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拉萨氧气稀薄(为什么拉萨氧气稀薄的原因)

黑龙江旅游网5180

西藏秋天空气中含氧量最高,建议游客选择秋季到西藏旅游。位于青藏高原的西藏,受印度洋季风影响,常年阳光明媚,夏季雨水充足。由于拉萨海拔高,年平均空气中含氧量仅占平原地区含氧量的64.3%。按照拉萨市气象局曾经对拉萨市空气含氧量的分析:1月-2月,空气中的含氧量仅占平原地区空气含氧量的63-64%;3月-4月,含氧量在64-65%;5-6月,在65-66%;7月、8月、9月以及10月份,是拉萨一年空气中含氧量最高的季节,平均值达到了66.3%,其中10月份接近67%;从11月开始空气中的含氧量逐渐下降,其中12月份为全年最低,只有62.7%。楼主应该是担心缺氧引起的高原反应吧,其实在西藏等高海拔地区发生高原反应的几率不到百分之五十。预防高原反应有两点:1去高原旅行前检查下身体,存在禁止高原旅行的疾病就先别去,感冒发烧这类呢就等好了之后再去。 2一份健康的心情,你把它当作一份体验,一份感受来看就行了。其实出现高原反应不可怕,很多人都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还没去就产生心理恐惧,好的心情其实胜过药物辅疗。高原反应的难受之处在于:海拔升高,颅内压力增大,压迫脑神经,引发头痛,恶心,眩晕,最厉害就是失眠。一个人连续48小时基本无睡眠,不要说在高原,在平原也一样浑身酸痛,无力,难受。我们在这工作得到的经验就是:准备头疼粉和止痛片,当感觉头痛无法正常睡觉时服用,效果立竿见影,一般三次就适应了。虽然这些药不易经常服用,但都是国药准字的,这点药量对人体是没什么伤害的。一点建议,希望能帮助到你,祝高原之行愉快!--菩提下的牛顿

为什么拉萨氧气稀薄(为什么拉萨氧气稀薄的原因)

在西藏这高海拔的地方缺氧原因是:高原由于海拔高,气压较低,氧气稀薄,人体吸氧量减少,所以会引起缺氧也就是高原反应。

具体解释:

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空气基本都是分布在地球表面,在高原的部分,空气随地势的升高而愈加分布的细薄,又由于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因而空气中氧气都分布在地势比较低的地方(二氧化碳更低),氧气含量减少率,大于空气减少率,使得空气中氧气体积低于21%。

当然,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的降低也是造成高原反应的主要原因。毕竟,人体内的压强是不变的,而空气压强却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造成人体内外压强不相等,使人呼吸更加困难,这个因素也不可忽略。

高原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氧气含量的减少。因为,产生高原反应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缺氧,而压强降低则是造成人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压强降低本身并不会产生高原反应。

青藏高原的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少。海平面在0℃气温条件下,空气的密度是每立方米1292克,标准气压是1013.2毫克。平原地区空气密度与气压值与海平面相差无几。而位于西藏高原的拉萨市(海拔3658米),空气密度是每立方米810克,年平均气压652毫克,分别是平原地区的62.64%和64.35%,比平原地区少或低1/3强。平原地区氧气比较充足,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氧气250~260克,而西藏高原每立方米空气中只含氧气150~170克,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其中尤以藏北为最,夏季7月气温大面积低于8摄氏度。

一日有“四季”

从温差角度看,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特点特别明显。拉萨、昌都、日喀则等地的年较差为18~20℃,而纬度相近的武汉、南京是26℃。年平均日较差,拉萨、昌都、日喀则等地为14~16℃,而成都、长沙、南昌仅为7℃。定日的日较差达18.2℃,约为纬度相近的南昌的2.5倍。阿里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夏季8月白天气温可达10℃以上,夜间气温降至0℃以下。地处雅鲁藏布江谷地的拉萨、日喀则等地,6月份中午最高气温可达27~29℃,给人以盛夏的感觉;傍晚气温下降,人们又有秋凉之感;午夜气温降至5摄氏度,整夜都要盖棉被;翌晨日出后,气温回升,又给人以春意,真是“一年虽四季,全年备寒装”。

西藏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是一个有利的气候条件。年较差小,冬季气温不太低,在一定高度以下越冬作物能够顺利过冬,可以大面积种植冬小麦和青稞等作物。日较差大,白天气温高,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夜间温度低,可以减少植物的呼吸损耗,利于植物营养物质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