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内蒙雨少(内蒙古为什么少雨)

黑龙江旅游网4910

这个要看你在哪个城市了和什么时间去了。内蒙古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多数地区冷季长达5个月到半年之久。其中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由零下10oC递减到零下32摄氏度,夏季温热而短暂,多数地区仅有一至两个月,部分地区无夏季。最热月份在7月,月平均气温在16oC--27oC之间,最高气温为36oC--43oC。气温变化剧烈,冷暖悬殊甚大。降水量受地形和海洋远近的影响,自东向西由500毫米递减为50毫米左右。蒸发量则相反,自西向东由3000毫米递减到1000毫米左右。

为什么内蒙雨少(内蒙古为什么少雨)

首先这与地理位置有关。在低纬度地区尤其是太阳直射区太阳能对水循环系统的驱动会更快一些。从而加速了海洋和陆地水的循环将海洋水输送至陆地又从陆地汇入海洋整体来说水域面积大。

其次与季风相关。这同样是水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都知道在动力学上各种势能都是由高处流向低处风也不例外。低纬度地区太阳能充足会造成热空气上升从而形成低压区高纬度易形成高压区在低压区与高压区的空气流通就形成了风。夏季风饱含水汽所能福泽到的往往是东南沿海地区越往西北内陆越是照顾不到。这是季风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再者长久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南方湖泽众多植被丰富覆盖率高而北方地势起伏小地表裸露较多。从因储水和环境不同而造成局部小气候差异来说,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高湖泊蒸发量大的地区水汽丰沛而北方降水则相对较少。

以上。如有偏颇敬请指教

南方靠海,沿海城市居住密集很容易产生水蒸气所以雨就多!

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多少及分布情况主要考虑该地区水汽的来源,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地区,具有显著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了明显的季风环流。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所以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征是“由东南往西北递减”,从南北方的角度来说,就是“南多北少”。

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来看,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年800毫米降水量的分界线,越往南方年降水量越大,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位于台湾岛上的火烧寮,年最大降水量达到了惊人的8404毫米,秦岭淮河以北年降水量逐渐降低,到了内蒙古某些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南北方的降水差异还表现在雨季的长短上,南方地区降水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地区降水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我国南方雨水多、北方雨水少,自然有以下原因:

我国北方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比如北京,每年550ml的降水,主要是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上旬,这时候暴雨集中,河水水位提升,所以春旱严重、夏季暴雨。而这样的情况在北方十分普遍。

南方的气候就复杂许多了,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等都有,夏季也是高温多雨,但雨量往往多于北方,南方一些地方的极端单日降水量能达到甚至超过北方一些地方全年的降水量。

最重要的是,南方冬季虽然干燥,但比起北方要好许多,雪、雨夹雪、雨等都会时不时降下一些,气候上看,是没有明显的干季。

北方水系少,南方水系多。南方多大江大河,而且海岸线绵长,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我国降水呈现出北少南多、西少东多的格局。

地理原因,气候原因,南方本身江河湖海多,北方一直就比较干旱!

最近15年形成的气候。以前没有。

近几年,南方雨水特别多,而北方雨水太少,是由于大环境气候造成的。

南方气候潮湿,水量充沛,特别是沿海地区。农村和山区种植稻米为主,而地下水脉也特别浅,水汽大量蒸发,所以雨水特别多。

而北方连年干旱,河道干枯。农业种植,以地下水灌溉为主,再加上工业大量开采,地下水越来越深,水汽蒸发较少,造成恶性循环。所以雨水也越来越少。

我是直观乡村,喜欢的请关注!

因为南方靠海水源辽阔,空气对流湿度大植物繁多,水蒸汽量大降雨多。而北方水溪少水面积更少气温越高空气压加大云量减少,空气湿度减少降雨也就少了。

刚才看到评论,说北方四季分明?笑话!北方的气候干燥,绿色植物相对少,特别是冬天!南方气候湿润,绿色一年四季都是山清水秀的风景!

我国南北方的雨水分布不均匀,东南沿海雨水多,西北内陆雨水少。比如,福州市年平均降雨天数在160〜180天,降雨量在1600毫米〜1800毫米之间;而地处西北的银川市,平均降雨天数仅为40多天,降雨量只有200毫米左右。

台湾火烧寮年平均降雨可达6500多毫I米,被称为中国的“雨极”。而新疆吐鲁番盆地就十分干旱,年平均降雨量仅十几毫米,是世界上干旱少雨的地区之一。造成我国雨水南多北少的原因,首先是地理位置决定的。

按照地理纬度,地球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气候带。热带气候湿热,降雨量多;而从温带往寒带走,雨水就逐渐递减,干旱少雨。我国南北疆界跨纬度很广,南方地处热带、亚热带,自然雨水就多,北方地处温带,靠近内陆,降雨就少。

造成我国北方雨少南方雨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国盛行季风,夏季东南季风把海洋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往陆地输送,暖湿空气遇上冷空气,很快就在东南地区下起大雨、暴雨。而后,雨带慢慢向北移动,一路降雨,水汽越来越少,到了干旱的北方,雨量就很少了。

冬季,我国北方盛行干冷的西北风,只有当强暖湿气流从高空刮到北方才会降雪。综合这些原因,就形成了我国雨水南多北少的局面。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不下雨主要是由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首先,内蒙古东部位于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较远,使得该地区的空气湿度较低,水汽不足,难以形成云和降水。

其次,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漫长,且昼夜温差大。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空气中的水汽很难凝结成云和降水,即使形成云和降水,也很容易被干燥的空气所吸收或蒸发掉。

此外,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地形也对其降水量产生了影响。该地区地势高耸,山脉纵横,使得空气在流动过程中容易形成下沉气流,不利于云和降水的形成。同时,该地区的草原植被覆盖率高,植被覆盖面广,使得空气中的水汽难以被吸收和利用。

综上所述,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不下雨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