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累为什么这么小(马累是啥)

黑龙江旅游网1450

60个为什么怎么够,来我告诉你10万个为什么

马累为什么这么小(马累是啥)

最近打算去马尔代夫玩,网上找了好多攻略,因为是学生,考虑预算问题,最后选了青驿网上的三千块穷游马尔代夫的攻略:

~马尔代夫(Maldives)~,东经73度,北纬4度

我背着红色大背包里塞着裙子,T恤,短裤,拖鞋,泳衣,墨镜,外加3盒泡面........

穷游马代就这么不假思索而又愉快的开始了。

你没看错,我们就是花了人均3000元从马代意犹未尽的滚回来了。

在结束了这个4天的马代旅行后,我决定为我们日后的海岛游取个主题,名字就叫“每一个天堂都能穷游”。是的,首战告捷的马尔代夫如今在我的眼里不再是各种豪华高端度假酒店的代名词,也不再是money的代名词。在这个据说100年后即将会消失的岛国上,寻找极具本土风情的小岛,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然后一样能面朝大海,椰林倩影,潜水,海钓,白沙滩,各种接海气的游戏。

靠近一点,再近一点,这里可以治愈你身在嘈杂而又焦虑不安的心。

小游正文:岛国上的首都—马累

从香港国际机场直飞马尔代夫首都~马累(Male)~ 6个半小时,下午5点50的飞机,到达马累时已是中国时间12点多,因为马尔代夫比中国晚3小时,因此到达时是当地时间晚9点多。这个时间在杨先生看来是尴尬的,可就是这样在36000英尺的高空,从稀薄的云雾下我们看见了久违的斯里兰卡和机窗外万里无云的星空,漫天繁星闪烁。

因为离刚去的东欧不久,在半睡半醒的迷蒙中,记忆里恍如还在去布拉格的飞机上,但它们却有着天壤之别。我并未做好准备,可我真的已经来了。

小游正文:海上航行的居民岛渡轮

渡轮information

目的岛屿:Ukulhas居民岛

马累渡轮码头名称:Villngili Ferry terminal

马累(Villngili Ferry terminal码头) To Ukulhas:逢周二、周四早上9点发船

Ukulhas To马累(Villngili Ferry terminal码头):逢周六、周一、周三早上10点发船

票价:3.5美金/1人

航行时间:4小时30分

途中会经停居民岛:Rasdhoo

快艇information

马累(Number 1-Jetty码头)To Ukulhas:每天上午10点,下午4点发船。

Ukulhas To马累(Number 1-Jetty码头):每天上午7点,下午4点发船。

快艇需预订

票价:50美金/1人

航行时间:90分钟

包船information

船型:快艇

价格:550美金,可容纳18-25人。

航行时间:90分钟

Ukulhas是距离马累四个小时船程的一个民居岛,与价格昂贵的水上度假屋岛屿相比,甚少的游客对它有了解,在网上也很难找到相关信息。比起渡轮途径的Rasdhoo民居岛,这个小岛更为安静。

当你一脚踏上这个岛屿时,近处孔雀蓝的海水上停泊着快艇及渔船、被海风及雨水侵蚀后斑驳而鲜艳的房子,光脚在沙路上玩耍的男孩女孩,一丛丛墙边绽放的红花,坐在门前树荫下聊天的岛民。这个小岛在用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风情在吸引着你。

因为食物供应有限,岛上吃的并不富裕,却毫不影响它的美味,简单的食物味道却很好,价格对于旅行者的我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2人一正餐花费150-200人民币)。当地人因为工资不多,因此很少下馆子,但他们却喜欢聚集在一起聊天喝饮料,餐馆楼上播放着Billboard榜单里的最新流行歌曲,Ukulhas小岛的夜晚一扫白天的炙热变得舒适起来。

小游正文:海岛大玩家

要说马尔代夫的居民小岛有什么好玩,那简直就是多种多样,几乎样样都离不开海,比起豪华度假岛让人听而生畏的天价,居民岛的活动跟当地的居民一样朴实。

Inn会提供详细的活动说明及视频供参考选择,并一起商定活动的出发时间及具体细节。水里活动全程都有专人陪同,即便你不熟水性也丝毫不用担心。

大玩家information:

1、无人岛白沙滩(sand bank):任何月份来都可以参加,其中有一个sand bank非常小,特别美,但一年只有3个月出现(9、10、11月)。

2、海钓:如果容易晕船,最好选择风平浪静时再出发。海钓后的鱼可以自己处理,不用加收费用。当然这时最好是来个BBQ,不过要跟酒店老板提前讲好,让管家准备好烧烤用品。

3、浮潜:浮浅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看珊瑚礁及海底鱼,还有一种是选择去看魔鬼鱼(又叫蝠鲼),幸运的话能看到一大群魔鬼鱼,听荷兰来的游客说它们看到了直径长达3米的魔鬼鱼,兴奋之色难以言表。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两种都看。除此之外浮浅最好选择风平浪静时,这样海底能见度非常高。浮潜除了看珊瑚礁和各种海鱼外,还能够看到被称为“暗礁”之家的斜坡特点,有落差非常大的悬崖,层级分明的“梯田”,及深不可测的洞穴。

4、追逐海豚:需要开比较久的快艇到深海处。看着就在身边跳起的海豚,这是在海洋世界不能比拟的感受,不过要提前备好晕船药哦。

5、每当有重大节日或岛上礼拜日,居民会在家门口举行共享大会,好几张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当地的食物,香味扑鼻。

6、平静无风的天气,可以选择在海边进行夕阳下的海鲜晚餐,Inn会准备的特别美。感觉很适合求婚哦~

在马累住酒店的话,小费也是需要给的。一般搬行李的工作人员给2美金左右,早上床头放1美金给清扫人员。度假村小费也是这样给的。

在马尔代夫,小费应该算是一种文化了。基本上很多的场合都是会用得上小费的。很多人会说,我们在中国成长的,有些时候真的不知道小费怎么给,哪些场合要给。可以不给吗?这里,大概分享一下之前的小伙伴们的经验,小费一般来说,给还是要给的。哪些场合要给小费?每天早晚床头一美金,这个是每天都要记得放的,在马尔代夫其实还算好的。有时候忘记放了,房间会帮我们打扫的干干净净的,有些酒店你放了,服务人员却都没有拿。

我个人认为两个版本的《三国演义》都拍得不错,两版《三国演义》各有千秋。喜欢老版《三国演义》的观众觉得老版台词设计、服装设计更好,更加切合原著,是难得的经典电视剧;认为《新三国》太过现代化,缺少底蕴等。喜欢《新三国》观众认为新版画面感更好,更加贴近历史,人物内心更加丰富;认为老版的武打设计太差,动作机械化等。

不可否认的是,老版《三国演义》武打设计确实非常一般,而且给人的感觉非常机械化,感觉不像是打仗,而是“过家家”一样。为什么老版《三国演义》的武打设计会这样呢?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当然这个特点也体现在电影、电视领域。我们会发现,每个时代的影视剧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有时候只要看一眼,就大概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产物。十年前的《新三国》拍摄的时候,武打场面比较流畅,看起来也比较过瘾。最近一年左右拍出的武打场面又不一样,慢镜头使用率越来越高。同样的道理,90年代初的影视剧拍摄理念和10年代前后又不一样。

《三国演义》拍摄于1991年,正式播放在1994年。那个年代武打场面大多是那样,不仅《三国演义》的武打场面比较“僵硬”、“刻板”,稍早一点《西游记》、《封神榜》的武打场面基本也差不多都是这个水平。港台的影视水平比大陆稍微先进,80年代的港台影视剧武打场面也大多是这样。比如《大侠霍元甲》、成龙的早期电影,武打设计大抵如此。

影视剧带有时代特征,观众的审美也不一样。每个时代的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变化。十年前“杀马特”能够流行,也和审美有一定关系。小时候看《流星花园》的时候,觉得F4真帅,打扮真时尚;现在再他们四个的装扮,妥妥的“杀马特”,完全和帅没有关联。《三国演义》拍摄的时候,要切合哪个时代观众的口味。我看《三国演义》、90版《封神榜》的时候,觉得武打很刻板;但是我爸爸却觉得《三国演义》和90版《封神榜》的武打很好。只要电视里重播90版《封神榜》,他一定会看。90年代,香港八十年代的电视剧和电影也引入到内地,武打风格也基本上是这样。比如我小时候热播83版《射雕英雄传》、《霍元甲》、《陈真传》等。

那个时代观众,能接受这样的武打风格,这样的影视剧就有一定市场。一般情况下,观众喜欢什么,能接受什么,出品人就会拍摄什么样的影视剧。那么时候的能够观众对这种武打风格非常适应,《三国演义》按照这样的风格拍摄就有受众。后来事实证明,《三国演义》一经播出,马上风靡全国,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三国演义》的这种武打风格还和原著《三国演义》有一定关系。明清的小说家不少也没有经历过真实的战争,武将单挑也是小说家想象的产物。原著《三国演义》里关于武将单挑的描述也非常简单而且比较刻板。比如经典的“三英战吕布”桥段,在原著中如此描写:

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原著中对于武打场面描写如此简单、刻板,《三国演义》非常尊重原著,武打场面自然也就比较刻板。

央视筹备拍《三国演义》的时候,总投资达到了1.7亿人民币,在当时绝对是大手笔。1.7亿用于建设三国城等基础设施花费了1亿,用于拍摄的资金为7000万。7000万中绝大部分拥有道具、服装等,比如服装就耗资500万。真正用于影视拍摄和演员的片酬就更少了。由于条件有限,所以威亚、特技、替身等运用也非常少。三国演义涉及的武将非常多,武打场面也非常多,采用这种相对刻板的武打方式,是较好的选择。

虽然《三国演义》有许多硬伤,比如明显的一个演员饰演多个角色,一个角色多个演员饰演,明显的穿帮镜头,刻板的武打场面等;但是绝对不影响《三国演义》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三国演义》依然有众多粉丝,《三国演义》的某些桥段和“梗”在网上依然非常火。观众们能感受到《三国演义》浓浓的诚意,所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