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滇西南,是以其集散地普洱府合名的,元朝时被称为“普茶”,在明朝万历年间才定名为“普洱茶”。经历千年的岁月流转使“普洱茶”积淀下了无与伦比的文化宝藏,从三国时的“武侯遗种”到《红楼梦》中的“女儿茶”,几经沧桑轮回,历经风风雨雨,目睹人间百态,遗贸下悠久的历史文化。
三国时期,“武侯遗种”,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打开了普洱茶话史。“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武侯就是诸葛亮·孔明先生,相传他在公元二二五年南征,到了现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的南糯山。然而当地兄弟民族之一的基诺族,深信武侯值茶树为事实,并世代相传,祀诸葛孔明先生为“茶祖”,每年加以祭拜。唐朝咸丰三年(公元 862年)樊绰出使云南。在他所著的《蛮书》卷七中有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菽姜桂和烹而饮之。这就证明了唐代时期已经生产茶叶。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银生城产的茶叶,应该是普洱茶的祖宗。所以,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说:“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中国茶叶的兴盛,除了中华民族以饮茶为风尚外。更重要的因为“茶马市场”以茶叶易换西蕃之马,对西藏的商业交易,开拓了对西域商业往来的容景。元朝在整体中国茶文化传承的起伏转折过程中。是个平淡的一个朝代。可是对普洱茶文化来说,元朝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光景。因为云南的普洱茶是大叶种茶,也是最原始茶种的茶箐制成的。所以中国茶的历史,就等于是普洱茶的历史。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也被叫做“普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普茶一词也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明朝万历年间(公元 1620),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蔗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蜂拥的驮马商旅,将云南地区编织为最亮丽光彩的历史画面。
普洱茶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1.普洱茶的历史悠久,传承文化遗产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普洱茶承载着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
2.普洱茶的药用价值
普洱茶不仅具有美味口感和良好的消化功能,还有防治动脉硬化、帮助消化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普洱茶被誉为“长寿茶”,因其具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和营养物质,能够保健养身。
3.普洱茶的文化内涵
普洱茶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它自有独特的茶汤、茶杯、茶碟等茶道器具,传递着一种小清新的文艺范儿,因此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普洱茶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4.普洱茶的投资价值
普洱茶的收藏和投资价值不容忽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增加,对普洱茶的认识和重视度也逐渐增强,市场需求不断提高,相应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总之,普洱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药用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等方面的优点,是一种具有综合价值的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