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树立,绰号“二立”,男,30岁,原系吉林省吉利亚饮食娱乐有限责任公司员工。1998年3月10日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老一辈的本地人都曾听说过,九十年代叱咤长春的风云人物,黑白两道通吃,经济纠纷、个人矛盾、帮派斗争
资料扩展:
那时候长春黑社会基本是这样:
宽城区:常保民(吸毒死亡),王宝珠(不怎么混了)等
南关区:孙世贤尹辉等
二道区:霍仲贤(癌症死亡)等
朝阳区:裘刚等
还有赵三等不少个团伙,没命案不混了的,也不会往死里整。
像戴和刘之类都属于社会人,做买卖的,不是打打杀杀类型,不属于黑社会。早期长春黑社会都是南关出来的,基本上都认识,孙世贤狠,兄弟多,年纪也年轻,所以最有名,但都井水不犯河水。特别考证了下关于是否确实存在小贤,和他死的大概时间!在新文化报09年关于打黑报道中出现过这样的描述:
1995年,刘义在长春市黑社会性质组织头目孙世贤与其他犯罪团伙火拼被杀后,将孙世贤遗留的五四式手枪1支、单筒五连发猎枪1支、口径步枪1支、自制左轮手枪2支占为己有。2002年,他又从郝文斗(另案处理)手中得到口径手枪1支。除五四式手枪被其埋藏外,刘义将上述其余枪支先后藏匿于团伙成员李学住处和尹君家中,案发后被公安机关收缴梁旭东,原本只是一个粮库工人,在其兄梁晓东的多方“运作”下,他从外地调入长春。1994年,梁旭东等受人之托制造了一起重大血案。省、市领导多次批示查清此案,严惩凶手。然而,负责查处此案的长春市某区公安分局,却以一般治安案件处理,使这些凶残的暴徒得以逍遥法外。
梁旭东由此声名大振,逐渐在长春市形成一股势力,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1995年10月,梁旭东凭借哥哥梁晓东多方“沟通”得来的领导“关照”,弄到假文凭,以“长春生物制品所保卫科长”身份办了聘用干部手续,并通过关系调入长春市公安局,成为一名公安民警。
梁旭东曾说:“我在社会上混得明白,是因为我有三把刀:第一把刀,我是警察,谁敢不怕我;第二把刀,我是黑社会,谁敢不服我;第三把刀,我有关系网,上面有人罩着我,谁能把我咋样。”
曾是黑社会头子的梁旭东混入公安队伍,在合法外衣的掩盖下,究竟干了些什么勾当呢。敛财两千万五星级大酒店常年包房,出出进进有名车代步,从头到脚一身名牌,这就是民警梁旭东的作派。民警的工资绝对不足以支撑他的庞大花销,梁旭东另有生财之道。“团结一心,向社会弄钱”,是梁领导团伙的行动宗旨。披上警察的外衣后,梁旭东的来钱之道只多不少。
小孩,不要混什么黑社会了。尤其是东北,就算你加入了你也混不起来,只有天天出去砍人的份,或者被砍的份,想加入黑社会不妨去南方混混。没准可以混出个名,东北到处都是黑社会。你怎么混啊。不过最好奉劝你一句,人间正道是苍苍,不过黑社会到南方混好了也不一定就是打打杀杀,南方基本都是奔钱使劲的。
吉大在校大二老学长一名,给大家说明一下
虽然不是长春本地人,但“美丽的长春市坐落在吉林大学校园当中”这句话却是耳熟能详,但一直都不相信,一所大学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呢,直到来到吉林大学,我才知道这句话并不是夸大其词。
吉林大学有六个校区,分别是前卫校区,南岭校区,和平校区,南湖校区,朝阳校区,新民校区。当然最初的吉林大学规模并没有这么庞大,直到2000年6月12日,经教育部批准,原吉林大学与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吉林大学。合并之后,这些学校也就变成了吉林大学的各个校区,而它们又坐落在长春市的四周,因此才有了这句美称。
每个校区又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与风格,首先是前卫校区,作为吉大的主校区,里面的风光是其他校区不能想象的(常常被称作资本主义校区……)。前卫校区有各式各样的现代化建筑林立,行政楼、新图书馆、逸夫教学楼等,最让其他校区羡慕的是,前卫校区拥有一座校园综合商业中心——日新楼,地下一层为大型超市,一层为日用百货,二层为小吃,三层是餐馆,四层是健身馆和台球厅,五层是电影院和游泳馆,六层是咖啡厅,集餐饮娱乐于一体(一脸羡慕……)。
然后是我所在的南岭校区,这里临近磐石路——长春出名的餐饮一条街,与东北师范大学相邻,弥补了男多女少的尴尬……这里有着出名的杏花大道,每年杏花节都会吸引许多人前来参加。
还有我曾经暂住过一段时间的和平校区,这个校区占地面积大,但学生较少,校区内又植许多树木,因此整个校区都十分静谧惬意。(其他校区不太了解所以就介绍到这里啦)
综上所述,“长春市有多大,吉林大学就有多大”这句话并不是夸大其词啊。当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欢迎大家来长春一探究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