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为什么穷(京都为什么不是首都了)

黑龙江旅游网3040

呵呵!这的确是四首诗词里面的句子拿出来凑喔!

京都为什么穷(京都为什么不是首都了)

1.首先:“我欲乘风归去”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原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希望回到以前的官位上继续当官,但是心中又惧怕身居高位,处于高位伴君如伴虎,危机甚重。表达出苏轼心中的矛盾!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2.“在天愿作比翼鸟”出自《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节选)

文言字义: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常读常新。

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并翅而飞的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我国古代文人歌颂忠贞不渝爱情的著名诗句,古往今来,人们都将比翼鸟作为恩爱夫妻的最好比喻。这里的比翼鸟很可能就是现今的相思鸟。

相思鸟:是一种极为美丽的小鸟,身长约15厘米,体型矮健玲珑,背部具有暗绿色的羽毛,胸腹的黄色羽毛金光闪闪,两翅镶嵌着红彤彤的斑纹,色彩极其艳丽,且鸣声清脆悦耳,是著名的欣赏鸟。相思鸟在竹林中,它们喜欢成群地在树林中活动;在群体中,又常常成双成对地生活,当雌鸟飞走时,雄鸟一定同行,如雄鸟先起飞,雌鸟也紧紧相随。谁先飞到目的地,谁就在枝头上发出“鹣鹣”的叫声,以召唤自己的伴侣;相思鸟因相思而生,又为相思亡。相思鸟的一生全是因为相思而活。如果其中之一遇到不幸,它的伙伴将长久地巡飞在枝头,频繁地发出哀婉的鸣叫声。幼鸟随父母一起生活,他们以野生植物的种子、蚂蚁和其他许多昆虫为食原文为: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如下:

唐明皇好色,日夜想找个绝代佳人;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杨玄瑛有个女儿才长成,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天生就的一身丽质,很难长久弃置;有朝一日,被选在皇帝身边做妃嫔。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万分。春寒料峭,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泉水润,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身。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初蒙皇恩润泽时,就这般娇娆涔涔。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芙蓉帐里,与皇上度着温暖的春宵。情深春宵恨太短,一觉睡到日高起;君王深恋儿女情,从此再也不早朝。承受君欢侍君饮,终日陪伴无闲时;春从春游夜专守,双双形影不分离。后宫妃嫔有三千,个个姿色象女神;三千美色不动心,皇上只宠她一人。金屋中阿娇妆成,夜夜娇侍不离分;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伴随着春心。姊妹封夫人兄弟封公卿,封地受奖;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又向往。使得天下的父母,个个改变了心愿;谁都看轻生男孩,只图生个小千金。骊山北麓华清宫,玉宇琼楼耸入云;清风过处飘仙乐,四面八方都可闻。轻歌慢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都观看,欲心难足无止境。忽然渔阳战鼓响,惊天动地震宫阙;惊坏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九重城楼与宫阙,烽火连天杂烟尘;千军万马护君王,直向西南急逃奔。翠华龙旗一路摇,队伍走走又停停;西出都城百来里,来到驿站马嵬亭。龙武军和羽林军,六军不走无奈何;缠绵委屈的美人,最终马前丧了生。贵妃头上装饰品,抛撒满地无人问;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君王宠爱救不了,掩面哭成个泪人;回头再看此惨状,血泪交和涕淋淋。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队伍登上了剑门。峨嵋山下路险隘,蜀道艰难少人行;旌旗黯黯无光彩,日色淡淡近黄昏。泱泱蜀江水碧绿,巍巍蜀山郁青青;圣主伤心思贵妃,朝朝暮暮恋旧情。行宫之内见月色,总是伤心怀悲恨;夜雨当中闻铃声,谱下悲曲雨霖铃。天旋地转战乱平,君王起驾回京城;到了马嵬车踌躇,不忍离去断肠人。萋萋马嵬山坡下,荒凉黄土坟冢中,美人颜容再不见,地上只有她的坟。君看臣来臣望君,相看个个泪沾衣;东望京都心伤悲,任凭马儿去驰归。回到长安进宫看,荷池花苑都依旧;太液池上芙蓉花,未央宫中垂杨柳。芙蓉恰似她的面,柳叶好比她的眉;睹物怎能不思人,触景不免双目垂。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兴庆宫和甘露殿,处处萧条长秋草;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当年梨园的弟子,个个新添了白发;后妃宫中的女官,红颜退尽人衰老。夜间殿堂流萤飞,思想消沉心茫然;终夜思念睡不着,挑尽了孤灯心草。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冷冰冰的鸳鸯瓦,霜花覆盖了几重;寒刺刺的翡翠被,谁与皇上来共用?生离死别远悠悠,至今已经过一年;美人魂魄在何方,为啥不曾来入梦?四川有个名道士,正到长安来做客;能用虔诚的道术,招引贵妃的魂魄。辗转相思好伤神,叫人对王表同情;就叫方士去努力,专意殷勤去找寻。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去寻求,天堂地府找个遍。找遍了整个碧空,找遍了整个黄泉;天茫茫来地苍苍,找遍天地没看见。忽然听说东海上,有座仙山蓬莱山;仙山耸立在云端,云来雾去缥渺间。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多无数,个个绰约又多姿。万千娇美仙女中,有个芳名叫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仿佛是要找的人。方士在金阙西厢,叩开白玉的大门;他托咐侍女小玉,叫双成通报一声。猛然听到通报说:唐朝天子来使者;九华帐里太真仙,酣梦之中受震惊。推开睡枕揽外衣,匆忙起床乱徘徊;珍珠廉子金银屏,一路层层都敞开。乌去发髯半偏着,看来刚刚才睡醒;花冠不整都不顾,匆匆跑到堂下来。轻风吹拂扬衣袖,步履轻轻飘飘举;好象当年在宫中,跳起霓裳羽衣舞。寂寞忧愁颜面上,泪水纵横四处洒;活象春天新雨后,一枝带雨的梨花。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情,年深月久已断绝;蓬莱宫中度时日,仙境幽幽万古长。回头俯身向下看,滚滚黄尘罩人间;只见尘雾一层层,京都长安看不见。只有寄去定情物,表表我深情一往;钿盒金钗寄你去,或许能慰藉君王;金钗儿我留一半,钿合儿我留一扇;擘金钗来分钿盒,一人一半各收藏。但愿我们两颗心,有如钗钿一样坚;不管天上或人间,终有一日会相见;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寄语之中有誓词,唯有他俩心里知。当年七月七日夜,我俩相会长生殿;夜半无人两私语,双双对天立誓言:在天上,我们愿作比翼齐飞鹣鹣鸟;在地上,我们甘为永不分离连理枝。即使是天长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唯有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3.“思君不见下渝州”标题:出自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体裁:七言绝句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4.“念天地之悠悠”出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原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陈子昂怀才不遇,登临遇景而感之作。幽州台也叫蓟北楼,在今北京市。登上这古老的幽州台,因而想起了古代的事。当年燕昭王求士,筑金台,招揽天下贤人,燕国得以兴盛。但这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事。作者由此而感到自己的不遇,心中诞生了无限抑郁悲凉之感。浩浩苍空,茫茫旷野,而胸中之不平,又何从吐诉!想到这里,百感交集,“独怆然而泪下”了。诗的气魄很大,语言纵横,但悲怆之情亦深。

表现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令人读来,已觉苍凉无限。后两句更瞩目于广阔的空间,想天地苍茫,岁月悠悠,知音何在?谁又能赏识和重用自己?于是,生不逢时的感伤,仕途失意的郁闷,才略难施的悲愤,知音不遇的寂寥,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孤高自许的心性,历史兴亡的反思,顿时凝结为满腔的怨恨,集中从后两句诗中喷涌而出。“怆然而涕下”形象逼真地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现在我把四首诗词都跟你仔细说了,你应该知道了吧!(*^__^*)嘻嘻……记得评我为最佳答案喔!有问题再问我噢!

东京,古称江户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它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东南濒临东京湾,通连太平洋。其行政区划为“都”,下辖23个特别区、1郡、26市、7町、8村以及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面积2187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左右。

东京创建于1457年,古称江户。1868年明治维新后,明治天皇从京都迁都江户,改称东京。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城市,全国主要的公司都集中于此,工业产值居全国第一位。东京与横滨、千叶构成日本著名的京滨工业区。东京也是日本的商业、金融中心。银座是东京的一条繁华街道,从京桥到新桥一公里长的路段上集中了许多高级商店、饭店、酒吧和夜总会。除此以外,新宿、池袋、涩谷也是东京的繁华地区。

周恩来、鲁迅、郭沫若青年时代都曾在东京求过学。1979年3月14日,东京和北京市结为友好城市。

每年3-4月的樱花季节,东京樱花开遍,从上野公园、新宿御苑,到千鸟之渊、隅田公园,无处不是赏樱胜地。

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与中国可以说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它与中国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现在两国的贸易额超过了2000亿美金。历史上的日本可曾是中国的附庸,很多地方它师承中国,语言、文化等很多地方至今还留有中国的痕迹。近代日本国的崛起,给中国带来的是几乎灭顶的灾难,至今中国人还叫它“小日本”!可是,我们又不可忽视,不得不承认它的发达和先进,因此,国人怀着很复杂的情感,不得不面对这个从战争废墟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人戴着疑惑的目光审视日本,它为什么会成为先发国家,为什么它会走在中国的前面?也许,我们通过走近它,了解它,比较它、学习它,我们能从中得到启示,也许我们会从中看到我们的差距和不足,因而,让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更快地崛起!由于历史的原因,实际上,我们普通百姓对日本的了解不是很多,更不够全面和透彻。记得小时候看的最多的是电影里的日本鬼子,后来就是日本电影《追捕》、《人证》、电视剧《排球女将》、《阿西门的街》,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铁臂阿童木》、《机器猫》等。知道和了解日本只是从各个侧面,实事求是地讲,国人很难,也很少从情感以外了解、反思,甚至学习日本,而不像日本对中国的报道了解的那样深,世界第一大报日发行量超过1000万份的日本《读卖新闻》,平均报道中国6条,大到政治,小到生活的细节。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日本对中国的了解都是细致的、深入的,真是知己知彼啊。我了解日本是2006年,实地看到了日本的现代和发达,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羡慕,回想起来甚至是震撼。近日,又翻看了央视对日本的多方面报道《岩松看日本》,对日本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看到了中国与日本虽然也有物资上不足,但更多的还是思想、意识、道德、精神等软实力上的差距。丰厚的工资和社会福利,日本人固定月工资一般可以简单地计算:大约多少岁每月就可以挣多少万日元。例如30岁拿30万日元,50岁拿50万日元,再加上夏季和年终的两次共2-5个月的奖金。所以30岁年收入一般是450万日元,40岁年收600万日元,且都是税后收入。按中国每月工资和物价,人均1500元,7元一件可购214件。日本30岁工人的月工资和物价为300000日元,100日元一件可购3000件,生活消费虽比中国贵不了多少,可工资却比中国高很多,大家的工资涨上10倍物价降一半,大约与人家的生活水平相当。日本人从怀孕就开始发营养品,小学至初中学费为零,高中费用相当一个月的平均工资,而且从幼儿园到大学学费都可以申请减免。生活方面,2002年,日本的恩格尔系数是22.3%,而中国目前城市为37.1%,农村为45.6%。中国的生活水平仅相当于日本“60年代”,中国人目前生活支出主要是温饱,日本却将主要支出花在食物之外的其他方面。日本有一80岁以上的老人福利院,而入门槛是200万元人民币,并且每月要缴1.2万元人民币的生活费,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从这一点我们可看出中日两国的福利差距。汽车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须品,有很多家庭不只一辆汽车,街上老人开车司空见惯,中国的汽车量仅为1.1%。教育是基础和根本:中国人尽管有个说法是“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了教育”,而父母们也的确是对孩子不惜一切,可是,由于国家教育经费的缺乏,由于普通教育制度的缺陷,造成中国成人识字率仅81.5%,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人口的15%以上;大学毛入学率为5%,教育现代化起限30%。相比日本早已达到了100%的小学教育和100%的初中教育,大学毛入学率为40.3%,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成人识字率近100%。据估计,中国的初级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00年的水平,落后100年;中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10年的水平,落后90年;高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后80年。更为可怜的是中国的教育经费只相当于日本1920年左右的水平。强烈的社会责任,垃圾和每个家庭、每个人息息相关,在中国这不算大问题,而在日本却是人人关注。因为日本在二战后,深受环境污染之害,因此,对环境特别重视,不仅对工业环境加大处理无害化,而且对生活民用垃圾处理,也有其独到之处。他们的垃圾回收和利用很高,达40%,并且从每个家庭每个人做起,社区里每家每周轮流值班处理回收公共垃圾,并且分类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就是超市里也回收用过的废旧物。早些年因为生产使用不可降解饭盒,公众采取了拒买行动,可见全民高尚的社会责任和意识。电视里有一段白岩松采访电影演员栗原小卷(曾拍电影《望乡》、《生死恋》),年愈花甲的她一生未婚,认为她的爱人就是工作,反映了她的一种工作态度和责任感。作家村上龙对自己的写作,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够给人以帮助,是他的最大心愿,并认为作品能够打动一个人也就知足了。创作歌曲《星》出名的音乐人谷春新司,在中国抗击非典时,举办专门音乐会把12万美元善款全部捐给了中国,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日本是一个老年人社会,但是,接近三分之一的老年人60岁退休后,仍接着工作,他们不为多挣钱,而为了尽一份社会责任。精细发达文明的社会管理,很多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是免费的,垃圾处理场是面向儿童的开放的,地铁设有妇女儿童专用车箱,座位在10点高峰前是合拢的,此后是自动放开的。就是在偏僻的地方厕所也有卫生纸,洗手水是连在冲水箱上循环使用的。日本旅店的标间里电磁水杯设计成一杯只装两杯水,并且不能连续烧,相隔是一杯水自然凉需要的时间,卫生纸全部是可降解的。高速公路收费口设有自动收费器,不用人工收取,汽车路过电子设备自动收取。高速公路是可渗水的,高层建筑的窗户都设有明显标识的逃生和救生口,他们的国民安全意识从小培养,学校每年3月初的一周为安全宣传周,每月一次安全演习,小学生5分钟全部在操场集合完毕。文明处处可见,公共场合几乎没有大声说话的,饭店、茶馆、地铁、公交车上都是静悄悄的,有说话的只有两个说话的人能听到,一般的日本人公共场合很少聊天,怕给对方带来不方便。马路上都是车让人,根本没有鸣笛的,见面分手都是毕恭比敬的,据说在京都立命馆大学,还塑有孟子像,名字也是从孟子的:修身与立命而来。日本文明和发达还有一点是社会风气,社会上不讲信用的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因此,拾金不昧、相互帮助、与人为善比比皆是、蔚然成风。这些也就是日本人成为发达国家的一个原因吧。但是,在看到日本发达文明,高人一筹的地方之外,还应当看到他们也有人酗酒成风,酒后无德的不良现象,还有黑帮、邪教生存活动的社会空间,以及他们的右翼分子、军国主义还有余孽。但是从学习的角度,以为我所用的态度,我们应当学习人家的先进,摒弃糟粕,弃恶扬善,弥补我们的不足,以复兴我伟大的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