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潭公园门票多少钱(昆明黑龙潭公园门票多少钱)

黑龙江旅游网2250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黑龙潭公园门票多少钱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昆明黑龙潭公园门票多少钱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昆明黑龙潭公园门票多少钱

黑龙潭公园门票多少钱(昆明黑龙潭公园门票多少钱)

在昆明和丽江各有一个黑龙潭公园,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昆明的黑龙潭公园,这是一个以古老泉潭为主的公园,也是市民朋友们周末休闲娱乐的好去,那昆明黑龙潭公园门票多少钱呢?黑龙潭并不是一个免费的公园,黑龙潭公园门票价格是20人民币。

昆明黑龙潭公园门票多少钱

黑龙潭公园门票价格是普通票20人民币,全日制学生凭学生证享受半价优惠,儿童身高1.2米(含)以下或未满6周岁(含)凭学生证或身份证,老年人70周岁(含)以上凭老年证、身份证;残疾人,现役军人直接免票,游客通过App购买景区门票,还将获得最低8折的优惠。

黑龙潭公园内古迹众多,植物茂密,尤其以梅花最为著名,每年冬季这里数千株梅花开放,成为市民和游客们赏梅的绝佳胜地,这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梅园之一,“龙泉探梅”现已成为昆明十六景之一,天气晴好来这里逛逛或者拍拍照还是挺不错的。

黑龙潭公园门票还是挺便宜的,景区游玩一下也挺不错的,特别是梅花盛开的季节整个公园梅香四溢,也非常的好看,就平时这里也是市民朋友休闲的好去处。

玉泉公园(黑龙潭)票价是多少钱

玉泉公园(黑龙潭)门票价格:免费

玉泉公园位于丽江古城北面象山脚下,始建于乾隆二年(1737),其后乾隆六十年、光绪十八年均有重修记载。旧名玉泉龙王庙,因获清嘉庆、光绪两朝皇帝敕封“龙神”而得名,后改称黑龙潭。又名玉泉公园。泉水从山麓岩石间涌出,汇集成广约四万平方米深潭,水碧如玉,因称玉泉。四周山青水秀,柳暗花明。依山傍水造型优美的古建筑点缀其间。其流光溢彩,常引人驻足留连。潭水清澈见底,远处高耸的玉龙雪山倒映其中,美不胜收。

进至玉泉公园,迎面见有一座涂金绘彩的牌楼,门口四尊石狮,肌理秀美,威武雄壮,过去守护木氏土司衙门,1966年迁此守护玉泉。进门往右,但见垂柳飘指,一潭澄碧,树底天光云影,树梢楼台隐现。沿潭右堤至锁翠桥,桥上古人有联云:“惊涛撼树飞晴雪,未雨垂虹卧曲波。”它生动地描绘了桥边景致。右边桥下三孔飞瀑,水花四溅,涛声如雷,流向古城,玉水河畔,杨柳依依,浓荫蔽日。往桥的左边看,一座五孔石拱桥,长虹卧波一般,将潭一分为二,玲珑俊美的一文亭、得月楼分别屹立内外潭心,四面临水,有桥与岸上相连。此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楼名取自古人对联“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中三字。1963年重建时,郭沫若为该楼题写了匾额“得月楼”三字及两副对联。

一副是集毛泽东诗词句:

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

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

另一副是郭老撰书的楹联:

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

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全联仅三十字,却写出了玉泉公园的神韵,书法遒劲而洒脱奔放,为公园增色不少。远处玉龙雪山倒遇潭中,可见“雪山四万八千丈,银屏一角深插底”奇景。象山半壁也映入水中,使黑龙潭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映,景色无比秀丽。

玉泉北畔的五凤楼(又名法云阁),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高20米,为三叠八角飞檐楼阁,共有20个啄天飞檐,从各个角度看,都见五个飞角,就像五只欲飞的凤凰,故名“五凤楼”。此楼融会了汉、藏、纳西各民族的建筑特点,是纳西古代建筑中的佼佼者,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崇祯十二年春,徐霞客游历丽江,曾留居此楼八日,为土司木增编校杂著并作序,在纳西族文学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在玉泉东畔古栗树丛中,有历代石碑,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园内还有东巴文化研究所和东巴文化博物馆。这是云南省第一个县级博物馆。该馆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同时也是游客了解丽江民族文化的最佳去处。

昆明黑龙潭票价是多少钱

昆明黑龙潭门票价格:10元,梅展期间价格略微上浮。

黑龙潭有滇中第一古祠之称。同时,它还以四绝闻名遐迩。所谓四绝,即唐梅、宋柏、明茶、明墓。

黑龙潭位于昆明市北郊龙泉山五老峰脚下。《汉书地理志》记载,益州郡滇池县西北有黑水祠。清代云贵总督阮元考证云:滇池县有黑水祠,盖此地也,或者唐梅宋柏之间为故址,龙神庙乃下迁者。也就是说汉代的黑水祠就是现在的黑龙潭道观,它是云南第一处名胜古迹。因为传说云南龙王黑龙的龙宫就在此,这里的潭水又终年不会枯竭,故后称黑龙潭。唐宋以来,昆明地区的老百姓就到黑龙潭祭祀求雨。明初,黔国公沐氏在此大兴土木,将龙神祠改名为黑龙宫,整个龙泉观初具规模。此后,明清两代,云南督抚多次对龙泉观进行修葺,规制不断完善。民国年间,这里称龙泉公园。

清代满族诗人硕庆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短短的十四个字就准确地概括了黑龙潭的主要景观及自然景色。

如今的黑龙潭建筑分为上下两个道观。下观黑龙宫,相传建于1454年,是一进两院式建筑。外院置有一香炉,其正反两面都刻有八卦图,两个侧面是北斗七星图,这些都是道教用来驱魔避邪的。在里院天井的水池中有一条形态逼真的戏水黑龙雕塑。传说它就是云南掌管着兴云播雨的都龙王。龙神庙中还可以看到盘绕在中柱上的黑、黄二龙,以及正坛上供奉的龙王和雷神母电、雨师风伯等一些掌管雨水的神灵。2003年底,黑龙潭公园恢复刊刻了当年林则徐的一副对联挂于黑龙宫楹柱上,联语与龙神庙的供奉和氛围颇为贴切,为黑龙潭公园增添了文史内涵:龙友为灵,流播德泽;泉神化气,雨润春山。

黑龙宫前面,就是两树梅花一潭水中的那一潭水。前后两池池水相通,中间以石桥为界。左边是浑水潭,它的面积有2600平方米,水深50厘米。右边是清水潭,有600平方米,平均水深7米,最深处11米,蓄水量4400立方米。它就是黑龙潭。两池水相连,而水色迥异,泾渭分明,就像是道家阴阳各半的太极图。这主要是因为清水潭的水深,泉水由潭底涌出,所以水色清澈;而浑水潭水浅,加之雨后有泥水顺山坡流入池内,故池水浑浊。站在桥上,可以发现一个奇景:两池相交鱼不往,一桥横断水色殊。

离桥不远,是四绝之一的明墓。它是南明忠义之士薛尔望及全家的合葬墓。薛尔望是明末清初时的昆明一书生。据《明史》记载,顺治辛丑(南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吴三桂率领清兵追击南明永历帝,永历帝从昆明败走缅甸。薛尔望看到南明大势已去,叹息曰:不能背城战,君臣同死社稷,故欲走蛮邦以苟活,重可羞耶!吾不惜以七尺躯为天下明大义。就携妻儿媳孙侍女投潭殉节,后人称之为忠义之士,为其立墓纪念。墓旁原有一纪念亭,名起云阁。阁中曾挂清康熙年间云南按察使许宏勋撰写的一副楹联:寒潭千载洁,玉骨一堆香。清末,云南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也曾撰联一副,赞扬其品质:扶一代纲常,秀才真以天下任;奉千秋俎豆,伊人宛在水中央。现在,袁联悬于黑龙宫中,已是后人所书。薛尔望家原住昆明小东门外薛家巷(现桃园小学所在地)。这里曾有袁嘉谷题的明忠义薛尔望故里碑,此碑现存于黑龙潭碑馆之中。

浑水潭北边山脚下有一石牌坊。坊额正面刻着龙吟虎啸四字,背面刻有水天一色四字。坊前有两个石狮,坊后有两个石象。佛教里有青狮献瑞,白象呈祥的说法。所以说,仅从这一石坊和明墓,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许多寺庙建筑都具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

石坊后面是上观龙泉观。山门为紫极玄都牌坊。按道教的说法,紫极玄都的意思也就是紫微北极大帝和众神仙居住的地方。

走进山门,便见汉黑水祠四个大字,据说是清朝云贵总督阮元书写的。往后是祖师殿,院中的八卦铜鼎铸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有篆书28宿名,鼎高1.58米,重2.5吨。说云南是有色金属王国,于此可见一斑。

祖师殿前的石阶中央,镶嵌着一巨大石板,上面雕刻着两条戏耍夜明珠的黑色云龙。据说龙所戏耍的夜明珠是由中国古代的轩辕镜演变而来的,是中华的象征。龙戏珠就表示神龙在保卫华夏大地。

殿门前两边的墙壁上有两幅画。东边的是青龙吐水,西边的是白虎望月。青龙、白虎是道教四方之神四象中的两象(另外两象为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在一些道观的山门内,常把他们塑为两尊威武的神将,他们的职责是守卫道观的山门,就好比佛寺山门前的哼哈二将一样。

著名的黑龙潭三异木就在祖师殿前。枝干横曲的唐梅,相传为唐南诏时道安和尚手植,为一卧一立两株。所以硕庆才写下了两树梅花一潭水。可惜它们都已相继枯死了,现在的这株是原唐梅一株的四分之一的枝干。这株梅树属于红梅,别看它已老态龙钟,每逢春节前夕数它开花最早,粉红色的重瓣花朵,清香袭人。阮元曾写过两首赞唐梅的诗:

千岁梅花千尺潭,春风先到彩云南。

香吹蒙凤龟兹笛,影伴天龙石佛龛。

玉斧曾遭图外划,骊珠常向水中探。

只嗟李杜无题句,不与逋仙季迪谈。

铁石心肠宋开府,玉冰魂魄古梅花。

边功自坏鲜于手,仙树遂归南诏家。

今日太平多雨露,当年万里隔烟霞。

老龙如见三沧海,试与香林较岁华。

这两首诗镌刻在本观碑馆之中的石碑上。作者以唐梅历经的岁月沧桑,回顾云南历史,充满了对祖国边疆神奇土地的热爱之情。

现在,黑龙潭公园在后山上广植梅树,有红、白、绿梅等近90个品种6000余株,构成一道新的风景,命名为龙泉探梅,是昆明新的十六景之一。黑龙潭梅园占地427亩,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梅园之一。

唐梅近旁便是宋柏,高28米,直插云表,枝叶茂密,古根盘结,是观中现存最雄伟挺拔的古木,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袁嘉谷曾赋《宋柏行》诗云:风霜饱阅八百载,柏身老矣色不改。问柏何缘老不改,中坚持有性根在。此诗既赞美宋柏饱经风霜仍生机盎然,又表达了作者高远的志向,抒情哲理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涵意。

明代种植的茶花树亦在院内。冬末初春,其它茶花尚含苞待放,它已花红似火,艳如桃花。品种名为早桃红。云南山茶甲天下。确实,滇中花木,山茶首屈一指,位列云南八大名花之首,又是昆明市的市花。明代诗人担当曾写这样一首赞美山茶的诗:冷艳争春喜烂然,山茶按谱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山茶冒霜雪而吐艳,寄浓情于清冷,灿如朝霞富有生气,是其他树木不能与之媲美的。

唐梅、宋柏、明茶并称为黑水祠中三异木。1961年郭沫若游黑龙潭时曾题诗咏赞: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惊醒唐梅睁眼倦,衬陪宋柏倍姿雄。崔嵬笔立天为纸,婉转横陈地吐红。黑水祠中三异木,千年万代颂东风。此诗现镌刻碑上立于观中明茶花坛前。

真人殿中陈列着明代以来关于黑龙潭的碑刻二十来方,所以此殿又称碑亭或碑馆。其中一碑镌刻李君像。唐梅、宋柏的碑刻上,可以欣赏到当年唐梅的铁骨龙姿和宋柏铁干凌霄之态。咏梅诗碑其内容正是前面介绍过的阮元的两首咏梅的七律诗。此外,还有历代兴修黑龙潭的碑记等大量珍贵的碑碣。诗词、书法、绘画、刻工荟萃一亭,不仅是宝贵的文物,也是艺术珍品。最引人注目的碑是道符碑,又称凸字碑。其实这是一块凹刻碑。碑文为万物兹生四个大字。其意思概括了道教关于万物之生于道的创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块碑的刻工精细,受光后,明暗变幻,使人常发生视感的错觉,把实际的阴刻凹字体错认为是阳刻凸出来的。因此人们一般称它为凸字碑。这块碑是根据明朝著名道士刘渊然写下的符_刻成的。刘渊然(1351年~1432年),明代道士,江西赣县人,是道教长春派的祖师。他原是全真龙门派的传人,熟悉符_和炼丹术。曾得朱元璋和朱棣的宠识封赐,统领天下道教。后忤权贵,被谪来滇。到昆明后,居黑龙潭传道,创建长春派。由于道教符_各派统称正一道,所以说刘渊然是全真教和正一教的双修道士。他在昆明期间,对发展昆明道教影响极大。

龙泉观北面山巅有一座塔,令人瞩目。名定风塔,高13米七层八角密檐实心,为块石垒砌,始建年代无考,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修过。塔身镌刻对联数副,其一云:太极南旋双镜月,定风北峙一壶天。龙泉山又名太极山。上联写太极山南面清、浑两潭水宛若两面映月之镜;下联则说此塔似将北来的寒风定住的一把盛天风之壶。

黑龙潭公园除了梅园之外,还有桂花园、杜鹃谷、红枫林,以及竹园、松园、秋园和苗圃等园地。座落于黑龙潭东面的半山坡苍松翠柏之中的是烈士陵园,安葬着王德三、吴澄、马登云三烈士,以及王复生、张舫和刘平楷等烈士。墓园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内地及沿海不少单位迁到昆明。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与云南省教育厅合办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并选定黑龙潭龙泉公园全部宫观房舍和园地作为所址,昆明市还委聘研究所研究员蔡希陶为龙泉公园的经理。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即新中国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不久,国立北平研究院的物理及化学研究所也迁到龙泉公园,这个物理所即后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所长为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今天,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陈列室中,还悬挂着一幅抗战时期龙泉公园黑龙宫的老照片。照片上黑龙宫门柱上挂着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的条型牌子。当时西南联大青年教师吴征镒经常带联大生物系学生来此参观实习。吴征镒1958年从北京回到昆明担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成为中科院资深院士。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