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延安建宝塔(延安宝塔是谁建的,为什么而建)

黑龙江旅游网2030

延安宝塔的历史由来如下:

为什么延安建宝塔(延安宝塔是谁建的,为什么而建)

宝塔山的来历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山里修行了几千年的一条黑龙走火入魔,闯入延安城里,玉帝听了后大怒,命令天神下凡,天神下凡后将黑龙诱出,用绳子捆住,然后用神通在山上建了一座九层宝塔,用来镇住了恶龙,这便形成了后来的宝塔山。

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国家AAAAA级景区。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现在人们又称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上视野开阔,林木茂盛,山林空气清新,凉爽宜人,夏季平均气温较内低3~4摄氏度,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市境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延安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点在吴旗县五谷城乡的白于山顶,海拔1809.8米;最低点在宜川县集义乡猴儿川,海拔388.8米,相对高差1421米。

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在盛唐时代,山上就建有宝塔,北宋时期,韩琦、范仲淹等一代名将,在宝塔山屯兵设寨,戍边御敌,留下众多文物古迹。明清时期,庙宇林立,红极一时。近代,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红色首都--延安的标志和象征而闻名于世。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随着延安成为传统教育的基地和旅游圣地,宝塔山也成为中外游客到延安旅游的热线,累计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

延安宝塔,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一座年代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建筑。

延安宝塔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在此地修建了一座“严陵寺塔”。到了宋朝,这座塔被重新修缮并改名为“净慧寺塔”,在随后的元、明、清朝也接连得到了多次修缮和扩建。到了民国时期,为了纪念“中国红色首都”的建立,延安宝塔被再次修缮,并且成为了延安市的地标象征之一。

延安宝塔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砖、灰、石等材料,主体建筑呈八角形,高达38.5米,塔身共九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装饰和雕刻。塔内还珍藏了许多有关历史文化的文物和藏经石碑,并且塔顶还装有一盏石灯笼,添增了几分神秘的气息。

延安宝塔作为延安的标志之一,也成为了许多游客前往该地旅游观光的必到之处。除了文化和历史的价值,它还是一个对于工匠技艺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在现代建筑飞速发展和城市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延安宝塔的存在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