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写经书的功德利益
抄经,不仅是赞法,亲近如来,能摄取福德,受天神庇佑,也能消灾灭罪,是一方便易行门。
在经典中载有各种受持经典的方法,其中抄经一直是佛教徒深为喜爱的行门之一。
《法华经》云:「如
果有人受持丶读诵丶正忆念如是经典,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於无量无边诸佛所深种善根,为诸如来手摩其头。若但书写,则命终时,当生忉利
天上,天女作众伎乐而来迎之,乃至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往生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有三十二相大菩萨众所共围绕,百千万亿天女眷属。以此功德
利益,智者应当一心自书丶使人书丶受持丶读诵丶正忆念丶如说修行,能具无边胜福。」
须知抄经是一方便易行门,不仅赞法丶亲近如来,且能摄取福德,受天神庇佑,亦能消灾灭罪。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提及书写供养经典具有如下之功德:
1丶於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
2丶心能信解,得正知正见。
3丶能除灭诸罪障。
4丶能现证无量功德。
在诸多的大乘经典中,如《金刚经》丶《药师经》丶《地藏经》丶《维摩诘经》等,也都明示书写佛经有极大的功德。所以,历代许多虔诚佛教信仰者,包括僧人丶帝王将相丶士吏文人,甚至平民百姓,有的是为弘扬佛法而抄经,有的是为祈福丶报恩丶布施丶荐亡而抄经。
如中国明代曾任中书
舍人的明勋法师,一日忽患人面疮,痛不可忍,后来由於书写经典,遂使疾病不药而愈,因而发心出家宋代温州参军,因书写《金刚经》,於乘舟涉海还乡途中,虽
遇风难,而能平安返家。又如日本弘仁九年春,疫病流行,死者不计其数,后因空海大师上奏,以一字三礼竭诚之心抄写《心经》,完成之际,疫病即时控制。这种
种的抄经感应事迹,在在显示抄经之功德不可思议。
(一)抄经的意义
抄写经文的主要意义在於将心沉淀丶集中意志,并做功德回向,但各部经典适合的功德回向不同,例如阿弥陀佛经,适合将功德回向给亡者亲人;而药师经则是给患有病痛者。可依据经典所载的功德利益和愿力作抄经的回向。
国际佛光会资讯中心副主任满济法师表示:「抄经表达的是一种心意,其实在心中默念佛号及法语也是一种很简单的自我修行方式。」
(二)抄经的功德
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字字珠玑的文字般若,是增长智慧,净化心灵的重要泉源,书法可以怡情养性,抄经可以端正身心,两者结合是中国佛教的创举,也是中国固有的国粹。
抄经丶写经是一项很好的修持。经典上说:「书写经之一行半句,能就成就大愿。」说明抄经功德之伟大抄写经典殊胜行,功德详见於诸多大乘经典。
《金刚经》云:「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丶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云:「若有众生於此经典,书写供养丶受持丶读诵丶於须臾顷为他演说丶劝令听闻。不生烦恼丶乃至昼夜思维彼刹。及佛功德。於无上道。终不退转。」
无着菩萨亦云「抄经有五种功德。一者可以亲近如来丶二者可以摄取福德丶三者亦是赞法亦是修行丶四者可以受天人等的供养丶五者可以灭罪。」可见抄经功德何等殊胜。
抄经修持,除了经中所言的功德利益之外,尚有几点好处:
一丶可以修身养性。二丶可以深入经藏。三丶可以长养慈悲。四丶可以自利利人。
五丶集中精神六丶训练耐心七丶亲近佛法八丶增长智慧
由以上抄经的好处,我们就应珍惜这善因好缘,并用虔诚恭敬的态度,以欢喜心丶感恩心丶慈悲心来抄经。
(三)抄经方式:传统
手抄经文的传统方式可分为毛笔抄经与硬式钢笔抄经两种版本,由於抄写经文主要用意在於修养身心,培养禅定。
抄经十大利益
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也得转经。
二、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盗贼、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三、夙世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虎狼,不能为害。
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身力充盛,所做吉利。
六、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禄绵长。
七、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城爱戴,恭敬礼拜。
八、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不愿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揭转男身。
九、勇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
十、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直至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
抄经的功德殊胜
举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这样的话语在任何一本大乘经本上都有写出抄写经文的利益.
书写、供养、施他、
谛听、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惟、修习等十种受持经典的方法。无著菩萨也说抄经有五种功德:可以亲近如来;可以摄取福德;亦是赞法亦是修行;可以受天
人等的供养;可以灭罪。所以抄经被认定是受持经典很好的方法之一。在《僧伽吒经》、《金刚经》、《法华经》、《药师经》,乃至《地藏经》、《维摩诘经》、
《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等等诸多重要大乘经典中,都明示书写佛经、受持读诵、广为传播,有极大的功德。
因此,从六朝以后各
朝代都有非常多的虔诚佛教信仰者,包括出家僧人和帝王、官吏、宫人、士大夫、平民等在家居士,为了弘扬传播佛法而写经;或者为了祈福、报恩、布施、超荐亡
人而写经。例如明代的明勋法师,未出家前为中书舍人,一日忽患人面疮,痛不可忍。后来由于书写《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及《三昧水忏》,遂使
疾患不药而愈。又如宋代温州参军,书写《金刚经》一卷,恭入佛殿供奉,于乘舟涉海还乡途中,虽遇风难,而能平安抵达到岸。日本弘仁九年(八一八)春,日本
国中疫病流行,死者不计其数。嵯峨天皇深感痛心。后因弘法大师上奏,以一字三礼竭诚之心抄写《般若心经》,在《般若心经》净书完成之际,立刻有了灵验,疫
病即时被控制,全国欢喜之声遍及大街小巷。之后为了解救国家的灾变、民生的疾苦,后光、后花园、后奈良、正亲町、光格等五位日本天皇,亦举行写经。这些抄
写的经文与《般若心经》一同被奉祀于大觉寺的心经殿中。从此日本全国人民倾心于《般若心经》的抄写奉祀。
(1)写经是将崇高的经文一字一字地抄写下来,所以先决条件是字体要写工整。
(2)不要写错字,或有脱漏、重覆的情形。
(3)最好是以正楷书写,虽然现在有电脑打字,用电脑打印佛经,但是电脑打字和用书法写的还是有所不同,所以还是要用正楷书写。
(4)要集中精神,
这正是写经的最重要目标。大家在写经时要集中精神,不要像有些人在写经时戴耳机,甚至有些人边写经边讲话,还有边吃东西的,这些都不是很好的,所以我们要
能够集中精神。佛陀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能够专心,好好去做一件事情,我们就能够把这件事情完成。不要一心两用,或是一心好多用,做到最后可能都没
有一件完成。所以刚刚提到的就是要集中精神,这就是写经最重要的目标。
(5)在抄写以前要以最虔诚、恭敬的心来抄写,并且最好先读诵过一遍。
(6)写经是一种修
行方式,因此最重要的是在于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以培养自己长期的精进心。什么叫做精进呢?凡事能够持之以恒,并且养成习惯,就是精进!可以发个愿,
我要某部经20部或50部,为什么要发愿?因为发愿,修行才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所以大家最好发个愿,有一个目标,看你要抄多少部,把它定下来,你有这个目
标修行就有源源不断的力量,会督促你去完成这件事,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
(7)要将写经的功
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具正知见,乃至究竟成佛。各位我们要记得回向是很重要的!在菩萨道的修行里,有所谓的十住、十行、十回向,所
以回向是很重要的!不论修什么功德,甚至念佛、禅修、出坡作务、抄经我们记得每次做完之后一定要回向!这个回向真的很重要!
另外就是在抄经之前也希望大家要能够先祈愿,发什么愿呢?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跟我一起来抄经,大家都能够有定力,大家都能具足正知见将来能够成佛,当你发这个愿来抄经就不一样了,希望大家能先发愿,最后再做回向。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雨女
雨天,一女子立在雨中,如果这时候有男子向她微笑,示意她共用一把伞的话,那她就会永远跟着他。此后,该男子就会一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为普通人难以抵挡这么重的湿气,所以不久就会死去。
桥姬
见于《明治妖记》,是一些痴情女子的怨气,由于痴爱他人又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就从桥上跳到水中自杀,如果晚上有男子过桥,就会出现,并把其引到水中溺死,如果有女子过桥,就会强行拉其入水,据说在日本女子不能轻易自杀,只能投河自杀,所以这种妖怪被称为比较可怜的妖怪。
飞头蛮
见载于《百鬼夜行》,其实是人,可是由于被妖怪附身,头在睡觉时会飞离身体,到处吓人为乐,而附身的妖怪名叫“枭号”,是一种鸟的灵魂,一般会附在喜欢杀虏鸟兽、吃鸟兽的人身上,被他附身的人在7天内会变成枯骨,这也是报应吧!
骨女
生时被人侮辱、欺负、蹂躏的女子,愤恨而死后,化为厉鬼向人索命,因为只剩下一堆骨头,所以会用人皮伪装自己,在中国叫画皮鬼(出自《聊斋志异》)它所报复的对象多为男性,而且多是些品性不良者,在《百鬼夜行》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所以日本民俗学家一般都会用它来做研究对象。
溺之女
深山温泉旅店经常出没的妖怪,如果看见浴池里泡着个美女,千万不要贸然靠近,也许她站起来,你就会发现她浸在水中的部分全是骸骨。
烟烟罗
烟火的妖怪会让人视线不清源於人类对烟火的恐惧而来。
雪女
在深山中居住,和人差不多,有着美丽的外表,常常把进入雪山的男人吸引到没人的地方,和他接吻,接吻的同时将其完全冰冻起来,取走其灵魂食用,雪女的孩子叫雪童,在日本认为雪童就是带来冬天第一场雪的妖怪
酒吞童子
一个有着英俊少年外表的妖怪,专门勾引处女,将她们的乳房割下来做食物,在一些地方还有说是外表为变化的,是一个真正的处女杀手。
河童
在日本稻河神社附近都有一个小湖,名救身湖,湖中常有河童出现,由于河童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所以有很多的说法,比较常见的是:鸟头人身着有龟壳,头顶有一碗状的凹镜,内有满水,如其生命,水无则死,双手相通可伸缩,能以屁的力量飞天。在《百鬼夜行》《百物志》《万鬼录》《妖怪物语》……常见的民俗书籍中都有记载。
道成寺钟
一个寺庙的钟化为妖怪,专把人变成和尚,而且会忘记自己以前的事。不知道真假如何。
茨木童子
有传说认为它是酒吞童子的部下。在著名的谣曲《罗生门》和歌舞伎《戻桥》中,它都被称为「罗生门之鬼」。
红叶狩
古时候人们就把秋天在野山观赏红叶叫做“红叶狩”,那是上至宫廷下至庶民都看重的活动。日本人更喜欢“枫叶红于二月花”的生机之感,而观赏红叶时往往都只能眺望,无法静静地凝视红叶,而传说红叶的颜色,是枫鬼的血染红的。枫鬼的忌辰就是红叶祭的次日。
獭狸
也就是獭狸,日本民间有很多獭狸幻化为人报恩的故事,獭狸本来是动物的一种,其实它的真面目就是浣熊,为什么会成为先民们口耳相传的妖怪呢?很可能是因为肚子饿了,趁着夜晚(因为它本来就是夜行性动物)摸黑到附近有人住的村庄或是农田里找食物吃。有时候人们发现农作物不知道被谁吃了,原本放在仓库里的谷物也不知怎地,居然不翼而飞,以为有妖怪,却找不到半点踪迹。又有人传言,在晚上会看到像小孩一样的妖怪进入屋内发出怪响,吓得紧闭门户,这些后来都被怀疑是狸这家伙搞的鬼!
姑获鸟
又名“夜行游女”,“天帝少女”或是“鬼鸟”。能够吸取人的魂魄,所居住的地方都是磷火闪耀的,常在夜晚出来活动,披上羽毛即变成鸟,脱下羽毛就化作女人。传说是产妇所化(因此这类东东都是雌性的),最喜欢抱人家的孩子,如果那个有婴儿的家庭,夜晚忘记了收晾在屋外的婴儿衣服的话,那么一旦被它所发现,就会在上面留下两滴血作为记号……不过别担心,据说它们都是在7,8月的夜里才出来活动的。
二口女
《百鬼夜行》中记载:女子不检点,随地大小便、有夫偷人、淫贱下流的被稻荷神发现,而附身的,家中死过孩童(不满2岁),杀死自己幼儿的,被其童附身,在后颈会出现一口,且不停的要吃东西,最终将被附身人吃死(也可以说是撑死的)是很危险的妖怪,就算是你住的地方附近有过死童也有可能被附身。
文车妖妃
文车妖妃是日本奈良时代末期的天皇宠妃,妖艳无比,是风华绝代的佳人。只是由于当时天皇身边另外一宠妃藤原元方之女佑姬的嫉妒,擅长和歌和汉诗、将日本王朝文化培育开花的村上天皇平生最大的夙愿便是早得子嗣,但天不遂人愿,其后宫三千佳丽竟无一人怀有龙种——因此,谁能诞下第一皇子便成为了宫廷上下最为关注的事情,所以当文车妃产下第一子的同时,佑姬幽禁了她,并把婴儿杀掉喂了狗。文车妃子因此而疯掉,于3年后猝死。死前用血写下诅咒,伺此后佑姬虽然生了广平亲王,但是也过早猝死。据说广平亲王死前有人看到一个长得十分像文车妃的女人出现在广平亲王的宅邸…
狐火
成精的狐狸妖怪都会的妖术,以狐狸姿态时从尾巴发出,以人姿态时从指尖发出,但都是些唬人的障眼法而已。
山童
即中国的山魈,乃为疾病与火灾之恶鬼,公元前334年,越国灭,山魈东迁,于日本九州西岸登陆,此后俗称“九州山童”。
山童,位于鸟山石燕《百鬼夜行》之前篇阴之章。顾名思义其为山妖,出没与深山之中,又特别是常出现于九州一带,(不仅在九州的边境,其他地方的秋东两季也有出现),由于是与河童有众多的联系,所以也有山童既河童的说法,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春秋两季山童来到河边变为河童,秋冬回到深山即为山童。山童既然也谓之童,也是因为其身形矮小如同孩子般而得名。主要特点是体毛浓密,似猿猴,头顶盘(与河童一样)、仅有一目,也有的叙述中为单足,能像人一样站立步行。别看他们身材矮小,他们的力气可是很大的,喜欢吃饭团,爱恶搞作弄人,但绝对没有恶意,最多也只是在山寺附近出现,偷和尚们的食物吃,不过却很讨厌有盐分的东西。
和河童类似的山童非但不会危害人,还非常乐于助人,特别是对于在山涧搬运的樵夫来说,常常离不开山童的帮助,但这也不是无偿的哟,不过只需要给山童们饭团吃,就能最大的调动其积极性了,特别是搬大树在翻越某些山峰遇到困难时,只要给与山童饭团,其必定每日前来帮忙。山童在与人合作搬运树木时,他不喜欢走在前面,而总是拖后,再怎么重的东东对他来说,都很轻松,毕竟其曾也是力大无比的山神。虽然山童热心,不过需要切记的是,可别在刚开始搬运的时候就给他饭团吃,否则可能还没等搬完他们中途就开溜,严重不守信用啊==|||。所以一定要等事情完后再给饭团,这样第二天山童还会来帮忙。
不过说到山童不害人并不包括十恶不赦的恶人,对于恶人来说,山童就是会施与威惩的山神,将疫病与火灾赠与恶人。
返魂香
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尸在地,闻气乃活。
这是《十洲记》上记载的一段异闻,传说虽有夸大之处,但返魂香去腐生肌的奇效确实无药可敌。
其实返魂香最早的传说来源于中国古代汉武帝时,西域月氏国贡返魂香三枚。,大如燕卵,黑如桑椹,据说燃此香,病者闻之即起,死未三日者,薰之即活。(详情见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汉武帝内传》。)
当时中国正是香料贸易繁盛时期。由于有了真正的香料,使武帝时的香事变得格外繁盛起来,后世野史笔记屡称不绝。什么焚“月支神香”解除长安瘟疫(《香乘》卷8),燔“百和之香”以候王母(《汉武外传》),用东方朔“怀梦”香草在梦中与李夫人相见,直至烧“返魂香”使李夫人还魂--
至于日本为何有“返魂香”一词,是因为当时中日两国之间在香料的贸易中把这个传说带到了日本,日本很著名的一书《源氏物语》中也有记载。
《源氏物语》)第48回选段——
天近黄昏时,阴沉沉,雨凄凄,北风呼号,落叶飘零。大女公子躺于床上,浮想翩翩,神情优雅无比。她身着白衫,秀发光艳,虽久不梳理,但纹丝不乱。久病以来,脸色微微苍白,却更显清丽动人,须得那情趣之人来欣赏这楚楚哀愁之态。狂乱的风声惊醒了昼疫的二女公子,她坐起身来。但见像棠色与淡紫色的衣衫绚丽异常。她面呈晕红,娇艳无忧,对姐姐说道:“我适才梦中见得父亲,他愁容满面,正在此四周环顾。”大女公子闻之又是悲伤,说道:“父亲逝去,常欲梦中相见,却从未梦得。”于是两人面对而哭。大女公子想:“近来我对父亲日夜思念,或许他的灵魂就在此处,也不得而知。我极欲伴了他去,但罪孽深重,不知行否。”竟在计虑后事了。她渴求中国古代的返魂香,希望与父亲灵魂相见。
白粉婆
平时以一副和蔼可亲的老婆婆的面目出现,喜欢欺骗容貌姣好的美少女,骗她们用自己做的一种白粉(类似与当时的胭脂的化装品)涂脸,称此粉能让少女们更加白皙漂亮,但涂抹了这种白粉的少女整张面皮会脱落下来,而白粉婆就将少女的面皮收为自己用。
座敷童子
它会以小孩子的姿态附在家中,传说只要有座敷童子在,家族就会繁盛。如果在一起玩耍的伙伴中,你看到的明明都是熟悉的面孔,却总感觉比最开始时要多出一人,这时候多半就是它搞的鬼。座敷童子是个只能被小孩子看到身形的很老实的妖怪。
在座敷童子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日本东北地区,人们甚至还为童子们修建了很多“住所”(现在可成了当地名胜啦!)。虽说是“只能被小孩子看到”,可现在的孩子有不少事要做,看起来比大人还要忙,这种时代的小孩子真的还能看到座敷童子么?如果他们已经看不见了,那么座敷童子要和谁玩儿好呢?婴儿时期,小孩子们总是会目不转睛地盯着某个空无一物的地方呢喃或傻笑,说不定那里就有个座敷童子吧。如果将能否看到座敷童子,作为区分大人和孩子的方法,那比起从前,人们可是越来越急、越来越早地结束童年,变成大人了呢。80年的人生中,能被叫做“孩子”的时代也不过短短的几年而已,想一想总觉得有些悲伤。话虽这么说,可像我这种感觉迟钝的人,不仅近在眼前也无法看到它,不留意的时候踢到或坐到它上面也有可能。可是,虽然看不到,确实是在心里想着“会不会在这儿呢?”的大人也还是有的,所以座敷童子,要打起精神来啊!
座敷童子:虽然只要有它守在家里就会家族繁盛这一点的确不错,可是却也有传说它离开的话家族就会衰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蛮恐怖的,说是妖怪,其实也可以作为一种神明吧。如果真是只能被小孩子看到的话……也无所谓啦,只是大家要多多留心,不要让座敷童子孤单呀!
另一种解说:
座敷童子,附在家中的游戏伙伴。
这个稍稍有些日本风格的妖精。它会以小孩子的姿态附在家中,传说只要有座敷童子在,家族就会繁盛。如果在一起玩耍的伙伴中,你看到的明明都是熟悉的面孔,却总感觉比最开始时多出一人,这时候多半就是它搞的鬼。座敷童子是个只能被小孩子看到身形的很老实的妖怪。也因为如此,常常有一些自私的家庭会请法力高深的法师,以结界困住他们,控制他们的自由。传说千万不要若恼了座敷童子不然你会……
青行灯
出自《百鬼夜行》(日),最早的传说是在日本江户时期,据说外貌不一,可是都是非常可怕的鬼怪,他本来不是人,而是地狱的小鬼,常常在冥界门口徘徊,会变成我们熟悉的人的样子教唆人们玩一种叫百鬼灯的游戏,百鬼灯:就是点100只白蜡烛,然后大家依次讲一个自己经历过的诡异而且恐怖的事情,每讲完一件就吹灭一只蜡烛,而第100个故事都是由主持的人讲,当最后的蜡烛熄灭时,所有参与游戏的人都将被带到地狱,把人拉入鬼门,所以在日本被称为比较危险的妖怪,日本认为鬼是神的分支,所以把好多东西说成妖怪。
具体说,它不是妖怪,而是更想《十日谈》之类的讲故事的行为:日本的怪谈也多半发生在夏夜。日本传统戏剧歌舞伎的故事里,有许多都是源自怪谈的传说,在江户时代(相当于西元一六○三年至一八六七年)还有一种叫做「百物语」的游戏,就是半夜里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点起许多蜡烛,大家轮流说鬼故事,感受恐怖的气氛。据说,当第一百根蜡烛熄灭时,真正的鬼就会出现……所以往往说故事的人会心里有个警惕,轮到自己说故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变成最后一个,因为不知道说完第一百个故事的时候,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每次说到第九十九个,就会立即打住,没有人敢再继续说下去,这是一种集体召唤鬼魂的仪式。
江户时代的作家,浅井了意所着的《伽婢子就详细地记载了关于「百物语」的由来及玩法,简述如下:在进行「百物语」的游戏之前,参加的人一律身穿青衣,齐聚在同一间暗室里。在这间暗室隔壁的房间,准备了用蓝色纸糊的行灯,并且添上足够的灯油,然后点燃一百支灯芯并排在一起。行灯的旁边会安置一张小木桌,上头摆着一张镜子。每个人轮流说完一个怪谈后,就必须离开自己的座位摸黑走到隔壁点着行灯的房间里,把一支灯芯吹熄后。接着,从镜中照一下自己的脸才能回到原来的暗室,然后换下一个人。吹熄灯芯的过程中,一样继续说着怪谈,直到说完第九十九个怪谈后,剩下最后一支灯芯,就留着让它继续点着,然后大家继续围坐在一起等待黎明,直到太阳出来了就各自解散回家。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怪谈总是讲到第九十九个就结束,因为当时的人们很迷信这样说法,如果说到第一百个怪谈,就会发生什么怪异的事情,所以谁也不敢去碰触这项禁忌。
随着时代的不同,行灯也改为以蜡烛来取代,而且新的游戏规则是,最后一根蜡烛必须吹熄,百物语游戏就变成了恐怖的怪谈会,听说当最后一根蜡烛吹熄的时候,的确是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鸟山石燕所画的「青行灯」收录在《画图百鬼夜行》,正是描绘当时进行百物语的情景,青行灯快要吹灭的时候,许多好玩有趣的妖怪故事正在一群人的口中讲述着,并且有人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就是妖怪百物语的由来。
猫又
猫妖的一种,据说有两条尾巴,能直立行走。最早出现在《日本灵异记》的说话,描述一只猫死後产下的胎儿竟然变成人的故事。猫妖是上了年纪的老猫,通常以老太婆的形象显现,身体大约是人类体型的一倍,大只的猫妖甚至可以长得像小牛一般大小,尾巴在末端分叉为二,汉字写成「猫股」或「猫又」,意即「猫妖」或「猫怪」。所以,为了防止老猫变成猫妖,便把仔猫的尾端切掉,只留下短短的根部,这样一来,就不怕到时候猫尾巴分岔,变成猫妖在家中作祟了。
具有可怕魔力的猫妖,在吃早饭之前,会以人声说话,有时再将人吃掉後,转化成此人的肉体伺机寻找下一个猎物。通常猫妖只攻击它怨恨的人,但是如果遇到性情更凶狠、手段更残暴的猫精,只要一看到人,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加以伤害,传说中也有善良的猫妖,常变成少女模样以亲近人类,当然性格是很温顺的,平日喜欢吃鱼,身体轻盈,喜欢依靠人类,但是常被人伤害。猫、狸和狐都是日本传说中有着非凡能力的动物。
般若
般若并非佛教中的智慧之意,而是日本传说中的一种妖怪,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怨灵。据说是因女人的强烈的妒忌怨念形成的恶灵,般若住在深山中,每到半夜就去吃人,是一种专门抢夺小孩的女鬼,而且她会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笑声。
日本著名的主人公光源氏是平安时代的一位贵族,眉清目秀,爱了不少女性,按那个时代的习惯,天皇和贵族除了正妻以外还娶了很多侧室。女主角叫[六条御息所],她做为皇太子妃曾经有过不错的生活,不过后来她失去了丈夫,爱上了光源氏,但是光源氏不久就对她冷谈了下来,所以她非常苦恼,因此开始嫉妒[葵上],[葵上]是光源氏的正妻,后来六条御息所变成了般若,使葵上处处为难……
毛女/发鬼
很深的夜里,常会有一个穿着很漂亮的女人站在冷清的街道上,若是路过的人问:“这么晚,你在干什么呢?”毛女便会转过头来,整个脸都是黑漆漆的毛,五官完全看不清楚!当人们发现那是可怕的毛女,正惊慌要逃跑的时候,毛女便伸长她的毛,缠绕在正要逃的人脖子上,将他勒死……
人肉雀
传说有一种鸟,会把蛋下在人的身上,这种鸟的蛋比人的毛孔还小,当它出生后就把人的内脏做食物,最后吃空才飞出人体,这就是入内雀。另外有种说法是有人长成了雀,被以为是妖怪。
黑冢
又叫窃尸鬼,是一个活动在坟地里的鬼,它会把刚刚死去不久的人的尸体偷出来送到其家里吓人,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鬼,有时候又会只砍下尸体的某个部位,所以也有人叫它解尸鬼。
魑魅魍魉
魑魅魍魉的传说在中国远古就有了——
大约四千多年以前,炎黄二帝争天下,炎帝之子蚩尤被俘后,做了黄帝的一名随从,后来找机会逃了出来,回到炎帝的身边去,力劝炎帝重起战事,洗雪阪泉之耻。但是,炎帝已经年迈力弱,又不忍因自己发动战争而让百姓遭殃,没有听从蚩尤的建议。蚩尤只好去发动他的兄弟们,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泽间的魑魅魍魉等鬼怪,率领大军,打着炎帝的旗号,向黄帝发起了挑战。黄帝听到蚩尤发动大军也不禁大吃一惊,他想施以仁义感化蚩尤,但蚩尤并未被感化,双方在逐鹿展开了大战。蚩尤使用魔法,摆出了毒雾阵,把黄帝的军队围困起来。但是,黄帝驾着谋臣风后发明的指南车,指挥军队冲出了毒雾阵。蚩尤又派魑魅魍魉去作战,黄帝则叫兵士们用牛角军号吹出了龙的声音,吓跑了这些鬼怪们。
由此可见魑魅魍魉不管在古时还是现在都是指一些杂牌小妖,传到日本反而变有名了,据说魑魅魍魉专吃美女,外表大多以高大、红身、尖耳、头长角为主要特征,日本民间传说在荒野无人的深山,山下四野又多古老的森林。走长途的人,尤其是走夜路的,常常遇上山魈鬼怪、魑魅魍魉,都是木、石、禽、兽变的。
鬼一口
在高桥叶介的学园怪谈里出场过,就像某种深海鱼类头前面那个发光的诱饵一样,美女是鬼首前面的诱饵,长在它的长舌头上,作出快被吞噬的惨状引诱人来救她,然后把人吃掉。
小袖之手
有关女子嫉妒心的妖怪吧,由于喜欢漂亮衣服但得不到的女子的怨念形成的妖怪。
鵺
一种动物,据说有着乌鸦的外表,黑天鹅的翅膀,鹰的利爪,鳗鱼的尾巴,有着牛的力量,是非常有争议的一种妖怪,只要是它认定你是坏人,那你就不可能活过24个小时,而且它杀人的手法万分残忍,是不能用语言描述的,可是如果它认定你是好人,那你一生都会被他保护。所以也有人把它作为供奉的对象。
另有传说:三十六歌仙中的左近中将藤原实方由于当殿与藤原行成喧哗争吵,并将其冠帽掷于庭下,便被一条天皇贬为陆奥守。刚刚接到左迁的敕令,实方又得知行成升任藏人头的消息,最后终于在998年于陆奥地方郁郁而终。
然而,肉体的消逝却无法带走其盘旋于空中的怨念。不久,日本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猿首狸身、虎足蛇尾的怪鸟——它们如同蝗虫一般到处吃食庄稼,甚至肆无忌惮地啄食清凉殿上的御膳。老百姓们将这种叫声如同虎鶫的鸟取名为鵺。
1153年,平安京宫城突然被自东三条方向的森林里涌出的黑云所遮盖。近卫天皇忙召群臣商量对策,然而祈祷和加持却都没有效果。于是群卿便推举当世武勇第一的源赖政去降魔除怪。接过这个烫手山药的赖政先到镇守社去祈愿,之后便进入大内。到了丑时,黑云果然又出现了,无数鵺鸟自云团之中现出身形。赖政弯弓放箭,口诵「南无八幡大菩萨」的名号,将为首之鵺射了下来。然而,鵺的死尸又引起了瘟疫等传染疾病,所以便将其放入空舟,自鸭川顺流而下,飘入大海。
累〔KASANE〕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少女阿菊忽然被幽灵附体,道出了十几年前的一椿秘闻。原来这个附身幽灵不是别人,正是阿菊已故的母亲——累。累是一个相貌与阿岩不相上下的丑女,他的丈夫为了抛弃她,把她骗到山上,推下了悬崖。这场谋杀被掩盖了十几年,累一直在死亡的痛苦与憎恨中煎熬着。后来在一位法师的帮助下终于获得了解脱。累走了,但阿菊的病并没有好。在几十年前,村里有一个天生残疾的少年,狠心的父母为了丢掉这个包袱,把他推到河里淹死了。这些被最可信赖的亲人谋杀的人好可怜呀!他们的怨恨是很难消除的。
玉藻前/九尾狐/杀生石
玉藻前又被称为是「三国传来之金毛九尾狐」。所谓的三国是指中国,印度和日本,大概是这妖狐曾经把这三国的文明搞得鸡犬不宁,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称号吧。妖狐诞生在中国,传说中它是阴气的结晶品,懂得人化之术。纪元前十一世纪时,化身为绝色美女妲己,当上了当时商纣王子辛的宠妃。在妲己的淫威之下,商朝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不久之後便被西边新兴的周政权推翻。
妖狐也跑到印度去,化身为摩竭佗国斑太子的王妃华阳天,之後又回到中国,暂时过著隐姓埋名的生活。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者吉备真备到中国来,妖狐便溜进了吉备真备的船里到日本来了。之後又过了几百年,自称「玉藻前」获得鸟羽天皇的宠爱与信任。后来天皇便得了怪病倒卧床榻;大臣们因此开始怀疑她,请安倍晴明暗中对她进行了占卜。结果,「玉藻前」的真面目终于曝光,原来是一只来自中国的九尾妖狐,于是她便逃离京城,躲避到远方。
鸟羽天皇知道真相之後,派遣了三浦义纯和上总广常率领了一万五千人的大军追击妖狐,激战两天两夜之後,妖狐落败,化为一块巨大的岩石「杀生石」。化为岩石的妖狐恶性不改,经常放出有毒的气体伤害过来的人。後来一代名僧玄翁利用他的法力将岩石打成两半,才彻底消灭了妖狐的恶灵。
现在那须野的杀生石,已经变成了当地的名胜地之一。
百目妖
在西欧传说中多以巨型怪兽居多的百目怪传到日本变成一全身上下都有眼睛的女妖,据说该女妖专门诱惑男人夺人双目为己用,如果被她夺满一百只眼睛就会变成无法收服的大魔头。传说一法师去收复她时,她已有98只眼睛,98只眼睛发出的邪光令法师无法动弹,为了不被妖怪凑满百目,法师自毁双目,最后用佛香之灰封住了百目妖头上的两只主眼才将其收服。
飞缘魔
有着美丽脸孔的妖怪,专吸取男性的精血,据说是女囚犯的怨念所成。
是从佛教的“縁障女”民间化了的传说。所谓“飞縁魔”,查了后发现应该是从佛教的“縁障女”民间化了的传说。
拥有绝色的美貌,但却属于危险级别的东东常常在夜晚出来晃荡,被她所找上的男子通常都是……,全身精血被吸得一滴不剩,偷走他们的胫骨而杀死他们。唉,又是一个把女性恶魔化的例子(看来也受中国古代的“红颜祸水”的影响太深了),本来是佛教用于劝诫****的一个反面教程,流传到民间后被扩大了,甚至说“夏桀王和妹喜”,“殷纣王和妲己”都是典型的“飞縁魔”的故事。(这回更厉害了,不但赔了性命,还送了江山,害苦了百姓)。
还有个古老的说法,那就是“飞縁魔”一般都是来自于“丙午年”出生的女性中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日本的丙午年生,是一群十分不幸的人。大家相信丙午年生的女人要克夫,即使再嫁,也还要克,而且可以多至五六个,所以想结婚是很困难的。。)“丙午”是哪一年?按阴历60年一巡回编制的第43年的称号,由大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于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戌亥)配合而成。1846、1906、1966、2026(十60……)都是丙午年。
络新妇
《妖怪百象记》中有记载,称其为蛛女,是蜘蛛变为人形,诱惑男子,当男子被诱惑后3日的子时,会被其取走首级食用;《百鬼夜行》中称为新妇罗,是极危险的妖怪。
毛倡妓
据说此人是日本佛门主持的私生女。主持为了保持清高形象,把她买去做了艺妓,她的琴弹得非常好,在那里也很受欢迎,后来妓院来了新的老板,逼迫毛倡妓卖身。不想她的生意特别好,招来同行的嫉妒,于是她们合计将毛倡妓害死,毛倡妓一生无依无靠,身陷烟花泥潭,最后还含冤而死,自然怨气特别重。于是化为厉鬼,在妓院门口以色相勾引男人,春宵一夜后,嫖客的身上会长满长毛,使其窒息而死。
常凯长老一、民间传说在中国民间多数是信仰观世音菩萨的,我们从「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两句话就可看得出来。但是对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可能有很多人会不知道,而对观世音菩萨,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由此可见民间信仰观世音菩萨的盛行,不过,正正确确懂得观世音菩萨的意义和观世音菩萨的显化事迹的人并不多,原因是:一般人都认为观世音菩萨是个女人,名叫妙善。关于这个问答辩护,现在先从传奇说起,然后再作合理的解释。一、汝州志记载:「过去有楚庄王的第三女叫做妙善,是个非常孝顺的孝女,当楚庄王病得很危急的时候,医生说要病好,必须用亲人的手眼,妙善公主听了,毫无难色的割下手眼,救父亲的重病,使父亲的病痊愈。等到父亲病好,公主也就坐化,医生说她是大悲菩萨,而说这话的医生,亦立刻不见。于是楚庄王即封公主为大悲菩萨,且建香山寺,塑千手千眼像。有人说:庄王命塑全手全眼,但宦者误为千手千眼,致有千手千眼观音。」但汝州志所说,为感通录不载,这当然是不可靠的传说。又据向来俗传,谓大士为妙庄王第三女,名叫妙善,因舍手眼愈父恶疾,乃显千手千眼像,编年通论中说:「这是天神为南山道宣律师所说」,这自然亦是传说而已。二、《观音得道》:说妙庄王有三位公主,大公主爱文才招了一个文驸马;二公主爱武才,招了一个武驸马;三公主爱修行学佛,慈悲爱护生物,舍己为人——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后来在大香山成了正果。这本警世小书,虽然和佛经文中的观世音相差太远,但这本书在民间的流通——尤其是一般妇人家都会念诵。近年来也编成话剧,拍成电影——「观世音」。去年曾在本国放映,还有什么「白蛇传」,「王氏女对金刚」,「目莲救母」等。有关这种民间传说故事都没有什么事实可言,只是一本神话警世的善书而已。其实关于观世音菩萨救人救世的因缘,在佛经中有一部伟大的经典叫做《大乘妙法莲华经》,其中第二十五品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完全说观世音菩萨的圣德以外,还有《般若经》、《真言仪轨》、《悲华经》、《观音授记经》、以及净土宗的经典,密宗的经典……都是崇奉和尊敬观世音菩萨的,可是这些佛教经典,只是流传在已进佛门的佛教徒中,在广大的群众却不能从普门品中来认识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二、观世音菩萨是什么地方人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什么地方人?这个问题,我现在先来说观世音菩萨的名义,然后再介绍观音菩萨的来历。观世音菩萨。印度叫做「阿干嚧吉帝烁唷啰」,中国话叫做「光世音」、「观自在」、「净圣」、「施无畏者」、「救世大悲者」、「金刚菩萨」。观世音是菩萨的德号,观世音「观」字该读做去声,乃是智观之观,不是眼观之观,一般人读做平声。观是能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是说这尊菩萨以观世间的苦乐音声,而寻声救苦,所谓「寻声救苦度群迷,故号名为观自在」。所以还有叫做「观世自在」、「观圣自在」。就是赞叹观音的智慧,于所观的事理无碍之境,已经达到自由自在,不再有丝毫拘碍。同时也赞颂观音的大悲,在所应化度的各类群机,当其救度拔苦时,亦已达到自由自在,不会感到有何困难。根据《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名其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等,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坠罗剎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楞严经》:菩萨遇古观音佛,彼佛教其依「闻性」三昧而悟道,故得观世音名号。《悲华经》:菩萨为凡夫,做转轮圣王第一太子的时候,对三宝非常敬信。同时在宝藏佛面前发大菩提心,立大誓愿说:假使有世界中的苦恼众生,为求解脱痛苦,称念我的名号,而为我的天眼所见,天耳所闻,不能救脱其苦者,我誓不成佛。宝藏佛见他发这样的大愿,除欣喜赞叹外,还为名叫观世音。以上所说都是观世音的德号。菩萨是印度话,具云菩提萨埵。菩提,中国话叫做「觉」。萨埵,叫做「有情」。合起来叫做「觉有情」。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菩萨。因为很多人不了解菩萨的名义,大多数将偶像称为菩萨,同时把菩萨当做神明去求拜,这种举动实在可笑。如果我们肯发上求下化的心,大家也可名为菩萨,不过是初发心的菩萨,而不是断惑证真的大菩萨,有深浅程度的不同。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前成了佛,名号「正法明如来」。那就是我们早课所念的课文:「南无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菩萨」。因为与这娑婆世界有大因缘,以大悲愿力,「倒驾慈航」复入生死苦海,现菩萨身,随机赴感,无处不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无非是要令一切众生,脱离苦海而登彼岸而已。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什么地方人,这点不能说明在这娑婆世界里某一个地方,而是指明观世音菩萨,是示现在西方过去十万亿佛土的极乐世界做菩萨,协助阿弥陀佛化度众生。将来就在极乐世界成佛,佛号叫做「普光功德山王如来」。至于观世音菩萨行化的地方,那就因为观世音菩萨是极乐世界的大菩萨,所以极乐世界是观世音菩萨行化的根本道场。另一方面观世音菩萨是「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的。所以有观世音菩萨教化的地方,就是观世音菩萨化现的道场。不过,观世音菩萨在我们这世界里面,是示居于印度南部的一座山,叫做「普陀洛迦山」——「补怛罗迦」、「布怛洛迦」……。中国话叫做「小白华山」。据说印度有几个补怛洛迦山。在《华严经》第六十八卷经文说:「瑟鞞胝罗居士告善财童子言:『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即说颂曰: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华果树林皆遍满,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时善财童子……渐次游行,至于彼山,处处觅此大菩萨,见其西面,严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石上。(金刚石俗称说法台……)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相续不继……或以布施……或以爱语,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摄取众生……或以音声,或威仪而说法,或为神变,令其心悟,而得成就……愿令一切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即得免离一切怖畏;离怖畏已,复教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这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二十八参,在这个补怛洛迦山中参观音菩萨所闻法要。三、不肯去的观音在中国有四个佛教的大名山就是:山西的五台山,是大智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的峨嵋山,是大行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的九华山,是大愿地藏菩萨的道场;浙江的南海普陀山,是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这四大名山中,最有名的,那就是南海普陀山了。因为这个四大名山之一的南海普陀山,不但是全中国人民所知道是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而且是名闻全世界的。在中国五代梁明贞二年的时代,因为有一个日本僧人,名叫慧锷法师,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游学,同时参礼各地佛教名山圣迹。当他要回去日本的时候,特别在五台山请了一尊清净庄严的观世音菩萨的圣像,预备带回日本去供养,可是当他所乘那只木船,开到浙江定海县所属的舟山群岛的新罗礁的地方,海洋中忽然现出无数的铁莲华,(今称为莲华洋)把这只小船挡住不得前进——这样三日三夜,使这只船无法开行,只是在这小岛周围打转,如果想要向东开行,就有铁莲花从海中浮出,使他进退不得。惟慧锷法师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跪向观音大士像前虔诚祷告说:「大士!弟子因见菩萨圣像庄严,我国佛法未遍,圣像少见,我想将菩萨请回日本供养,假使我国众生此时无法见你,当从所向,弟子即就该处,建立精舍,供养圣像。」说也奇怪,慧锷法师祷告之后,这只小船,竟行靠潮音洞山边,安然停下。那慧锷法师就上山向潮音洞附近的张渔翁家,商借茅屋,作暂时安奉观世音菩萨圣像的地方,但是张渔翁听慧锷法师所说经过,大大受了感动!实时向慧锷法师说:「师父!你们贵国的人,既无缘见菩萨,那末你就与菩萨一并住在我们山中,我把住的房子和地方让出来,你可以筑庵供奉菩萨,我过海去叫各地民众,大家来山拜菩萨供养你,你不要再回去日本了。」因此慧锷法师就不再回去日本,而安心在这个渔岛上开始筑建一座寺院,叫故「不肯去观音院」。这是普陀山开山的来由,而慧锷法师就成为普陀山第一代开山祖师了。但是,到了宋神宗皇帝敕建命为宝陀寺,到了清代,几番更名,又到了近代,才改名为「普济寺」。普陀山在五代梁明贞年代,还是一座荒山孤岛,只有几个捉鱼为业的渔翁,在这山上搭几间茅草蓬子,住在海边山坳里,很少有人知道海中有此山。虽然汉时就有汉光帝的好友严子陵的岳丈梅子真,隐居在这山上修真养性,(那一时代这个小岛叫做梅岑山)仍然还是一片荒岛,野无人烟的地方,一直到了慧锷法师开山以后,来往于这小岛的海上人家,逐渐增加,以及附近小岛的居民,时候来山礼拜,同时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灵感,于是各方前来朝拜的人民越来越多,因此这个小岛就一日一日发展起来!后来乃将梅岑山改为普陀山,也就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化现道场。四、观音菩萨是男还是女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人还是女人,这个问题相信大家一定想要知道的,因为我们平时所见到的观世音菩萨圣像,都是女人身相,尤其是一些人都把观音菩萨,叫做观音娘娘、观音老母、观音妈……这样都不是正确的。依照佛经中说:观世音菩萨,现在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左辅的大菩萨,同时极乐国中的人,是莲花化生,根本没有女人,所以不可以说观世音菩萨是女人,因为菩萨的本身是清净妙相庄严的,是具大丈夫相。在中国唐朝以前,所有观世音的塑相和画相,都是男子相貌,即是佛经中称为「勇猛丈夫观世音」。这点是证明观世音菩萨,纯是大丈夫相。不过,从化度众生和普门示现这方面来说,那是要看那一类众生,需要示现那一类的身相,去为那一类众生说法,普施无畏,饶益众生,无量苦恼,咸令解脱。如《妙法莲华经普门品》说:「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这是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该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观世音菩萨在这世界内所示现的女人身,特别是为要化度此世界内的女人而来的。就是「一身不分而普现,万机应感以无违」。因为在过去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女人要受到种种限制,好比三从四德,小时要从父母的教训,出嫁以后要服从丈夫的命令,到了老年还要听从儿子的话,所以女人的痛苦是比男子特别多。观世音菩萨,由于要救济痛苦最多的女人,因此特别示现女人身,期以引导她们来学习佛法,以解救她们的痛苦,而获得身心解脱。这是观世音菩萨以各种不同的身份,游化十方无量无尽的世界,广度无量无数的众生,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超凡入圣。现在所说是指观世音菩萨,是在此世界示现女人身,绝对不可认为观世音菩萨原来是女人身。并且要记住,如果在念观世菩萨的名号,想观世音菩萨像的时候,一定要观男身,不要作女身观想。现在引一段故事介绍给大家听听:「中国唐朝文宗皇帝嗜好吃蛤蜊,下旨要东南沿海的渔民,频年入贡蛤蜊,一班贪官污吏们乘此机会,鱼肉乡民,捐献诈取,害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忽然一日,皇帝的御馔获一巨蛤,刀劈不开,甚为奇怪,御馔把这只巨蛤,送到皇帝面前,奏明来意,皇帝接过以手指弹扣了一下,说也奇怪,那个巨蛤,自动张开,其中有一尊观世音菩萨相在内,文宗皇帝看见了惊异不已,急令官监,以金饰檀香盒,贮起来供奉。即召当时德高道隆的惟政禅师入朝请问,禅师对曰:「物无虚应,乃启陛下信心,以节用爱人耳。经云: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而为说法。」帝曰:「朕见菩萨矣,未闻说法!」师曰:「陛下信否?」帝曰:「焉敢不信?」师曰:「如此陛下闻其说法竟!」文宗大悦感悟,誓戒永不食蛤蜊,因诏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敬奉,这是菩萨显化,各地崇奉,盖亦普陀山香火所由来也。由于菩萨的威德自在,所以观世音菩萨名号,遍满人间,无人不知道,于是各地侨居的华人,多有从故乡背负观音圣像到南洋来,所以到处多有供奉观音菩萨的寺院庵堂,以供十方善信前来烧香礼拜。最后来谈谈怎样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我们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具大悲心、救苦救难的圣者,我们如要想得到菩萨的灵感。应该要求注重身口意三业的清净。若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或诵经、持咒、礼忏、跪拜、供养,却可以获得观世音菩萨加被,所求皆遂。如三业不清净,就是怎样供奉信仰,也是很难获得利益,所以要供养观世音菩萨,最好以香、花、灯、果、清茶、素食等为宜,切不可以用鱼肉等不合菩萨大慈大悲精神的物品去寺庙行供养。更最好的供养,还是深体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及本愿随分随力去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去服务,按照佛教慈悲的宗旨去行,那才是符合供养观世音菩萨的本旨,功德就更大了。摘自《常凯长老法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