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来山银杏树的传说(浮来山银杏树的历史)

黑龙江旅游网279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浮来山银杏树的传说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浮来山银杏树的传说的知识,包括浮来山银杏树的历史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天下第一银杏树的故事

浮来山银杏树的传说(浮来山银杏树的历史)

在秀奇玲珑的莒县浮来山上,有一颗老银杏树,树高近27米,8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被称为“天下第一银杏树”。该树参天而立,远看形如山丘,龙盘虎踞,气势磅礴,冠似华盖,繁荫数亩,堪称生物界中的“活化石”。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银杏树,已被列入“世界之最”和《世界吉尼斯大全》。

天下第一银杏树有多古老呢?

据考证,该树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传说春秋时期,莒国的国君莒子与鲁国的国君鲁侯,在银杏树下,结盟修好。那时,此树虽无确切年龄记载,却已被称为“大树”。专家考证,这株银杏树历经20个朝代,在大禹治水之前已有,是一部“活历史”,被称作“活化石”。

天下第一银杏树的树干有多粗呢?

这里有一个“七搂八拃一媳妇“的故事。

相传在明朝年间,有一书生进京赶考,途中遇雨,就到这棵巨大的银杏树下避雨,忽然兴致上来,想考察一下树到底有多粗,就用搂抱的形式来测量树的围粗。书生竟然搂了七搂还没转到起点。正在他想搂第八搂的时候,被眼前的情况吓住了,书生量树的起点竟站着一位年轻的少妇。原来少妇也来树下避雨。由于树太大了,所以两人谁也没看见谁。怎么办呢?书生有心让那少妇让一让,但不好意思开口,又不想放弃自己的测量,于是就只好改为用手的方法,悄悄向那少妇身边过去,数到第八的时候,正好到那少妇的身边,那少妇竟然也没觉察。可是,那少妇身体所占的位置怎么量呢?书生想不出别的办法,就只好把少妇的体宽也算测量的一个长度。于是银杏树的树围就成了“七搂八拃一媳妇”。其实,还有一种说法,叫“大八搂、小八搂“。就是说大个子搂八搂,小个子也是八搂。因稍向上点,树干更细些。

岁月悠悠,天下第一银杏树历经数千年,至今仍枝叶旺盛,硕果累累,它见证了人间4000余年的风云变幻。在这棵久经沧桑的古银杏树下,文学家刘勰曾书写名著《文心雕龙》。时至今日,定林寺门前的文心亭中依然书香四溢。这株老态龙钟但枝繁叶茂的古银杏树在向游人诉说着它的历史,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浮来山有什么传说吗

浮来山的传说:

传说莒地在很久很久以前是片汪洋大海,这一天,东海龙王扩建龙宫,嫌旁边一座山头碍事,就想把它挪个地方。猛想起莒地近郊缺少山峦,何不将此山挪去,再把那里的水收回东海?想到这里,便命一老龟驮起大山漂浮到莒。

山刚刚放定,就听山上有一童子破口大骂老龟。老龟这才发现,原来是龙王三太子在山上玩银杏果,老龟不知道,所以将太子一起驮了过来。

老龟忙说:“你别急,我再把你驮回去就是了。”说完,太子坐到老龟背上,又被驮回东海去了。老龟回禀龙王:“山已安好。”东海龙王面对莒地这片汪洋,只用鼻子一吸,水就没了,成了一片平川。

自此,被老龟驮来的山,就被当地的人们命名为“浮来山”;后来山上长出了一棵银杏树,正是龙王三太子玩银杏果丢落的种子长出来的。这棵银杏树慢慢长成参天大树,年年结银杏果,为人们享用。

扩展资料

浮来山,位于莒县县城城西约8公里处,被评为2005年山东省十大魅力景点之首,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有“天然森林氧吧”之称,是夏季避暑胜地,冬季休闲佳处。浮来山又名浮丘,海拔298.9米,面积10平方公里,是由飞来峰、浮来峰、佛来峰鼎足而成,三峰拱围相连形似卧龙,独具清雅灵秀之韵。

主要景点有:千年古刹定林寺,为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家刘勰故居所在地;天下银杏第一树,树龄近4000年,堪称生物界中的活化石;校经楼,为刘勰遁迹校经藏书之处;三教堂,为山东省唯一的一座三教寺;千年古观朝阳观,相传高道张三丰曾在此炼丹传道。

华人寻根馆,展出了已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具有8000年树龄的檀根王为代表的50余件根雕艺术品;景区内还有目前全国最大的室外五百罗汉群塑像群,自然动物区,隆重推出老虎骑马、驯狮等大型特色动物表演及高山滑草和采摘果实等众多参与性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浮来山风景区

银杏树的传说

银杏树的传说

焦小桥

在大约一亿多年前的侏罗纪后期,银杏类广泛分布于地球上。现在的银杏,是这个门的植物中,生存至今的唯一成员。

第四纪冰川来临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银杏都已绝灭,只有我国的银杏幸免于难,历尽沧桑,保存了下来,成为举世闻名的“活化石”,有植物界的“大xiongmao”之称。

在宋朝,人们称其为“鸭脚子”。见于《日用本草》,该书云:“叶似鸭脚,因以为名。”

宋朝元三年,梅尧臣有诗《鸭脚子》一首“高林似吴鸭,满树蹼铺铺,结子繁黄李,炮仁莹翠林,神农本草阕,夏禹贡书无,遂压葡萄贵,秋来偏上都。”

那时银杏作为贡品纳进,因为它的种子形似杏,而核色白,huangdi才赐名为银杏。

宋朝杨万里有银杏诗一首“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鸭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

到了明朝因用其去了肉质外皮的种子做药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又称其为“白果”。

到了民国初期,又有人称其为“公孙树”,这是因为银杏实生树结实较晚,大约需要几十年,有“公植树而孙得实”的说法,故得其名。

在古代的文献中,银杏又称灵眼、白眼、佛指甲、佛指柑,都是根据去了外种皮的种子而言。还根据叶子的形状,称其为鸭掌、蒲扇、飞蛾等名称。

银杏树从明代开始,大量在寺院栽植,因此又称其为圣树,白果称为圣果。

由于银杏树干保水能力强,而且树皮坚韧,即使遭到雷击火烧,仍然能很好恢复生长,有很强的防火能力,因此称其为“防火树”。

又由于在深秋时节,银杏叶片开始枯黄凋落,预示着冬季就要到来,故又有“知雪树”的美称。

银杏树一般寿命很长,有千年银杏之称。树可以长到很高很大,郯城县新村乡有一棵银杏树,据说有3000年历史,公树,在当地号称为老神树。

山东莒县莒县浮来山下,有一棵树龄达三千多年的银杏树。传说这棵银杏树是西周生命力极强,至今仍枝叶茂盛。

生长在终南山古观音禅寺之中,据传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栽种的银杏树,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国家列为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传说泾河龙王擅自更改降雨的时辰和降雨量,天庭派魏征监斩,龙王就请李世民帮忙拖住魏征保其性命,李世民答应了。

可谁知道,魏征就趁着和李世民下棋的时候,瞌睡一会儿的功夫就把龙王斩了。龙王恨李世民说话不算数,从此总是托梦让李世民索命!李世民害怕忧郁成疾,为求菩萨超度龙王,便建立观音堂,并亲手种下这棵银杏树!

千百年来这颗银杏树春去秋来,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岁月的痕迹。暮秋时节,一树的金黄清幽惊艳,如金蝴蝶一样飞舞的银杏叶,编织出的金色华丽的毯子,美妙绝伦。

我的家乡无论大街还是小巷,马路两旁都是笔直高大的银杏树,秋日,多姿多彩的银杏叶子点缀的“黄金大道”,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精彩画面。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