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被称为什么(泉城被称为什么之城)

黑龙江旅游网1770

广州———花城,羊城

泉城被称为什么(泉城被称为什么之城)

重庆———山城

湘潭———莲城

重庆———,山城

长沙———星城,潭城

成都———蓉城,锦城

昆明———春城,花城

武汉———江城

金华———婺城

莆田———荔城

潮州———凤城

济宁———任城

徐州———彭城

大同———平城

嘉兴———禾城

安庆———宜城

西昌———月城

扬州———芜城

温州———鹿城

衢州———柯城

蚌埠———珠城

泉州———鲤城

漳州———芗城

许昌———烟城

惠州———鹅城

柳州———龙城

泸州———酒城

内江———甜城

青岛———岛城

烟台———港城

曲阜———圣城

东营———油城

湘潭———莲城

衡阳———雁城

福州———榕城

大连———滨城

长春———车城

十堰———车城

苏州———水城

厦门———鹭城

鞍山———钢城

呼市———青城

哈尔滨——冰城

齐齐哈尔—鹤城

潍坊———风筝城

石狮———服装城

曲靖———麒麟城

聊城———凤凰城

拉萨———日光城

绍兴———越,蠡城

济南———泉城,历城

南昌———洪城,英雄城

拉萨———日光城

包头———鹿城,草原钢城

南京———石头城

济南被称为什么城

济南又名泉城,以七十二名泉闻名天下。

温州、苏州、重庆、武汉、济南、广州、***、南京、哈尔滨、成都被称为什么城

鹿城,温州

姑苏城,苏州

山城,重庆

江城,武汉

泉城、泉工,济南

羊城,广州

日光城,***

石头城,南京

芙蓉城、锦官城,成都(记得济南、成都有两个别号哦)~~~

山东济南被称呼什么什么城

泉城。。。

许多城市被称为什么城

蓉城,是四川省会成都的别称芙蓉城的简称。相传五代后蜀孟昶于宫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名成都为芙蓉城,后简称蓉城或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

羊城,广州的别称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会,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泉城,是济南市的别称,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因“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有著名的天下第一泉5A级风景区,内含趵突泉、大明湖、黑虎泉、珍珠泉、白石泉等七十二泉,一派江南风光而得名。

京城,江苏省镇江市古称,孙权在迁都建业以前,于209年(建安十四年)先在京口临江的北固山居高临下建造一座坚固的军事堡垒“京城”,俗称铁瓮城

不夜城,美国纽约市的别称

哈尔滨被称为什么城

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北国冰城,啤酒城

山东的济南又叫什么城

泉城

昆明,成都,重庆,济南,广州,抚顺,被称为什么城?

昆明--春城、成都--蓉城、重庆--山城、济南--泉城、广州--羊城、抚顺--煤城

上海被称为什么城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公元前207年的汉代,缪县政为娄县。今金山县境内的海盐县,汉时为刘濞的封国,此地煮海水以制盐。这种盐称散盐,质量好而量多,都被运往吴都(苏州)集散。和海盐县发展同时,由拳县也在发展之中。由于区域性地体下沉现象存在,海盐部分沦为拓湖,由拳也陷入了谷水。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前后海盐县被迫向南迁移。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定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到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县城内有街巷63条,商店林立,鲜萃羽集,地大物博,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失败后, 1842年8月29日,清***指令投降派蓍英和伊里布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第三款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清道光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接着,英国又以“理定善后事宜”为借口,于l843年l0月8日又同清***签订了《虎门条约》。......

南京被称为什么城啊?并解释一下。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企图进一步吞并楚国,他看中了位于现在南京中华门的长干里一带,召见他的谋士范蠡监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当时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占地面积也只有6万平方米,称作“越台”。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又在南京清凉山(又叫石头山)筑城,称为“金陵邑”,这也是南京又称“金陵”、“石头城”的来历。到了公元前211年,孙权又在金陵邑故址构筑“石头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历史遗存“鬼脸城”,这是当时的军事要塞,它依山为城,因江为池,地势十分险要。

石头城

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同治《上江两县志.山考》载:"自江北以来,山皆无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说:“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这里所说的“城”,也就是石头城订

关于石头城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据史书记载,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楚国(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灭了越国(都城吴,即今苏州),楚威王设定金陵邑,并在今清凉山上筑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破曹大计。据说,诸葛亮途经秣陵县时,特地骑马到石头山观察山川形势。他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滨,于是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并向孙权建议迁都秣陵。孙权在赤壁之战后,迁移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称秣陵为建业。第二年就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

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周长“七里一百步”,相当于现在的六里左右。北缘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南门之西为西门,城依山傍水,夹淮带江,险固现时势威。城内设定有石头库、石头仓,用以储军粮和兵械。在城墙的高处筑有报警的烽火台,可以随时发出预报敌军侵犯的讯号。至南朝时,石头城作为保卫都城的军事要塞的地位依旧未变。

古代长江绕清凉山麓东去,巨浪时时拍击山壁,将山崖冲刷成峭壁。唐代以后江水日渐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后,石头城便开始废弃,故中唐诗人刘禹锡作《石头城》一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笔下的石头城,已是一座荒芜寂寞的"空城"了。五代时期(924年)。石头城上兴建了第一座寺庙--兴教寺,以后这里就成为寺庙、书院集中的风景名胜区。直到今天,它仍以“石城虎踞”的雄姿享誉中外。

如今,我们漫步在石头城下,不仅赭红色卵石墙基清晰可见,而且还能看到历代在巖墙上增砌的城砖。

据地质学研究,这里的岩层是距今大约1亿年到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的浦口组地层。

在清凉门到草场门之间的城墙下面,有一块突出的椭圆形石壁,长约6米,宽3米,因为长年风化,砾

石剥落,坑坑洼洼,斑斑点点,中间还杂有紫黑相间的巖块,怪石嶙峋,远看隐约可见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狰狞的鬼脸,被称为“鬼脸城”。南京民间中有关鬼脸城的传说很多。相传这块岩石原来犹如刀削一般,光滑如境。如今在鬼脸城西侧确有一处清亮的池塘,从水面的一侧可以看到鬼脸城的倒影,老南京人俗称......

昆明,哈尔滨,南京,济南,广州,被称为什么城

重庆-山城

昆明-春城

哈尔滨-冰城

南京-金陵、开明之城

济南-泉城

广州-羊城、花城

问题一:济南为什么叫泉城泉是济南的生命和灵魂历史上济南以泉水而闻名,也算是世界上泉水最多的城市,虽然有名字的为72泉,但是济南泉水上百,以前基本是掀开石头就出水,所谓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所以称之为泉城

问题二:为什么济南叫泉城济南的别称泉城,济南素以泉水众多、风景秀丽而闻名天下,据统计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733个天然泉,在国内外城市中罕见,是举世无双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除“泉城”外济南也被常称为“泉都”。济南的泉水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精彩纷呈,有的呈喷涌状,有的呈瀑布状,有的呈湖湾状,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济南市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济南的城市发展、历史沿革、民风民俗也与耿水密切相关,形成了独特的泉水文化。

问题三:济南为什么叫泉城因为济南泉眼多啊。

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其实,历代诸家所记不尽相同。济南泉水亦不止72处,仅市区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是济南72泉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的则“隐居”于济南辖区内的其他地方。七十二泉之说,源于《齐乘》一书所载的金代《名泉碑》,所谓金线、皇华、柳絮、卧牛、矗高、漱玉、无忧、石湾、酒泉、湛露、满井、北煮糠、散水、溪亭、濯缨、灰泉、知鱼、朱砂、刘氏、云栖、登州、望水、洗钵、浅井、马跑、舜井、珍珠、香泉、鉴泉、杜康、金虎、黑虎、东蜜脂、西密脂、孝感、玉环、罗姑、混沙、灰池、南珍珠、芙蓉、滴水、灰湾、悬清、双桃、温泉、汝泉、龙门、染池、悬泉、都泉、柳泉、车前、煮糠、炉泉、白虎、甘露、林汲、白泉、金沙、白龙、花泉、独孤、醴泉、浆水、南煮糠、苦苣、熨斗、鹿泉、龙居,合章丘百脉,总七十二。

问题四:“济南”又称“泉城”,你还能说出其他一些城市的别称吗?不少于三个。济南--泉城

重庆--山城

昆明--春城

广州--羊城

成都--蓉城哈尔滨--冰城

问题五:为什么我们称齐南为泉城泉城济南,泉群众多、水量丰沛,被称为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在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的老城,基本上是现今游船环城一圈的区域:从黑虎泉出发,经泉城广场―西门―五龙潭―大明湖公园北侧―老东门―青龙桥,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处天然甘泉,汇流成的护城河流淌到大明湖,与周围的千佛山、鹊山、华山等构成了独特的风光,也成为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城市,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11]

除市区四大泉群,在济南市市区周边还分布着另外六大泉群:济南东郊白泉泉群、章丘明水的百脉泉泉群、历城彩石的玉河泉泉群、历城柳埠的涌泉泉群、长清万德的袈裟泉泉群、平阴洪范池泉群。以上十大泉群均属广义“济南泉群”,自东向西又依次划分为四大泉域,分别是:明水泉域、白泉泉域、济南泉域、长孝泉域。济南城内百泉争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说,流传甚广。今人探访整理,又评选出新七十二名泉。[11]

除此之外,境内河流主要有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还有环绕老城区的护城河,以及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绣江河,巨野河等河流。湖泊有市内的大明湖(水源来自趵突泉等泉群)和章丘市辖的白云湖;百脉泉,黑虎泉等公园内也布有大小泉池。[

问题六:我们称济南为泉城是因为什么因为,济南素以72泉名闻天下,比如,著名的趵突泉。黑虎泉。百脉泉。过去的济南,大街小巷都是石板路,随便掀起一块来,就能看到泉水。故曾有诗人赞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虽然,近些年来,盛况不再,但是。泉城这一美名依然传承了下来。因为,毕竟,这样的泉,这样的城市,是独一无二的。

问题七:中国那个城市称为泉城济南――“泉城”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的就是“泉城”济南。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

济南城内原来百泉争涌,分布着久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美泉100多处,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称。现大多数名泉都已见底,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涟涟水波。趵突泉有“天下第一泉”之美称,喷高三尺已不复见,然奇泉不可不看,更有易安与李攀龙,非去不可。黑虎泉,找一个人少的早上,漫步泉旁,看泉眼如珠冒起,听黑虎泉奔涌之畅快,亦属一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