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敦煌,气温在16到36度之间,白天非常炎热,晚间凉爽。敦煌少雨,气候干燥,热而不潮,日晒强烈。
穿衣参考:
8月期间去敦煌旅游,短衣短裤(短裙)即可,最好有件防晒衣或长袖薄衫遮阳,去沙漠玩的时候,最好穿长袖衣裤,可以更好的防晒,如果穿长裤的话,一条宽松轻薄的休闲裤就好(骑骆驼最好穿长裤,不磨腿),推荐一下速干裤,穿着舒服,还容易排汗。另外,建议带件薄外套,可以晚间防凉。鞋子方面,可以穿双轻便徒步鞋,但要注意,不要粗网眼的,不然进沙子会很难受。沙漠地区,防晒非常重要,最好带大沿太阳帽,带太阳镜,另外准备一条户外头巾,可以套在脖子上防晒,拉上来罩住嘴可以防沙,女生可以带薄围巾或头巾。
装备参考:
去鸣沙山玩的时候,要带小背包,不要带挎包,爬沙丘时,上上下下不方便。多带几个塑料袋或防水袋,沙漠里的沙粒很细小,刮进手机、相机等设备就不好了。记得带把小手电,去莫高窟时用的上。
特别提示:
西部旅游,与平日的餐食不同,且以牛羊肉居多,带些常用肠胃药。沙漠地区风大,打太阳伞不方便,所以不如使用围巾、披肩、防晒衣等防晒防沙。防晒非常重要,要提前擦好防晒霜,如果户外活动的时间长,还要反复擦。
最后祝你拥有一个快乐舒适的敦煌之行!
敦煌的旅游为什么不热?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敦煌的旅游资源有两个金字招牌,一个是世界古代艺术宝库莫高窟;另一个是沙漠奇观月牙泉。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莫高窟,早已蜚声海内外,月牙泉也是尽人皆知的景点。而做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敦煌附近还有著名的旅游城市嘉峪关,这里又是自河西走廊通往新疆的要道,还建有机场,交通方便,而且还是自青海、甘肃、内蒙旅游的大环线必经之地,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被占全了,但敦煌的旅游却不温不火,始终热不起来。
说敦煌旅游完全不火是片面的,敦煌旅游是受季节和假期影响很大的,由于地处西部,游客很多只在学校放暑假和五一、十一等这样长假才会暴长,而冬季风沙大,气候寒冷,游人就少了很多,另外为了保护莫高窟,一年四季限制每天进入参观的人数,要网上实名提前定票,不然即使你到了莫高窟门口,也无法进入。当然每天也会有一定数量的临时票,但那是删减版的门票,可游览洞窟数量被打了折。同样敦煌附近的嘉峪关景区,也面临着同样的季节性和假期的影响,青海、甘肃、内蒙的旅游大环线和经敦煌去新疆的旅游也是如此。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开始错峰出游,避开人山人海的假期到敦煌旅游,由于人少,旅游的体验感会更好,相信敦煌这颗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决不会被沙漠所埋没,敦煌的魅力会吸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不远万里去探访游玩儿。
敦煌旅游不热么?
我十分有幸在2016年10月份自驾到过敦煌,领略了敦煌独有风光。但是我去的时候还不是旅游的旺季,但旅游的人也是不少的,我没有觉得敦煌的旅游不热。
敦煌地区西北,距离中原地区还是比较远的,但敦煌的交通十分方便,飞机,火车,汽车都是可以到达,且敦煌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西千佛洞,阳关,玉门关,汉长城遗址和魔鬼城等,其中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最为著名,属于必须打卡的景区。
莫高窟
我们去莫高窟的时候,预约的是上午九点的场次,我们提前到了去取票,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了,相信大家都想领略一下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鸣沙山月牙泉
再说鸣沙山月牙泉,我们去的时候在鸣沙山的脚下骑了骆驼,很好的一次体验,坐在骆驼的背上,慢悠悠的来到了大漠之中,满眼黄沙真的是开了眼界,另外更加惊奇的是月牙泉,在茫茫大漠之中的一眼清泉,千年时间从未干涸,也从未被黄沙淹没。
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还是值得游览的,可以说是小规模的莫高窟,它壁画也是非常精美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这里的游客很少,大家可能都奔莫高窟去了。
玉门关、汉长城遗址
这两个地方在去魔鬼城的必经之路上,只要你去魔鬼城就必须购买这两个景点的门票,有点拦路抢劫的意思,这两个遗址的观赏性一般,但他们的历史意义还是很大的。
魔鬼城
魔鬼城的官方名称叫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到这里就是参观雅丹地貌,这里据说在大风的天气中,风通过雅丹地貌会发出鬼哭狼嚎的声音,因此有了魔鬼城的别称。
也欢迎大家关注:爱玩的老朱同学,我会定期与大家分享我的旅行的见闻和美景。
敦煌的旅游不能用热或不热直接衡量。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受地理环境影响,一年中的旅游季相对较短,除了暑假和五一及十一长假,旅游人群集中在敦煌,其他时间相对旅游人群变少,给人感觉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在敦煌也没让敦煌成为火热的旅游圣地。
其实一方面是一种错觉,同时也是不可回避的现状。如果踏足敦煌研究院静心了解半天敦煌文化,就会发现敦煌的历史文化不是参观一了莫高洞窟和玩了鸣沙山就算是完成了敦煌的旅行。
看似火热的旅游旺季,到敦煌虽然人多也都是走马观花,自然是浅尝辄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旅行者无法准确的把敦煌文化进行深度传播。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年敦煌的舞台剧以另一种艺术形式在为敦煌打造新的旅游名片。例如《又见敦煌》的演出,就是对敦煌文化的深度延伸。如果旅游管理部门能通过政策性补贴降低游客对敦煌文化产品消费的门槛,或者敦煌的景区能行成联盟式合作,让到过敦煌的游客群体对敦煌文化的认知再增加一个深度。以敦煌的交通条件,和莫高窟的人文特性,敦煌的旅游不应该出现淡旺季巨大的人流反差。(毕竟敦煌不是自然风光为核心的旅游城市)
所以去敦煌旅游的朋友一定要做好攻略,可能会收获与众不同的敦煌印象!
下面引用敦煌学奠基人之一常书鸿先生自勉的话来感受一下先生对敦煌文化理解的深度。
人生是战斗的连接
每当一个困难被克服
另一个困难便会出现
人生也是困难的反复
但我绝不后退
我的青春不会再来
不论有多大的困难
我一定要战斗到最后
(ps:文中配图是博物馆对洞窟的模型还原,为了保护洞窟文物,莫高窟是不能拍照的,哪怕是我们的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都会加速洞窟壁画的氧化,所以保护文物从自我做起!)
这个题目,问的是天气热还是人气热?
要说天气,要看几月去,我八月初去的,在敦煌莫高窟外面排队,快站化了,阳光直射,而且落日比较晚,8点多太阳还挂着。
再说旅游热,我是一直担心买不到门票,事实上是,即便买到了门票,你也只能参观4个窟,理由很简单啊,这是文物,去的人多了就保护不好了。
莫高窟月牙泉能说不热吗?不仅旅游热,天气也热的很。
这就是事实。
敦煌不应该发展成旅游地,也不适合旅游,敦煌说来说去那里壁画扬名世界,可壁画都是属于文物
,参观人多了,对文物来说是破坏。
那里地质和气候也不适合普通人去旅游,风景虽然漂亮,但那不是江南绿意漂亮,是一种枯竭地貌,环境差,无休闲设施,所以没有旅游价值。到是吸引不少喜欢冒险家,还有些喜欢拍西北摄影风光人,但是这些人都无法撑住那里旅游业。
旅游旺盛地方往往有山有水,或美丽海滩,或青山绿水,或天然大湖,或震撼视觉风光。
依赖文物发展旅游是行不通的,也是愚蠢的。
首先你要分析一下敦煌有什么可热的呢?中国人信佛,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是狂热的信徒。对于佛教都是可有可无的……而敦煌呢?不过就是偏远的荒漠里,有一些古老的佛教洞窟和一些佛教内容罢了,其他的就是荒凉的沙漠,凄凉的西北边陲……什么都是远离现代社会的艰难,没有吸引人的丝毫的价值所在,还有高价的宰客……所以愿意去哪里的只不过是一些有钱的、对佛教有所感兴趣的信徒和一些研究人员罢了,当然还有许多慕名而去的,去了以后不知所以然的旅游者……你说敦煌能热起来吗?再者佛教本来就是隐居荒野、隐居荒山野岭的东东,敦煌莫高窟的东西就是为了远离闹市而建造的,你让它热闹起来,————本身就违背了修建莫高窟的建设者的本意,————本身就违背了修建莫高窟的建设者的本意,————本身就违背了修建莫高窟的建设者的本意。所以敦煌莫高窟应该归于寂寞。————不能再糟蹋成了国内许许多多的赚取钱财的这个寺庙那个寺庙(比如少林寺、比如五台山、比如塔尔寺、比如南华寺等等等等等等等等)——商业场所了!
敦煌旅游已经突出千万人次大关,到底是热还是冷呢?莫高窟,做为人类文化遗产,她是不希望来的游客越多越好的。来得多了,对莫高窟来说就是灾难。这也是莫高窟为什么要限制游客的目的。做为一个景区,莫高窟已经超出了5A的级别,为什么一直不申报5A呢?莫高窟不能为了钱,而将人类文化遗产毁灭!但莫高窟为了井喷式的游客增长,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游客来了,总得调剂让参观,但在数量丶时间上要压制,合理安排,有序参观,才能保证千年的文物不致破坏。
敦煌旅游不热?
去年夏天带着儿子去敦煌,莫高窟提前一个多月就定不到票,到了敦煌下了火车先买的第二天的应急票,早上七点的,结果六点多点儿到了游客中心,已经蛇形队伍很长了,还要怎么热??
在去嘉峪关的火车上,碰见好几个游客都是没有买到莫高窟的票遗憾而归的。
敦煌之游,还去看了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汉长城雅丹地貌。
敦煌,神奇的地方,值得一去!
还想让敦煌怎么热?
跟团游去了一次,自游行去了一次,莫高窟和月牙泉是主要景点,莫高窟虽好,但有点偏,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自助游交通不便,月牙泉休闲游可以,跟团游有点紧张。敦煌主要问题是地方偏,交通不便,除了沙漠,似乎没有其它能让人留恋的地方。收费也是个问题。
这是一个去了一次不会再去的地方。
我去了两次是因为太太没去过,跟团陪太太再走了一次。
自由行时还去了七里镇和再过去的一个少数民族的万人小县城,翻过当金山(大概海拔超过4KM),坐车去了格尔木。
敦煌之所以热,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地理位置和环境:敦煌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周围也没有特别大的江河湖泊,因此缺乏水源,导致气候干燥。同时,敦煌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盛行,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使得气温居高不下。
2.大陆性气候:敦煌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温差大,日温差可达10℃以上,最高温可达40℃以上。
3.地势低洼:敦煌位于盆地边缘,地势低洼,散热困难,也会加剧气温的升高。
以上是敦煌地区夏季天气炎热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