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抚仙湖为什么不探秘了,抚仙湖为什么不探秘了知乎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抚仙湖为什么叫尸库
抚仙湖,湖水晶莹剔透、清澈见底,古人称为“琉璃万顷”,位于玉溪市江川区、澄江县、华宁县之间,湖北端距昆明最近52公里,是全省重要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抚仙湖是我国最大蓄水量湖泊、最大高原深水湖、第2深淡水湖泊。反正就是在夏天去了不想走,风景空气气候一流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抚仙湖,这个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云南省风景名胜之一,传说在抚仙湖水下有着一座巨大的水下古城。然而
央视在2001年第一次潜水直播开场40分钟居然中途停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央视播的东西也会被封?

抚仙湖湖水水量是太湖的4.5倍,洱海的6倍,滇池的12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
因为央视的介入,考古学家的介入,一下子让玉溪市的抚仙湖为世人所知,因为有人说抚仙湖下,藏着一座千年古城,这很可能是传说中的“古滇国都城”。
【两千多年前,云南抚仙湖畔有一个古国叫“滇国”,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了三百九十年,出现于战国中期而消失于东汉中期。而他们有着非常发达的青铜文化。】
第一次发现这个抚仙湖水底有古城的是一个在抚仙湖边长大的潜水爱好者耿卫,他在潜水时,用摄像机记录下了抚仙湖水底有明显的人工建筑群。于是这一消息被广泛传开,《人民日报》等国内外媒体也纷纷对古城作了报道。
2001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等各方专家组成的水下考古队在6月3日对云南玉溪抚仙湖水下古迹进行勘测调查。这次水下考古还使用了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制造的现代化“鱼鹰一号”深潜器。
由此可见,整个考古的排场都极其隆重。然而,拍摄过程仅仅40分钟后就戛然而止,至今也不能找到当年的那段拍摄视频……
据央视统计,“抚仙湖探秘”直播收视率达到了36%,创下几年来的新高。但如此高的收视率又为什么要播到一半就突然停止,至今也没有人给一个正面的说法。于是,很多人都对这次考古直播议论纷纷。

图片与此文无关
但还有一种更玄乎的说法,说当天摄制组拍到了不该拍到的东西,直播被临时叫停。而这不好的东西就是一直不知真假的“抚仙湖尸库”。
据曾经潜入湖底的潜水员透露,抚仙湖湖底尸体数量庞大,水下尸体均呈现倾斜状,男尸前倾,女尸则向后仰,并且随着水流自然运动,如同活人一般。
于是,这抚仙湖尸库也就成为了此湖的七个诡异谜团之一,其它六大谜团分别是:古城之说;巨大青鱼之说;航空禁飞之说;湖面惊现光环之说;孤山底鱼王之说;界鱼石之说。

图片与此文无关
=第二次探秘=
2006年6月,抚仙湖举行了第二次“水下探秘”活动。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直指央视的第二次探秘“作秀”成分太重。他说,以旅游商机为目的进行“考古”,是倒置了本末。刘庆柱也说:“水下古城”迄今只是一种说法,尚无任何实证。

=第三次探秘=
2014年抚仙湖水下遗址科学考察又取得重大突破。这次科考,是在2001年、2006年两次中央电视台探秘考察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可能性的探索。

科考团从9月26日到10月15日,历时20天,共寻找、发现、追回了42件由人工使用金属器雕琢的石质文化构件,这些构件上雕琢了太阳、月亮和男女性生殖器、奇偶数字及其阴阳三角形结构组合成的图像。

并且还新发现了有”祭典石案“和类似”通天神树“的图像;有数字组合形成的易经卦象,以及直达塔顶的石板道路和人工使用石头支砌的错落有序、排列整齐的墙壁。
通过这些证据和材料,专家认定抚仙湖水下建筑是一个史前遗址,是一个可以揭开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之谜的实实在在的石质建筑群落。整个建筑群落有2.4平方千米,有30座石质建筑,目前学术界只考察了其中的两座。
抚仙湖考古为什么中断
抚仙湖考古中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抚仙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古城位于抚仙湖底,水下考古需要有精良的技术设备,前期投入巨大。
其次,抚仙湖底的地质条件复杂,水下古城需要承受巨大的水压和淤泥的覆盖,这需要更高质量的考古设备和技术。
最后,水下考古需要避免对考古地点的破坏和损害,考古行动需要谨慎小心,不能造成对考古地点的损害。因此,抚仙湖考古需要中断。
综上所述,抚仙湖考古中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需要技术设备的支持,也需要对考古地点的保护,这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技术、环保等多方面因素。
为什么大家都不去抚仙湖
没有新鲜感了吧。
抚仙湖前后经历过三次探秘,一次比一次收获大,而且还发现了湖底有古代遗址,所以当时的抚仙湖名噪一时。
抚仙湖不仅仅有天然尸库的传说,还有湖中有大鱼的传说,但是其实都只要谣言而已,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真正的影像资料,这让人怎么能相信是真的呢?。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