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高黎贡山山麓的腾冲,是著名的地热之乡,火山群规模大,保存完好,形态各异,怪石林立,浮石、火山蛋、火山溶洞典型,被誉为“天然的地质自然博物馆”。
腾冲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大陆板块交汇处,地壳运动活跃,带来频繁地震,剧烈地震又引发火山爆发。火山喷发停止后,熔岩冷却,形成了无头的山——火山。腾冲有70多座火山。徐霞客曾在他的游记中记载了1609年打莺山火山喷发,从李根源《烈遗山记》中描述的“腾冲多火山,志载明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年间火山爆发多次”,说明几百年前,腾冲火山区有过喷发活动。
腾冲现有保存完好的休眠火山群,最高的海拔2.7千米,相对高差为60米至1000米。火山群分布在腾冲县城周围。城南的左所营因火山喷发的熔岩沿河谷奔泻而下,蜿蜒起伏形似一条黑色大蟒,称火山蛇,可和英国“区人堤”和美国的“魔鬼岩”媲美。腾冲坝子处于火山群的环抱之中,在南北长约90千米,东西宽约40千米的狭长区域内排列着70多座火山。科学家已经探明腾冲火山最近喷发年代从前人认为距今5万年拉近到距今3800年,现在是它的休眠期。腾冲火山以其分布广、规模大而闻名,形成我国最富有魅力的自然景观之一。
腾冲火山群是我国最年轻的火山群之一,其规模和完整性居全国之首,古往今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科学工作者对其进行考察研究。97座新生代火山锥雄峙苍穹,多系截顶圆锥状火山,火山锥体最高达214米,火口直径可达400米,深60米。目前火山口保存最完整、有较高科考和观赏价值的是距城20千米的马站火山群,有大空山、小空山、黑空山、城子楼山、大团山、小团山、长坡山、打鹰山以及距城4千米的马鞍山、老龟坡火山等22座,像一个个精艺盆景,极为壮观。
腾冲地热众多,有汽泉、温泉、热泉、沸泉80余处,有硫磺塘大滚锅、黄瓜箐热气沟和澡塘河热泉。该景区还被誉为“天然花园”、“物种的基因库”。著名的温泉有硫磺塘大滚锅、黄瓜箐热气沟和澡塘河高温沸泉。
大滚锅位于县城西部,登上山坡,只见热气袅袅,淡淡的硫磺味扑鼻而来。坡头灌木林中有一眼硫磺塘沸泉,呈圆形,周围用半圆形石板围成,终年热波喷汹,气浪腾腾,俗称“大滚锅”。硫磺塘位于腾冲县城西南的一个山坳平台的中央,圆形水池直径3米左右。池底无处不冒气喷水,整个水池白浪翻滚,热气腾腾,一片热雾缭绕。黄瓜箐热气沟位于硫磺塘以南,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山沟,沟底有条小溪,虽没有温泉,地面上却到处都在冒着热气。澡堂河位于硫磺塘和黄瓜箐热气沟之间,这里因为火山喷发的熔岩沿澡堂河河谷奔泻而下,蜿蜒起伏,形似一条黑色大蟒,俗称“火山蛇”。河谷高温沸泉水温达95度,气沟之中有蛤蟆口喷泉,狮子头热泉,加上河床上喷涌的大量热气、热泉,团团浪花从河谷冉冉升起,白雾迷茫,煞是好看。在冬春两季,河水流量小,小河水温一般在40度左右,到处可以洗澡,可谓名副其实的澡塘河。
腾冲地热火山风景区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有人赞誉高黎贡山是“植物王国的大花园”、“横断山中百花园。”这里是我国杜鹃花、山茶和木兰科植物的分布中心。
杜鹃为四大高山名花之首,这里的“杜鹃王”更是稀世珍宝。有一棵被命名为大树杜鹃的杜鹃王,树高25米,树龄280多年。
腾冲位于滇西边陲,西部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腾冲是著名的侨乡、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东汉属永昌郡,唐设羁靡州,南诏时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
腾冲与缅甸接壤的国境线长达148.7公里,从腾冲到克钦邦首府密支那217公里。特定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云南省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从宋、元以来,就是珠宝玉石的聚散地,首开翡翠加工之先河。到了清代,翡翠的加工、销售业已十分兴盛,现在,翡翠的加工、交易空前活跃,商业贸易、旅游等行业日益兴盛,“翡翠城”正以崭新的面貌吸引着海内外和客商。
腾冲属热带季风气候,所平均气温14.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适于旅游观光。腾冲森林密布,到处青山绿水,景色秀丽迷人。境内有傣、回、傈僳、佤、白、阿昌六种世居少数民族,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其中傈僳族在刀杆节表演的“上刀山,下火海”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
神秘雄奇的高黎贡山和怒江天险,从三江并流区自北向南逶迤而下,以独特而丰富的生物资源,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世界野生生物学会列为具有重要要际意义的A级保护区。她壮丽而神奇,走进高黎贡山,就像走进了奇山异水的长轴画卷之中。在这个被誉为“天然植物园”和“物种基因库”的地方,你会看到拨地参天的大树杜鹃之王、秃杉之王、银杏之王;你会看到云南山茶的始祖,看到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秃杉林,还有很多稀世的珍禽异兽……
在这里有中国最密集的火山群和地热温泉。90多座火山雄峙苍穹,80余处温泉喷珠溅玉,温泉泉眼数以万计。壮观的热海大滚锅、热箭四射的万年哈蟆嘴、令人浮想联翩的醉鸟神泉、怀胎奇井、美女仙池、扯雀魔塘……种种奇观妙景,展现出国家级火山热海风景名胜区的百态千姿和无穷奥秘。
腾冲,这座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历经沧桑,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边陲古道的马铃声,记录着中、缅、印的商贸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案、铜鼓凝集着两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石雕佛像,闪烁着中原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光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民在这片絷土上抗击日本侵略军,首创全歼侵略者的战例,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庄严肃穆的国殇墓园里安息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数千座墓碑向后人昭示着民族精英抵御外辱的浩然正气。
当你走进腾冲名人的故居,走进一座座明清古寺、古碉、古城,走进一座座清幽古老的院落和一道道石板小巷,你会在一种特别的文化氛围中受到震撼。在古老的侨乡和顺,还有一座建于1928年,至今仍然是全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
腾冲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西邻缅甸。腾冲县总面积5845平方千米。总人口62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腾越镇,邮编:679100。代码:530522。区号:0875。拼音:Tengchong xian。
大概上述介绍中有腾冲吸引你的地方吧。
隋唐腾冲属藤越国。腾冲一名始于《旧唐书》、《新唐书》,亦作“藤冲”“藤充”,腾冲属于腾越大地的核心地带。“腾越”,亦作“藤越”,亦首见于唐时。南诏南诏时有藤越国。按南诏行政区划,藤越国为南诏属国,在永昌节度辖下。现在腾冲县地域内有“汤浪”、“藤弯”、“越礼城”、“越赕”、“申赕”、“腾冲”?亦作“藤冲”“藤充”等初次出现于樊绰所著的《云南志》一书,均为并列地名。宋大理国设立腾冲府。大理国初期,沿袭南诏建制。至太中国时(高相国专权时期),将永昌节度所辖地域分为两片,在怒江以东设立永昌府,在怒江以西设立腾冲府,由其子孙高泰贤、高泰运分别治理。“藤越国”至此不再存在。元有藤越州、腾越县、腾越府,甚至也曾被蔑称为“软化府”。元宪宗三年,高泰运之后世高救内附于元朝。元朝在腾越大地上分别设立过藤越州、藤越县、腾越府(腾冲府)。元人把腾冲视作军事重地,惧大理国时“腾冲府”一名中“腾冲”二字力度太大,便蔑称之为“软化府”。明腾冲军民指挥使司管到西双版纳、老挝。《明史·地理志》:“腾越州,元腾冲府,洪武十五年三月属布政司,寻废(麓川军占据)。永乐元年九月置腾冲守御千户所,……正统十年三月升为腾冲军民指挥使司,嘉靖三年十月置腾越州,十年十二月罢司(军民指挥使司)为腾冲卫。”辖地包括“三宣”“六慰”之地,“三宣”即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南甸宣抚司;“六慰”即木邦宣慰司、缅甸宣慰司、车里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老挝宣慰司、孟养宣慰司。清设腾越卫、腾越州、腾越厅。清朝初期,置腾越卫;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腾越卫为腾越州;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升为直隶厅(隶迤西道);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降为散厅。腾越厅领七土司,即南甸、干崖、盏达、陇川、勐卯、户撒、腊撒。 1942年日军侵占腾冲,在滇西设腾越省和腾冲县。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光复腾冲。腾冲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部队收复的第一个有日军驻守的城镇。新中国1949年12月15日,边纵七支队三十六团进驻腾冲,23日成立腾冲县临时人民解放委员会。1950年2月21日,成立腾冲县人民政府,属保山专区。1956年4月,腾冲县随保山专区并入德宏自治州。1963年8月,腾冲县随保山专区从德宏州内分出。1971年1月1日,保山专区改为保山地区,腾冲县属保山地区。保山地区改为保山市后,腾冲县属保山市。———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68803.htm?fromId=6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