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规定潜泳距离(为什么规定潜泳距离不能超过)

黑龙江旅游网3680

你的问题不错哦,你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至少比很多回答者还要懂,我来说说我的看法,供参考。

为什么规定潜泳距离(为什么规定潜泳距离不能超过)

首先,

自由泳是一种比赛项目名称,而不是一种泳姿,(既然提问者能问出这个问题,我想你了解这一点);

而蛙泳是一种泳姿。

明确了概念之后就好办了。

自由泳这个项目,原则上可以使用任何泳姿,所以你当然可以使用蛙泳参赛自由泳项目,没有人可以判你犯规。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蛙泳没有“爬泳”快。

现在的自由泳,选手们普遍采用“爬泳”泳姿,并不是比赛规则的限定,而是爬泳通常最快。久而久之,普通人就把爬泳姿混同为自由泳项目了。

进一步,我想提问者的困惑可能还在于,既然爬泳最快,那么世界泳联就只规定自由泳或爬泳一个比赛泳姿好了,为什么其它泳姿的项目还长期存在??

在于其它泳姿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在人类的活动中不会永远消亡,所以有比赛并发扬光大地必要,呵呵。

譬如,对于让你长时间游泳,你恐怕很难一直采用爬泳姿,因为,爬泳虽然速度快但是毕竟比较累。泳姿推力主要源于上肢,而人类的下肢肌肉更发达,容易长期爬泳游容易造成推力分配不合理而疲劳。

再有,如果在野外水域,长时间采用爬泳姿,很容易偏离既定的目标方向,并且此时若改用蛙泳姿,既省力又可以随时观察、调整游进方向。

还有很有趣的一点,你在人口稠密的游泳区游自由泳时,溅起的水花较大,可能引起他人反感。在军事上,就不是反感了这么简单了,军事泅渡为避免溅起水花声响过大,通常不采用爬泳而是蛙泳结合潜泳。

可见,以蛙泳为例的其它泳姿有其长期存在的实用价值。

还有历史上的原因,蛙泳历史最长,没自由泳的时候就有蛙泳了,自由泳泳姿也是逐渐发展这么快的。据说,在20世纪之前的自由泳比赛中,确实很多选手采用蛙泳姿。

为了防止运动员全程潜水,于是国际泳联就有了规定,划定了出发的15米潜水限制,

这规定不止是仰泳,其它的游泳也受这项规定限制。

至于原因嘛~~~其实江湖传说自由泳(爬泳)是最快的,其实那只是枱面上说法,

严格说起来还有一种更快,那就是潜泳,只要选手肺活量够大,那么几乎天下无敌。

而且还真有人在正式比赛这么玩过,弄得大家不好看。

为了防止有人用“潜泳”来造成全场尴尬,于是才有15米的规定。

以上答案希望满意。

简单回答:

这说白了就是一个规则。这个规则基于潜泳的水阻力更小游得相对更快,特别是用蛙泳等游姿,潜在水下游比一起一浮的游要快很多。

相关知识:

1、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蛙泳作为速度最慢的泳姿,出现了一种创新,也就是潜泳,潜泳的速度明显快过于普通的浮潜式蛙泳,在墨尔本奥运会以后国际泳联实在无法忍受这种大家都在潜水玩儿的蛙泳了括号当时的蛙泳世界纪录全部是潜泳记录反括号,1956年国际泳联宣布15米规则,也就是必须在15米之内上浮,但这个规则仅仅限对于蛙泳,其他泳姿的潜泳仍然合法。

2、1988年汉城奥运会日本运动员铃木大地和大卫波克夫等运动员利用水下打蝶腿的方式在仰泳项目上摘金夺银,国际泳联出于技术公平的考虑,对仰泳也采取了15米法则。等到1998年,蝶泳和自由泳也完全引入了15米法则,从此以后,在正统的FINA赛事中,潜泳就完全成为了一种转身辅助训练技术存在。

3、现在的蛙泳规则不用于15米法则限定,而是改为规定每做一次动作都必须要上浮换气,到边的时候允许一个蝶腿一个长划臂一个蛙腿,可以超过15米。

4、为什么是15米,不是20或者10,答案很简单,这是因为FINA当时提方案的时候委员投票否决了10米或者20米的草案啊(哈哈,玩笑说法)。当然啦,肯定没没有一个确切的原因说为什么当时我们选择的是15米,但从高水平竞速泳手者的角度来讲,15米乳酸堆积量还是比较适宜的,至于普通的业余选手,很少有能够高速冲刺还保存15米不换气的。

5、补充一个小知识,大家看游泳的正式比赛,镜头显示泳道两侧池底15米处各有一条白色横线,这就是提醒泳手要出水啦,不出水就要判犯规取消成绩了。

6、问潜泳是不是一项正式的比赛项目?是的!在蹼泳项目中闭气潜泳就是一个正式的水上项目,是欧运会和亚运会项目,选手身着潜水镜和脚蹼完成比赛,唯一的比赛要求就是不准在当中换气。有几届奥运会有潜泳赛,多数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