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大鹏鸟的传说,大鹏鸟的传说故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鹏鸟的由来
由来
大鹏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大的一种鸟,是世界许多传说中奇大无比的神鸟,是由鲲变化而成。
在中国,大鹏鸟的传说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提出。《逍遥游》也是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的记载。庄周在其《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意思是:“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中国的“鹏”字,根据《说文》、《字林》等典籍,即“凤”的古字。《说文》曰:“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朋为朋党字。”意思是:“神鸟起飞,群鸟跟从,数量上万,所以说朋可以带动鸟群”。可见“鹏”左边的“朋”来自它群鸟之王的地位。就字源而论,可以推测大鹏和凤凰源自先民的同一种鸟图腾,逐渐分化,带上不同的特征。
扩展资料
象征意义
后世诗人以大鹏为高远志向、豪放气概的象征。
如阮修《大鹏赞》中有“志存天地,不屑唐庭。鸴鸠仰笑,尺鷃所轻。超世高逝,莫知其情”的句子。借大鹏来抒发蔑视官宦、抱负超远的心境。
译文:“此人志向远大,对盛唐朝廷给予的高官厚禄不屑一顾。而且对凡夫俗子,同门师兄弟子都看不上。此人来无踪去无影,神龙见首不见尾,没人知道他具体的背景和来路。”
直至如今,汉语中仍有“鹏举”、“鹏程”之类的词语,借喻远大的前程和抱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鹏鸟
关于大鹏鸟的传说,你了解多少
北方的大海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究竟有几千里长。它变作一只鸟,名字叫做鹏。鹏的背,也不知道究竟有几千里长;它展开翅膀,鼓足气力,奋起而飞时,它的翅膀像遮盖天空的云朵。这只鸟,当海动风起时就飞往南极,那南海,就是通天的渊池。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白话译文:
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此一飞在六个月后方才停歇下来。”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
我们所见湛蓝的天空,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无边无际的吗?鹏鸟所见,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可以用芥草作船,而搁个杯子当船就会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便无法托负巨大的翅膀。
所以,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能凭借风力飞行,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这样就能飞到南方了。寒蝉与小灰雀对此觉得很奇怪,它说:“我猛地起飞,力图到达榆树和檀树的树枝,有时飞不到,也就落在地上而已,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而向南飞呢?”
到近郊去的人,晚餐前就可以返回,肚子还没饿,不需要干粮;到百里之外去,晚上就要准备第二天的干粮;到千里之外去,就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当然不懂得这些道理,小不点理解不了大块头,寿命短的理解不了寿命长的。
此文出自战国时期·庄周《逍遥游》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
在《逍遥游》中,庄子用与惠子关于如何看待“大瓠”与“大树”之用的两段对话阐述了关于“无用”和“大用”的观点。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瓠,则瓠落无所容,非不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回以故事作为启发: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庄子对惠子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大鹏鸟的来历是什么
鹏,又称大鹏、大鹏鸟,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大的一种鸟,是世界许多传说中奇大无比的神鸟,由鲲变化而成。
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当属《庄子》。庄周在其《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意思是: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
佛教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庄子影响逐渐出现了大鹏金翅鸟这一神话形象。这主要源于古印度的神鸟迦楼罗,也糅合了大鹏的特征。
在印度神话中,迦楼罗身长八千由旬,翼长四千由旬,以龙为食,能任意穿梭宇宙,为毗湿奴坐骑。
而对大鹏金翅鸟的描绘多见于明清小说,著名的有《西游记》中狮驼国的三大王,称为“云程万里鹏”,扇一翅有九万里,和如来佛祖有渊源(这又源于印度传说)。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