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河镇的历史
清河在北京是很有名的地方。
清河位于北郊德昌路西侧,曾名清河馆、清河社、清河店等,它离德胜门仅九公里,是当年京北的第一古镇。
宋、辽交战时,杨家将曾与辽兵大战城北高梁河,交战时辽兵的大本营就在今天的清河。
元朝末年明将徐达和燕王朱棣带兵打到了元大都城下,元顺帝妥帖睦尔于1341年仓皇出逃,带领十八骑人马就是从清河桥上,如丧家犬般逃回了蒙古老家。
三是明末皇太极带兵打到了北京城下,明兵部尚书卢象升率领明军与其展开了激战,主战场就在清河至沙河一线。
四是明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居庸关后,大军直指明崇祯皇帝的大本营北京城,在进军北京的途中,曾在清河扎营,这也是清河小营的由来。
清河镇还有一段出名的历史是清末办了一所著名的军官学校,原名是保定军校清河预科。
它早于著名的黄埔军校,曾为中国培养出了一批军事人才,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团长关敬陶就毕业于清河军校,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今天清河军校早已不存在了,旧址上建起了第二炮兵司令部。
清河镇出名还在于清河制呢厂,它可是官商合办的中国第一座毛纺厂,创办于光绪30年(1904年)。
它经历清王朝、中华民国、日伪统治时期,抗战胜利后******再次接管,直至1948年解放。
它原名溥利呢革公司,隶属清***陆军部,以生产毛呢毛毯军需产品为主的工厂,其主要产品完全由军队控制,工厂主要领导管理人员佩带将校尉级肩章,耀武扬威于一时。
当然了,今天清河毛纺厂的旧址已经成了著名的高档楼盘-华润橡树湾了。
清河地区在解放前曾经隶属昌平,名字可能与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有关。郭守敬,字若思,金正大八年(公元一二三一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县,是元代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也是十三世纪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
公元1262年,元朝重臣张文谦把郭守敬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说他熟悉水利,聪明过人。元世祖就在当时新建的京城上都(今内蒙古多伦附近)召见了郭守敬。郭守敬初见元世祖,就当面提出了兴修水利建议。第一条建议修复从当时的中都(今北京)到通州(今通县)的漕运河道。
当时的清河两岸频发水患,民不聊生,百姓受尽了水患之苦。元世祖忽必烈采纳郭守敬意见后,疏通了河道,使水患变水利,为了表达思乡之情,郭守敬就以家乡邢台地区清河县的县名为这条河命名。
1949年5月设清河镇,1959年11月设清河街道,1963年3月清河街道单独建制。
2017年7月22日,北京市公布河长制“加强版”,并公示18名北京市市级河长名单:杜飞进为清河市级河长。
扩展资料
清河街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地处北五环,北经西三旗通昌平,东与朝阳区奥运村相邻,西部与北京科技中心上地相接,是现在北京发展的一个重要地区。
附近单位:
1、清河毛纺厂、加气混凝土厂、空军研究所等。
2、清河小学、清河中学、清河二十中、北京交通大学清河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清河小营校区、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学校。
3、北京京北医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河
清河城站不叫清河站的原因:清河县的火车站建于1996年,建成后不能与历史悠久的清河站同名,因此只能叫清河城站。
京张铁路上有一座清河火车站,建于大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京张铁路建设首批车站之一。清河城站(Qinghecheng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河北省邢台市,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衡水车务段管辖的三等站,始建于1996年。
京九线贯通后,清河城站隶属于北京铁路局石家庄铁路分局管辖,2005年裁撤铁路分局后,改为隶属北京铁路局衡水车务段管辖。现为三等站,虽然为三等站,但是客流及停车数量较多。包含专用线为:河北省清河县国家粮食储备库专用线。
车站概况
清河城站,是京九铁路进入河北省邢台市的第二座车站。
清河城站所在的清河县,是处于河北、山东两省的交界之地,运河之畔、武松故里,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在这几年的全县经济改革后,清河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几年县城以南的坑洼道路变成了宽大平坦的柏油路,还有位于该县羊绒科技园区的新世纪广场,更为清河城这几年的发展画上了“肯定”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