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同时珠穆朗玛峰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每年有很多探险者都想去一睹风采,但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很高,所以空气稀薄。珠穆朗玛峰距离太阳非常近,为什么峰顶还是常年有积雪呢?
一、珠穆朗玛峰的介绍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所以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想要进行攀登。但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太高了,所以攀登珠穆朗玛峰也会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大家如果不是专业人士,那就不太建议大家独自前往,因为可能会出现很多危险。珠穆朗玛峰的风景也是非常别致的,珠穆朗玛峰的山顶常年都会积聚大量的积雪。
二、为什么常年会有积雪?但是珠穆朗玛峰距离太阳是非常近的,所以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山顶的积雪没有被晒化。之所以珠穆朗玛峰的山顶常年会有很多积雪,是因为珠穆朗玛峰上面的雪常年不化,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实在是太高了,因此就导致珠穆朗玛峰的山顶温度特别低,温度一直都在零度以下,如果想要山顶的雪融化,那么温度肯定也是需要达到零度以上的。而且珠穆朗玛峰山顶的雪之所以不化也受到了大气和地表温度的影响,因为珠穆朗玛峰的山顶常年是比较空旷的,所以山顶没有什么云层,所以就对大气没有起到保温作用。
太阳直射到云层之后,云层就会被加热,因此就会把太阳光反射到地面上,所以地表温度就会反射给大气,因此就会融化积雪。但是珠穆朗玛峰的山顶没有这样的云层,就导致了珠穆朗玛峰的山顶温度非常低。所以就算是夏天温度会有所升高,但是山顶的冰雪还是没有办法被融化。
一方面是大气稀薄虽然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但是其保温作用更弱。另一方面是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但大气稀薄受热量少,地面热源储蓄有多少热量也没用。更重要的是对于冰雪覆盖的珠峰峰顶而言,冰雪的地面反射率极高,到达地面被吸收的辐射根本没多少。
首先液态的水遇到低温固化后形成的是冰,而雪则是由气态的水凝华形成的,地球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是有几十亿年的历史,就算山顶完全没有降水,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山顶凝华形成雪,经过千万年的积累,也足以形成积雪冰川。因为山越高,空气就越稀薄,太阳照射来的热量越容易散失。大约每升高100米的高度,气温要下降0.6℃左右,所以到了一定高度,气温就会降到0℃以下,这样的高度冰雪就会终年不化。
地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雪线。在常年雪线以下年融雪量大于年降雪量,降雪全部消融无法累积,自然也就无法形成冰川,所以只有在雪线以上才能常年积雪,形成“冰帽子”并发育冰川。当然,雪线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动,一般而言冬季下降,夏季上升。这个叫高山(寒)荒漠带。水热条件不足以生长植物,微生物稀少,土壤不发育,降雪量不足或温度高于0度。
太白山海拔3767.2米,和富士山高度十分接近;纬度也相似,太白山北纬33度57分,富士山是北纬35度21分,富士山要略高一些。而太白山“冬夏积雪,望之皑然”,那么富士山一年大部分时间有积雪,当然也没什么奇怪了。(富士山并非常年积雪不化,夏季雪也是会化的,同样太白山现在也是如此。)所以说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山上的雪就孕育了江河湖泊。
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导致太阳辐射加重,所以珠穆朗玛峰的冰会融化。
温室效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全球气候变暖,冰山自然就会融化。
扩展资料:
珠穆朗玛峰较近的一次测量在1999年,是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使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定的,他们认为珠峰的海拔高度应该为8850米。而世界各国曾经公认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于1975年测定,是海拔8848.13米。但外界也有8848米、8840米、8850米、8882米等多种说法。
2005年5月22日中国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珠峰的岩面高为8844.43米(精度控制在±0.21米之内,峰顶冰雪厚度为3.5米),同时停用1975年8848.13米的数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珠穆朗玛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