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忻州周围10个免费景点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忻州周围10个免费景点的知识,包括忻州周围10个免费景点有哪些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忻州免费开放的景点有哪些
忻州共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294处,其中世界文化景观遗产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各类文物19780处(件),形成了以五台山为龙头的五大旅游景区。主要旅游景点:五台山、芦芽山、雁门关、禹王洞、顿村温泉度假村、奇村温泉疗养区、赵杲观、洪福寺、老牛湾、西河头地道战遗址等。
五台山
位于繁峙县以及五台县境内,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五大佛教圣地、五大佛教名山。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周长约250公里,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五台之中以北台最高,北台顶海拔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山中气候寒冷,台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五台山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
管涔山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宁武县东寨镇,含五寨、神池、岢岚、静乐等部分县区,由大石洞、秋千沟、马家庄、高桥洼、阎家村和怀道林场的部分区域组成,总面积约4.433万公顷,森林面积占50%。地处管涔山脉南端,占地面积65.16万亩。1992年9月经林业部批准,在管涔山森林经营局的经营范围内成立了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范围由大石洞、秋千沟、马家庄、高桥洼、怀道、闫家村林场和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组成。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22公里,总面积4.423万公顷,森林面积2.27万公顷,林木总蓄积量为管涔林区的40%,约为208万立方米,覆被率73.7%。公园内有旅游景点50多处,动植物资源丰富,被称为“云杉之家”和“华北落叶松故乡”,栖息着褐马鸡、金钱豹、梅花鹿、金雕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雁门关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
禹王洞
禹王洞位于忻州市城东南20公里的系舟山腰,俗称仙人洞,亦称仙登窑,相传大禹曾在此系舟治水,后改称禹王洞。金代诗人元好问墓及野史亭,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故里以及福田寺等名胜古迹也在溶洞附近。忻州明万历志记载,此洞通河北平山。现已探明的洞深7000余米,对外开放的有议洪厅、治洪厅、泄洪厅、金龟洞、神仙洞、水晶洞、无底洞、九曲循环洞、观音洞、飞马洞、石花洞、一线天等三厅十洞,长约2000余米。
忻州免费景点大全
忻州免费景点有五台山、雁门关、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凤凰山景区、芦芽山风景名胜区等。
1、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东北隅,五台山总面积为2837平方公里。五台山主要特点是峰峦连绵,山岳交错,形如虎踞,势如龙蟠,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如垒士之台,故名五台。
2、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用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
3、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忻州市境内的系舟山脉。公园总面积为11万亩,森林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花草树木达248种。春季桃杏丁香争奇斗艳,夏日蔷薇百合绽红吐绿,秋天野菊竞秀,霜叶漫山;冬至青松傲雪,佳果不落。
4、凤凰山景区
凤凰山景区位于忻府市定襄县原平市交界的汤头温泉开发区。景区集温泉养生、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以及完善的住、餐、购、会议配套服务于一体。
5、芦芽山风景名胜区
芦芽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忻州市宁武县东寨镇忻五线,芦芽山是管涔山的主峰,芦芽山因其山峰层层堆叠如芦芽尖尖而得名。充满原始与神奇的芦芽山,凭借众多稀有的自然资源,目前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五台山
山西忻州十大旅游景点
1、五台山
位于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五座顶如平台的山峰相簇拥,风光秀美,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此外,这里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寺院林立,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由于是中国唯一的黄庙(藏传)青庙(汉传)共存的道场,在五台山不仅能看到汉传的僧人,也能看到藏传的喇嘛。
2、偏关老牛湾景区
位于山西省和内蒙古的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南依山西的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整个老牛湾旅游区由包子塔湾,老牛湾、四座塔湾和杨家川小峡谷组成。
3、禹王洞
位于忻州市城东南20公里的系舟山腰,处于太原与五台山旅游的必经之路。人称“华北第一洞”。原名仙人洞,亦称仙登窑。相传大禹曾在此系舟治水,洞内有一石像,酷似禹王,后改称禹王洞。
据说该洞是七千五年以前,华北发生造山运动、海床上升为陆地,形成现在的太行山脉,后由于碳酸盐岩侵蚀,形成繁多的洞穴。禹王洞究竟有多深,至今仍是个谜。目前已探明的洞深约2000余米,已整修出可供游人参观的有四层共三厅十洞。
4、忻州城楼
原有四门,城门上均有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由于历史的原因,仅有北城门楼幸存于今。城楼总高28米,宽七间,深四间,四周围廊重檐三滴水(明三层,暗三层),歇山式屋顶,楼内无柱,梁架结构简洁,连接严实,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城楼阳面三层高悬一巨大匾额,上书“晋北锁钥”四个雄伟浑厚的大字。整个城楼,红柱蓝瓦,画栋雕梁,富丽堂皇,甚为壮观,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5、雁门关
位于忻州代县城西北约30公里,是明代内长城线上的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从代县县城没有公共交通到达景区,只能包车前往,而在景区内游玩,也是完全靠步行。
雁门关自古就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这里最早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在此与匈奴作战;汉朝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曾经率兵和匈奴在此作战;在北宋时,雁门关成为宋与辽对峙的主战场,家喻户晓的杨家将的故事原型,就发生在这里,景区内还立有杨六郎的塑像。
6、杨家祠
在山西代县城东20公里鹿蹄涧村。古代州为宋将杨业(演义中称杨继业)故里,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业率数百骑破辽兵,威震中原,乡人于此祀之。至元代,杨家十七世孙奉旨建祠,明清间又予重修。现存祠内建筑及塑像,大部为明清遗物。
7、边靖楼
俗称鼓楼。在山西代具城内。创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成化七年(1471年)火焚后增台重建。楼基高耸,南北城券洞穿通,基高13米,长43米,宽33米。
楼身高26米,宽七间,深五间,四周围廊,三层四滴水,歇山式楼顶,二层设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加设平座,斗栱规整,梁架精巧,建造雄伟。结构合理,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袭和多次地震冲击,至今保存无损。楼上悬挂“声闻四达”、“威镇三关”、“雁门第一楼”三块巨匾。
8、金洞寺
在山西忻县城西北20公里西呼延村。此地丘岭起伏,枣林丛集,古寺掩映其间,清静幽雅。创始年代不详,据建筑特点,宋代已有。元延祐五年(1318年)重修,明清时局部重建。现存正殿为宋代建筑,天王殿和观音殿为明代遗物。正殿宽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
殿身檐柱较矮,明间装板门,次间为窗,窗枢甚小,屋顶举折平缓,正面外观近似敦煌莫高窟北宋窟檐。檐头斗栱古朴,殿内依金柱制成神龛,梁架全部露明,砍削规整,俨然宋代遗构。
9、元好问墓
在山西忻县城东南7.5公里韩岩村侧。附近杨柳葱茏,一家居高、墓周砌石,翁仲石兽分列。倚后为享厅,五开间,内碑碣嵌刻甚多。东侧院有亭,六角攒尖结构。全部建筑简而不陋,朴而不俗。元好问(1190—1257)号遗山。幼聪慧,擅诗词,后官至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专攻著作,有《遗山集》,并选辑成《中州集》十卷,乐府一卷。
10、应县木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构塔式建筑。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关于忻州周围10个免费景点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