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西湖十景每个照片的一些知识点,和西湖十景的照片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西湖十景是什么
西湖是目前中国最有文化、最有故事的湖泊。与西湖有关的历史名人和神话传说也是流传最广的。你可以在西湖一起想象未来和过去。下面详细介绍西湖十景。
五一的三天假期,我和一个好朋友约好了,然后去了西湖,梦里的西湖。幸运的是,我能够完美的避开与美景同名的人山人海,安心的感受山川自然风光。真的很精彩,欣喜之余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十大景点的美。
一:断桥雪
说起断桥,自然就有一个永恒的传说,那就是白娘子在千年之后终于在桥上等到了她的救命恩人徐贤,最后通过甜蜜小心的机结了婚。不仅前缘延续,还留下了千年一遇,千里命运,以及其他感染了后世无数善男信女的脍炙人口的说法,让西湖以断桥闻名。
断桥雪
至于残雪,我不知道怎么写,但第一次看到上面的照片,就被图文的默契结合深深震撼了。这张来自网络的图片恰如其分地呈现了残雪想要传达的意境。积雪堆积成天地同色,断桥上撑着伞小心翼翼行走的行人似乎在提醒看客,这不是画面,而是生动的场景。微微弯曲的后背暴露了游客想边走边欣赏风景又怕不小心摔倒的矛盾心理,于是会有不一样的生活。湖水的温柔虽不足以激起岸上的千堆雪,却在平静中慷慨地容忍了异物的停留,让断桥残雪的画面完整。我想,当年路过的有心人,大概是看到类似的场景,印象深刻之后,才想起了断桥和残雪这个美丽的名字。
走下白堤走向断桥的朋友和我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传说中的断桥。那是初夏,我们从未见过雪。当我们在反方向走来的人面前走上桥的时候,才知道,我们的脚下,其实就是白衣女侠在雨中徘徊的那一片净土。当我们直接走过桥面时,很难有直观的感受。桥面拱度不大,但受到故事中烟雨的影响,即使我们走过烈日。
第二部:南屏晚钟
雷峰塔对面是南屏山,南屏山北麓有净慈寺。南屏晚钟,指的是静慈寺傍晚深沉而清亮的钟声。作为西湖十景中最早的,北宋画家张择端从0755年画到79000年。
南屏山,群峰秀丽,山石玲珑,位于杭城之南,以石壁为屏障,故名。半山腰有净慈寺,可能不如附近的灵隐寺有名,但也是仁者济公活佛长期居住修行的地方。我没有听到那遥远的已过千年的钟声,也没有去庙里寻找带着癫狂代代相传的姬宫的踪迹。我不得不用语言来稍微减轻我的遗憾。
三:在华钢看鱼
华钢门
华钢的起源据说是源于花家山的一股清溪流入西湖。清康熙南巡时,筑池塘养鱼,建亭子、花园,立碑立碑,题字“花港观鱼”。在苏堤的尽头,雷峰塔的对面,是华钢观鱼的石门楼。我的朋友一进入华钢,他就惊叹道:“他终于看到了彩色的鱼!”!西湖的其他湖里有很多灰色的小鱼。华钢的鱼很大,数量很多,颜色也很丰富,所以它们没有辜负我们对游鱼的期望。
银辉铜像
我们在湖边逗鱼的时候,正好遇到一群旅行团。导游除了介绍在华钢观鱼的来龙去脉,还说旁边那棵枝叶茂密的高大樟树已经和鱼一起生活了一千多年,并严重威胁我们不要和古树合影,因为它们都老了,容易失去生命。游客们面面相觑,纷纷放下手机和相机。看到这种情况,我的兴趣急剧增加,我上前跟随导游到了下一个讲解的地方,在那里林掏空了一个雕像。据说这里有她的雕像,是因为她出生在杭州,因她文笔辉煌而成就了世界上最美的四月天。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吸引无数文人跪拜的女子,树立了这座雕像。听到这个消息,我和我的朋友们走出华钢去寻找我们的祖先东坡的足迹。
四:六郎文英。
柳林中的黄鹂
南宋时,宋孝宗修建了京城最大的皇家园林——聚景园,以供养高宗。春天,无数黄鹂在浓密的柳荫中啼叫,故名“柳浪文英”。老骨头一天走三万步都吃不消,就放弃了这个景区的景色,只能偷着拍照看了。到处看到绿色也是极好的。
五:双峰插云。
双峰茶韵风景区
唉,又一个没去过的景点,还是有幸看到却一无所知。我暗自认为,没有亲身经历过的风景是不人道的。我照例在这里列举历史典故。如果我客观感兴趣,可以直接去。我也可以夸军功章是我的一半。
双峰是指南峰和北峰。这两座山峰面对面,相距十多英里。中山起伏,蜿蜒,有节。春秋两季从湖西北望去,浮云厚如远山,远山轻如浮云。当峰顶隐藏在薄雾和阴霾中时,它看起来像天空,因此而得名。
当我看到这张图的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真的错过了这个景点。那时,我和我的朋友肩并肩走在苏堤上。突然,朋友大叫一声,跟着他的手势。斜对面有一座小桥,也就是上图中的拱桥,在蔓延的阳光下格外醒目。与照片中的烟雾不同,晴朗的天气有着不同的味道。只是感觉这座桥虽小却不失韵味,万万没想到,桥的背后,有两座山峰插入云端,十景之一。果然,俗话说,世界上不缺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六:三潭印月。
关于三潭印月,特别是小学课文里的描述:
三潭印月
湖中央怎么会有这样的岛?据说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杭州做地方官时就是一部“杰作”。当时,他动员人们深入挖掘西湖,让它储存更多的湖水,以抗旱灌溉田地。从湖中挖出的淤泥堆成了一条长长的堤岸和一个小岛。后来,人们在湖的最深处建立了三座石塔作为深水标志,这就是现在的苏堤和三潭银月。
这三座石塔造型优美独特,都是上尖下小,中间雕成一个空心球,像个宝葫芦。现在,人们已经把这三座石塔作为杭州西湖的象征。
但为什么又叫“三潭印月”呢?原来,每年中秋节的晚上,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正好照在湖中心。这时,三座石塔里亮起了明亮的灯光,然后每座石塔的每个小圆孔上都贴上了透明的白纸。这样看来,湖中反射的光不就像一轮圆月吗?每个石塔有五个小圆孔,三个石塔有十五个这样的月亮。再加上天空中一轮明月倒映在这些“月亮”中间,清澈的湖中有十六个月亮。
因为晕船,我不能参观这个岛。我站在岸边,看着湖边石塔的分布。和文中的描述有关,我觉得够了。
七:雷锋日落
太阳西下
雷峰塔,位于湖南西湖和净慈寺的前日落山,因其晚上佛光闪耀的形象而闻名。实际上,我认为更著名的是雷峰塔本身。传说法海曾经把白娘子压制在宝塔下,念了一句口头禅:“雷峰塔倒了,西湖就干了。”当法海把徐贤骗到金山寺软禁起来的时候,白娘子和小青与法海搏斗,以致水淹没了金山寺,从而伤害了其他生物。违反天条的白娘子,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放进碗里,镇压在雷峰塔下。在许仕林成长为高中状元后,他跪下来回忆他生母一生的坎坷。孝顺可学的文曲星,用行动感动了神灵。最后,宝塔倒塌,他的母亲重获自由,全家团聚。此后,就有了后世口耳相传的传说。不管真假,人们都愿意相信美丽的白娘子的存在,雷峰塔也因此而闻名。
雷峰塔景区是需要门票才能进入的,虽然在我出行之前,久居杭的钱叔叔告诉我一定要去雷峰塔看看,亲身感受一下当年白娘子和最后重逢的珍贵,并说塔上的风景会激发我的码字。然而我在蜿蜒的队列前选择了放弃,看了看身边远处的雷峰塔就走了,只拍了下面这张图。到了这个位置,就无法在烈日下欣赏日落的美景了。但晴空碧波的万里,还是让远处的雷峰塔显得庄严肃穆,甚至生出你可以远远看着却不可取笑的想法。
碧波荡漾
八:苏堤肖春
横向看。
忽视
我和朋友们从早到晚都还在苏堤上,除了徒步走不完,更多的时候是被两岸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而忘了前行。虽然西湖被列入假日出游黑名单,但中午时分,因为爱美的人都不敢晒太阳,选择到室内,苏堤显得格外空旷。人行道两旁高大多叶的树木枝叶左右交汇,给从下面经过的路人带来一片树荫。微风从远处的湖中吹来,他们顿时感到清新爽快。有朋友的快门根本停不下来,却也无法完整记录苏堤的丰春。我只能嘴里含着树叶呼吸着清新湿润的空气,只能远远地看着前方,用眼睛最高的像素完整地记录下这一抹油绿。我只能腾出双手去触摸粗糙的树皮,翠绿的树叶,清澈的湖水,仿佛只有这样,我才能与苏堤的春天融为一体,成为祖国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花朵。
苏堤遇秀才。
现在想来,苏堤肖春的由来大概是因为堤上的柳树和桃树总能及时告诉人们春天的消息。说到春天,一条苏堤绿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九:平湖秋月
在银色的月光下
杭州西湖历来被视为赏月圣地,白堤以西,明月清亮洁白。这是平湖的秋月,背靠孤山,面向外湖。景观沿湖一字排开,包括御碑亭、水台、四面堂、八角亭、湖天和一座园林建筑等建筑。伸出水面的平台很宽阔,视野很开阔,所以成为一流的观月宝地。平湖在秋天的第三天面临水。看着这里的湖光山色,无论春夏秋冬,风雨无阻,都会让人觉得有趣。可以说是“秀秀遍山川,无论晴雨,总是妙不可言”。
可惜走在白堤上,只想欣赏前面和左边的山。我完全忘记了堤岸的右岸是平湖的秋月所在。白天去看,看不到月光朦胧的神秘。不过仔细想想,八月十五中秋节平湖的秋月
当我听到第一首歌《庭院里的风和莲花》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画面和图中一样。荷叶是无限蓝的,荷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是不一样的红。只是五一不是六一。此时,西湖已非六月中旬。可惜只能看到一池春水。如果你想看小河的尖角,和四季不一样,建议你六月去。不得不说,这是我们在西湖的第一站。门楼的白砖青瓦也很独特,拍照很文艺。
微笑片刻
至此,西湖十景介绍完毕。本来因为这次西湖之行没有详细的准备攻略,所以欣赏完整的十景是违法的,有些并不知情。虽然看了西湖美景就够了,但也难免遗憾,尤其是没能亲自登上雷峰塔感受当年白娘子在塔中的等待和无奈。所以,我想以此文作为一个安慰,也为后来去的人提供一个参考。没有规划完整的游行路线,因为觉得走到哪里都是美景,没必要对路线规划感到厌倦。重点是介绍所有的历史典故。这个时候我们在西湖,就像他们千年前欣赏的风景一样。这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也是前世给后代的绝佳宝藏。
最后,请让我再写一遍这十个四字组合。他们真的很棒。
苏堤肖春双峰插云三潭银月华钢观鱼雷峰夕阳,六郎文英断桥残雪平湖秋月屈原风莲南屏晚钟。
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除了观赏还有啥作用
西湖的三潭本身就是为了标记淤泥最深而建造,只是后来西湖作为中国特色景区后而把三潭当做了景色而已。其实了解过历史都知道,其实西湖上面的三个石塔以及旁边的位置是有一个统称为“三潭”,这三潭并非三个水潭的意思,而是为了表达三个石塔中间的潭中淤泥最深的,只是想不到这三个看起来简单的石塔却意外成为了西湖的景色之一。
一、杭州西湖的三潭,最初是苏轼用于标记西湖最深淤泥的建筑,可后来则成为了西湖的特色景点
西湖上面特色的三个石塔其实并不是三潭印月景色,而是曾经的标记物;据了解党所西湖上面建造的三个石塔只是苏轼用于标记挖掘淤泥的深度而已,在古代都喜欢使用石塔或者柱子去标记东西,考虑到湖中突然建造柱子不好看,就特意建造了三个特别的石塔。这三个特色的石塔,除了是标记挖掘深度最爱外,还可以作为古代的明灯使用,毕竟石塔是中空的可以点亮蜡烛,照片三潭附近的一片海域。
二、每到中秋佳节,管理员对石塔点上蜡烛后,就行就了西湖特色的三潭印月
而西湖景色之一的三潭印月,其实是指当管理者刻意在西湖上面的在、石塔点上灯后,石塔的烛光反射湖面,加上月亮的倒影几营造了特色的三潭印月景色。当夜幕降临,波涛琳琳的海面上倒映着颤抖的灯火以及月亮的时候,这景色美的让然痴醉,仿佛整个世界也在刹那间停留;每到中秋节时候,三潭印月的景色更是漂亮,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夜游西湖,感受西湖特色的“三潭印月”美景。
三潭印月除了是景色外,最大的作用就是标记了西湖污泥挖掘最深的地方。
西湖十景有哪些
西湖是中国目前最有文化气息和故事性的湖泊,和西湖相关的历史名人以及神话传说也是流传度最广的,大家可以一起在西湖畅想未来和过去,下面给详细介绍一下西湖十景。
五一三天小假,约上一位好友,说走就走去了一趟魂牵梦绕的西湖,幸运的是居然完美避开与美景齐名的人山人海,自在感受了山水相依的自然风光,真真是极好的,欣喜之余愿与君同赏十景之美。
之一:断桥残雪
?说起断桥,自然少不了白娘子历经千年终于在桥上等来了自己的救命恩人许仙并通过甜蜜小心机终成眷属的千古传奇。不仅前缘得以延续,留下了千年等一回与
有缘千里来相会等脍炙人口感染后世无数善男信女的佳句,更使得西湖因断桥而声名远扬。
??
断桥残雪
至于残雪,本来不知如何去写,可当我第一眼看到上面这张照片就被如此默契的图文合一深深的震撼了,这张来自网络的图片恰如其分的呈现出残雪所想传递的意境,白雪堆积天地同色,断桥上撑伞小心翼翼走过的行人仿佛在提醒看客这不是一幅画而是生动的场景,那微微弯下的腰背将游人想边走边赏风景却生怕一不小心摔倒的矛盾心理暴露无遗,别生一番情趣。虽然湖水的温柔不足以激起岸边的千堆雪,却在平静中慷慨包容外来异物的停留,使得断桥残雪的画面得以完整。我想,当年路过的某位有心人也大概是看到了类似的场景被折服才想起断桥残雪这个绝美的名字吧。
顺着白堤走至断桥的我和友人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传说中的断桥,正值初夏也未曾看到皑皑白雪,正面走上桥身迎着逆向袭来的人流才察觉原来脚踩的竟是当年白娘子冒雨徘徊的同一片净土,不比上图侧向的观景位置,直接走过桥面难有直观的感触,桥面拱度本就不大,但到底是受了故事中烟雨朦胧巧遇佳人桥段的影响,就算顶着烈日走过心中也狂喜不已,故而友人的镜头底下我也笑的这般灿烂,没有一丝遗憾。
?之二:南屏晚钟
雷锋塔的对面是南屏山,南屏山北麓有净慈寺,南屏晚钟就是指傍晚时分净慈禅寺里深沉清远的钟声。作为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曾引得北宋画家张择端画过《南屏晚钟图》。
南屏山山峰耸秀,怪石玲珑,地处杭城之南,有石壁如屏障,故得此名。山中隐有净慈寺,或许比不上不远处灵隐寺的鼎鼎大名,却也是当年乐善好施的济公活佛长居修行的归属。此行并未听得这穿越千年依旧贯耳的悠远钟声,也未前去寺中寻访以疯癫传世的济公的踪迹,只得在此凭借文字略减遗憾耳。
之三:花港观鱼
花港大门
?花港的来历,据说是有条起源于花家山的清溪经此汇入西湖。清康熙南巡时,在原本废弃的该处重新砌池养鱼,筑亭建园,勒石立碑,并题有“花港观鱼”四字。行至苏堤尽头,雷峰塔的对面,即是花港观鱼的石砌门楼。朋友刚入花港就惊叹道,终于看见彩色的鱼了!异于西湖其他湖里比比皆是的灰色小鱼,花港的鱼大,多,且色彩缤纷,到底是没有辜负我们来观鱼的期望。
徽因铜像
?湖边逗鱼的时候刚好碰上一众旅行团,除了介绍花港观鱼的来龙去脉,导游还说了旁边那棵高大挺拔枝叶茂密的香樟树与鱼同生也有千余年的历史,还一本正经的吓唬我们不要和古树合影,因为它们的年纪皆长,容易折寿,游客们听罢面面相觑纷纷放下了高高扬起的手机相机。见此情形我的兴趣陡增,上前随着导游进入下一个讲解处,林徽因镂空像。说此处有她的雕像是因为她本出生于杭州,又因斐然文气成就了人间最美的四月天,后世为纪念这位引得无数文人竞折腰的女子便立此像。听于此,我与友人便出了花港,去寻访祖宗东坡先生的足迹了。
之四: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
?南宋时,宋孝宗为奉养高宗修建了京城最大御花园--聚景园。春日,无数黄莺在厚密的柳荫间争相啼呜,“柳浪闻莺”就此得名。日行三万步老骨头实在吃不消,于是放弃了此景点的观赏,只得偷图观赏,满目绿色也是极好的。
之五: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
?哎,又一个未目睹的景点,又或得幸所见却拙眼未识,窃以为没有亲身经历过的风景不足为外人道也,老规矩我把历史典故罗列于此,客观若是感兴趣便可直接前往,我也可以自夸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了。
双峰指的是南高峰和北高峰。两峰遥相对峙,相去十余里,中间的小山起伏,婉蜒盘结,春秋雨日,从湖西北眺望,浮云浓如远山,远山淡如浮云,峰顶时隐时现于薄雾轻岚之中,望之如插云天,因而得名。
当我看到此图真正意识到,这个景点果真是我眼拙错过了啊。当时我与友人比肩漫步于苏堤之上,忽的友人大喊大叫起来,顺着其手势望过去,斜对面的有一小桥,即上图中的拱桥,在铺撒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灵气引人注目,不同于图中的烟雾缭绕,阳光明媚的天气也别有一番滋味。只顾着感慨此桥虽小巧却不失风味,断然没想到桥的背后竟是十景之一的双峰插云。果然应了那句俗语,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罢了。
之六:三潭印月
关于三潭印月,尤记小学课文中的描述:
三潭印月
?湖心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小岛呢?相传是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在杭州当地方官时的“杰作”。当时,他发动民众,挖深西湖,让它蓄更多的湖水来抗旱灌田。湖里挖出的泥,堆成一道长堤和一个小岛。后来,人们在湖水最深的地方立了三个石塔作为深水记号,这就是现在的苏堤和三潭印月。
这三个石塔造形优美、别致,都是上尖下小,中间镂刻成一个空心的球,像一只宝葫芦。现在,人们已经把这三个石塔作为杭州西湖的标志了。
可它为什么又叫“三潭印月”呢?原来每年中秋节的晚上,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正好照在湖的中心。这时候在三个石塔里点起明亮的灯火,再把每个石塔的每一个小圆洞蒙上透明的白纸。这样,灯光倒映在湖水里,不就像一个个圆圆的月亮吗?每个石塔有五个小圆洞,三个石塔就有十五个这样的月亮,加上天上的一轮明月倒映在这些“月亮”的正中,那清澈的湖水里,就有了十六个月亮。
晕船缘故,未能前往岛上一游,站在岸边凭湖眺望石塔的分布,与课文中的描述相互联系起来,自觉足以。
之七:雷峰夕照
夕阳西下
位于西湖湖南、净慈寺前夕照山上的雷峰塔,傍晚时分晚霞包裹塔身,有佛光普照之像而闻名。其实我想更出名的应是雷峰塔本身吧,相传法海曾把白娘子镇压在塔下,并念动咒语:“若要雷峰塔倒,除非西湖水干。”当年法海把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以致水漫金山寺,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触犯天条的白娘子,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许世林长大高中状元,十拜九扣边跪边念生母一生的坎坷,孝心可鉴的文曲星用行动感动了神灵,最终宝塔坍塌还以母亲自由,全家团聚。自此也就留下了后世口口相传的传奇故事,无论虚实,人们都愿意相信美好的白娘子的存在,雷峰塔也就声名远扬了。
雷峰塔景区需要持票进入,虽然在我此行之前,久居杭州的叔叔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一定要上雷峰塔去看看,亲自感受一下当年白娘子与许仙历经坎坷最终团圆的难能可贵,说塔上的风光定能激发我的码字灵感。但是在蜿蜒曲折的排队人群前我选择了放弃,在周围远观了雷峰塔之后便离开了,只拍下下图这种远景。到此位置时,烈日当头,无法得以赏见夕照美景,不过晴空下的碧波万里依旧让远处的雷峰塔显得肃穆,甚至诞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念头。
碧波荡漾
之八:苏堤春晓
横看
俯瞰
?我与友人携手从早至午仍旧身在苏堤之上,除了因为徒步走不完它的绵长,更多的是被两岸的自然风景深深吸引而忘记前行。虽说西湖被列入节假日出行黑名单,但是在正午时分爱美的人们怕晒选择室内的缘故,苏堤显得分外空旷,人行道两边挺拔叶茂的树木枝叶左右相接,为底下穿行而过的路人送来一片绿荫,微风从远处的湖面拂来,顿时觉得清爽,满目皆绿心旷神怡,与友人的快门根本停不下来,咔嚓咔嚓却根本无法完全记录下苏堤的盎然春意,只能大口呼吸新鲜且夹带树叶气息的湿润空气,只能极目远眺用眼睛的最高像素去把这油油的绿色完整记录,只能腾出双手去触摸那粗糙的树皮翠绿的树叶和清澈的湖水,仿佛只有这样我才能与苏堤的春光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朝气蓬勃茁壮成长的祖国花朵。
苏堤偶遇读书人
?现在想来,苏堤春晓的由来大抵就是因为堤上的柳树桃树总能及时将春天的讯息告知人们,一道苏堤,一到春天,一片绿意,一副美画。
之九: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
杭州西湖历来被视作赏月圣地,白堤之西,月白风清,此乃平湖秋月,背靠孤山,面临外湖,景观沿湖一字排开,包括御碑亭、水面平台、四面厅、八角亭、湖天一碧楼等建筑。伸出水面的平台非常宽广,视野十分开阔,所以成为一流赏月宝地。平湖秋月三面临水,在此眺望湖光山色,无论春夏秋冬、晴雨阴晦,都会令人觉得趣味盎然,可谓“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只可惜我行走于白堤之上只顾欣赏前方与左边的山色,全然忘记堤的右岸即是平湖秋月所在,日间前往观赏自然也无法得见月色的朦胧神秘,不过细细想来,每年八月十五闹中秋时平湖秋月必会引得杭州人欣然前往吧,毕竟当年可是让身临其境的东坡先生叹惜故乡无此好湖山啊。
之十:曲院风荷
别样红
?初闻曲院风荷,脑中浮现的画面如图片无二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只是五一不是六一,此时的西湖不是身在六月中,只得见一池春水,不免遗憾,若要观赏不与四时同的小荷尖角,建议还是六月前往吧。不得不说的是这是我们来到西湖的第一站,大门楼的白砖青瓦也是别具风格,拍照很文艺哟。
颔首浅笑
?至此西湖十景算是介绍完毕,本来是因为此行西湖没有详细的准备攻略,对于十景也不法欣赏完整,有的身处景中也浑然不知,虽然也足以得见西湖山水同秀的美丽,但难免遗憾,尤其是未能亲自登上雷峰塔去感受白娘子当年在塔中的等待与无奈,所以想凭此文聊以慰藉,也可以为后去的人们提供参考。行文没有规划完整的游行路线,是觉得走到哪都是一片绮丽风光,没必要为路线计划所累,重点是想把各处的历史典故都介绍一番,此时身处西湖的我们与千年前的他们欣赏的风景一样,这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也是前世赠与后人极佳的宝物。
最后请让我再写一次这十个四字组合,实在美妙至极。
苏堤春晓双峰插云三潭印月花港观鱼雷峰夕照柳浪闻莺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曲院风荷南屏晚钟
关于西湖十景每个照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