在疾病和污染等问题。旅游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带好必要的药品和口罩等。

4.交通和交通安全:印度的交通状况相对混乱,交通规则不太严格,需要注意交通安全,同时需要做好出行计划和交通工具的选择。

综上所述,虽然印度是一个文化多样、充满魅力的国家,但旅游者在前往印度旅游时需要面对一些文化差异、安全问题、卫生健康问题和交通问题等挑战。如果你对这些挑战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了解,同时对印度的文化和风景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去印度旅游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其中有7方面原因。

1、天气原因。印度天气极其炎热,一年中有一半时间不能旅游。每年5月到10月动辄50度高温,别说旅游就是坐着都如同桑那一般。印度人这时如在户外只能静静坐在荫凉处,顶多活动一下腿脚做个瑜伽什么的。

2、饮食原因。印度人喜欢辛辣食品。但印度的辛辣与中国不同,是那种咖喱的辛辣。由于印度食品中大量加入咖喱粉似的东西,中国人胃肠很难适应。在印度街头很少见到中国餐馆。即使找到印度厨师也只会做中国炒面,其它中国菜品做出来也是印度味道。由此,中国人到印度只能在大酒店吃饭,在那里可以找到少许中国人能接受的食品。如果个人自助游到乡间僻壤,吃饭将成为很大问题。

3、卫生原因。印度是世界上少有的用手洗屁股用手抓饭吃的国家。由于印度饮食中包含大量辛辣材料,印度人容易患痔疮。为此印度人普遍自小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大便后洗屁股。在印度旅店卫生间里,都备有一个洗屁股接水用的小桶。同时印度民间又有用手抓饭吃的习惯,这样印度百姓上厕所用手洗完屁股后,又用手抓饭吃就成了常态。

印度人死亡后,死者亲属一般在死者身上铺上鲜花后,抬到街头有河流的地方,堆上木头自行烧掉。由此印度河边常能看到一团烧死人的浓浓黑烟,闻到一股烤肉般的焦糊气味。

4、交通原因。印度交通施设比较落后。火车站里无人检票可随意进出;公共汽车没有车门可自由上下。如果到城乡接合部的马路上,驴车、马车、牛车、骆驼车、大象车、人力车、自行车、摩托车、老爷车等快乐同行,羊鸣狗叫牛吼象嚷合谐共进。构成一道十分壮丽的风景,令人叹为观止。

5、购物原因。中国人到印度基本没什么可买的。商店里家用电器很多都是中国产的。印度由于小偷较多,很少有大型超市。一般小店里也没什么中国人能喜欢的生活用品。

6、治安原因。在印度街头机场车站随处可见手持冲锋枪的军警。在一些重要参观景点如红堡等地,甚至可以看到在军事掩体里架着机关枪对着游客高度警惕的士兵。在印度旅游单身女性要格外小心,一旦误入贫民区很容易成为街头暴力的牺牲品。

7、旅游环境。时常有国人对国内旅游环境不满,如果这些人来到印度则会大开眼界。印度市场脏乱差及欺诈行为,是中国根本无法比拟的。

印度出租车、导游、酒店、警察等已形成利益链。我到德里旅游时想买软席火车票去北方邦。与旅店前台协商,前台告诉我“没有车票”并热心推荐一家旅行社。旅行社联系后答复我,它们“很愿意挣购票手续费。但火车票已经卖完。希望我改乘汽车去,旅行社可帮助安排。”一问汽车价格十分昂贵还得跑一天。我更担心路上发生意外,没有办法只能抱着试试态度去火车站。结果车站去北方邦软席火车票很多。

在印度自助旅游,时不时会有热心警察问需不需要出租车,他可以“帮助”安排可靠的司机。但上车后往往发现,该车总是设法去商店购物、去其介绍饭店吃饭等。

尽管存在上述7方面原因,但我觉得国人还是有必要体验一把印度。印度文化与中华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体验差异也是一种乐趣。

在中国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印度老鼠被奉为神灵供奉。印度老鼠庙颇为有名,地上跑来跑去的都是老鼠,人进庙需脱鞋光脚以避免踩着老鼠。当然庙里的老鼠也比较慈悲,只要提供足够的食物,它也不会对人类乱咬乱动。

在中国“4”的数字代表着死亡与灾难,在印度“4”的数字代表着吉祥与神圣。

中国人喜欢用美酒佳肴招待客人,印度人80%信奉印度教,不喝酒不食猪牛肉。印度一些邦的法律禁酒。我在古吉拉特邦旅游时,曾有一天饥渴难耐突然想喝点碑酒。跑了很多地方不是没有卖的、就是有但不敢卖。后来了解当地喝酒违法有进监狱危险。外国人如买啤酒需到政府指定部门办理特批手续,之后持特批文件才能买到酒喝。

印度乞丐较多。印度人受佛教影响认为向人乞讨是好事,是给他人行善机会。然而比较麻烦的是一旦向一名乞丐行了善,很快就会上来一大群。

我去印度没通过旅行社也没住大酒店,住的都是小旅馆。感受可能和旅行社安排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应该一致,我在印度十多天里没吃到过猪肉牛肉。这让喜欢吃肉的国人到了印度恐怕非常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