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为什么改名(古都为什么改名字)

黑龙江旅游网2420

我国历史上有过许多的历史名城,大多数城市都经过了几次改名,可是这两个城市从来没有更改过名字,一个是邯郸,一个是咸阳。从古至今,它们都是特别的存在,它们之所以没有更改名字,主要还是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

古都为什么改名(古都为什么改名字)

邯郸是赵国的都城,也是秦始皇的出生的地方,在邯郸这个城市中上演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幼年的秦始皇在邯郸城内过着贫困和没有安全感的生活,成年之后他成为了秦始皇,他下令毁掉邯郸城,可终究邯郸城是他幼年生活过的地方,他对邯郸还是有一点仁慈,没有完全摧毁邯郸城。邯郸除了和秦始皇的渊源,邯郸学步的故事也发生在邯郸城,让这座城市有着很深的历史感。此外,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邯郸城就渐渐失去了存在感,它不再繁华,变得无关紧要,人们也渐渐遗忘了它,于是它就这样保留了下来,名字也没有更改过。

咸阳是秦始皇的成功之城,更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封建王朝的都城,不改名是对历史的尊重。幼年的秦始皇被接到咸阳之后,他慢慢成长起来,变成了皇帝,统一了中国。咸阳作为秦朝的都城,它具有极高的历史纪念价值。秦朝虽然短暂,但是它非常伟大,对中华民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认为留着咸阳城,是我们对历史的一份尊重。

以上就是邯郸和咸阳可以一直没有改名的原因,城市的名字有它独特的意义,特别对于历史名城来说,通过它的名字,我们就可以想起那段不寻常的历史。

南京称为六朝古都的原因:

六朝(222–589年),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孙吴(或称东吴、三国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六朝京师均是南京(孙吴时期名为建业,西晋司马邺称帝后为避讳,改名建康)。

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229年至589年),中国南方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6个汉族政权在今南京建都(另外,桓玄废东晋建立的桓楚政权也定都为建康,但桓楚一般不算六朝之列),史家称为“六朝”。

这六个朝代的共同点是都建都于南京,因此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六朝时期的南京城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只有两个朝代定都杭州。

五代时的吴越国(907年~978年)在杭建都。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赵构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

但是有争议的是,吴越国并不是一个中央政权,只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所以有人认为它不能称为一个独立的朝代,只是五代十国时期中的一国。

南宋(1127-1279年)占有北宋三分之二的国土,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全中国境内汉文化的惟一代表,是直接继承北宋大统的中央政权。因此,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列入古都的首决条件,就是必须曾是中央政权的所在地。杭州最确切的称呼,只有一个,即“南宋故都”。所以有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京,三国时称为建邺,是吴国的首都。西晋避司马业讳,改名为建康。接续的东晋

、及南北朝的宋朝、齐朝、梁朝、陈朝皆以此城为都,所以南京称六朝古都。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

六朝古都金陵城指南京,江苏省会,依紫金山、临长江。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此筑城以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至今有2600年的历史。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南京的历史吧。

正因如此,南京曾有过多个名称,如金陵、建业、建康、秫陵、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金陵、建康至今仍被人们做为南京的别称在使用。而南京这一名称的得来则是在明朝初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正式下诏确定以应天府为南京,北平为北京,实行南北两京制。自此,南京这一名称被长期使用至今。南京曾被评价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