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江山如此多娇 国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求江山如此多骄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身世还有意境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求江山如此多骄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身世还有意境
一、创作背景
1959年,为庆祝新中国建立十周年,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需要一幅大型的国画,决定由傅抱石和关山月来完成。国务院批准了郭沫若与吴晗的建议:以毛泽东作的“沁园春”(咏雪)的词意为题材,主题是“江山如此多娇”。
陈毅提出:“必须体现江山之娇,图中可见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白雪皑皑的西北高原,郁郁葱葱的江南大地,还要见东海。地理包括东南西北,季节变化有春夏秋冬,充分地体现多’的磅礴气势。”而关于画中“须晴日”的表现,
郭沫若认为:“须晴日那是解放前写的,如今已解放十年了,还不出太阳?我想应在画上出现大海波涛滚滚,升起一轮红日。”两人茅塞顿开,忙着动起笔来,三个多月后,完成初稿。周恩来审定时,提出画幅应加大尺寸,太阳需放大数倍。
傅抱石与关山月当即剪了几个太阳模样,试看以后,最后选中一个最大的。后由毛泽东手书“江山如此多娇”六个大字于其上,悬挂于人民大会堂。
二、作者简介:
《江山如此多娇》是中国当代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于1959年合作创作的巨幅设色山水画。
1、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
2、关山月(1912.10.25——2000.07.03),原名关泽霈,1912年生于广东阳江。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曾拜师“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
1948年任广州市艺专教授。1958年后,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等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务理事,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三、作品意境:
古老的长城,奔腾的黄河,蜿蜓的长江,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所有的这些都跃然于画上。其中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象征,冉冉旭日展示了新中国灿烂的前程,画中似乎描绘了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但仔细看,又不完全像五岳,这些都象征祖国江山的雄壮辽阔。
扩展资料:
《江山如此多娇》于1959年7月至9月,历时约两个月完成,作品完成时高5.5米,宽7米,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指导下,该幅作品又扩大到了高6.5米,宽9米。之后该幅作品一直悬挂于人民大会堂迎宾厅。
历经三十多年后,由于岁月沧桑,《江山如此多娇》原作的画面发黄变旧,因漏雨,也造成画面局部损伤,且由于人民大会堂内气流的影响,原作多处出现了裂口。鉴于此,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作出决定,临摹复制一幅《江山如此多娇》供悬挂使用。
人民大会堂领导经过反复比较,决定由荣宝斋接手临摹。临摹结束后,别请了在北京的山水画家何海霞和白雪石审定临摹质量。两位画家感觉临摹品能够忠实于原作,较准确地表现了原作的基本精神面貌。
有关方面把相关情况和两位的意见汇报给中央有关领导,中央有关领导认为可以代替原作。随即由荣宝斋裱画专家精心进行装裱。装裱以后,在人民大会堂悬挂原作处搭好架子,把临摹品先卷起来,自上而下,粘一部分,展开一部分,一点儿一点儿直到全部展开。
于是由荣宝斋临摹复制的《江山如此多娇》在人民大会堂迎宾厅,开始代替原作,继续迎接国内外的宾客。后来,原画作者之一的关山月先生来北京开会,人民大会堂的领导乘机请他来鉴定临摹品的复制效果,也得到了他的首肯。
所以在1990年夏天时,原作已经被人民大会堂悄悄撤换,取而代之的是北京荣宝斋临摹的复制品,而具有重大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原作,被人民大会堂精心珍藏了起来。由于这件事没有对外宣布过,这件复制品从挂出又历经了十几个春秋,直到21世纪才被揭晓。
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凝聚了什么
江山如此多娇》是以伟大领袖毛主席《沁园春·雪》词意为题材的山水画。作者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的心情,努力用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解放后祖国的壮丽山河。作者突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意境,以淋漓的笔墨画出层层群山辽阔无垠的平原和流贯其间的江河。山舞银蛇的北国风光、郁郁葱葱的江南景色,有机地统一在气势磅礴的画面中,旭日喷薄而出。在红太阳灿烂光辉的照耀下,祖国山河欣欣向荣,充满无限生机。它体现了"东方红,太阳升"的主题思想,表达出人们对伟大领袖毛主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表达出我国人民对祖国山河的无比骄傲和自豪。
1959年初,著名山水画家关山月和傅抱石先生接受了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国画的任务。周总理十分重视这件事,他对两位画家说,应该把创作这幅画看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并决定作画地点选在故宫中。关老与傅老认真研究了几天,画出了小稿。他们按周总理的意见:整个画面要表现出我们伟大祖国的风貌:近景是江南青绿山川、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中景是连接南北的原野,而长江和黄河则贯穿整个画面。周总理看了画稿以后,指示说,画面还要画上红太阳,体现"东方红,太阳升"之意。周总理说:"画上红太阳,也是象征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
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的资料
江山如此多娇是中国画。由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一幅中国山水图。1959年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毛泽东主席亲为题句:江山如此多娇。画面上旭日东升,江山壮丽,表现出新中国的勃勃生机;两位画家匠心独运,刻苦经营,用满蘸激情的笔墨去再现诗词的意境,使诗情画意水乳交融,产生出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
这幅画不同于西洋风景画,它描绘的不是某一个实在的景物。虽然画面上也出现山岭、树木、长城、雪原、江海等景物,但它们都不是具体景物的写生。画家描绘它们,不是要表现它们的真实性,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壮美宏伟的画境,以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画家不仅在画面上集中了最能表现祖国壮丽河山,最能代表我们民族精神的景物,如苍劲的青松,雄浑的山岩,莽莽平原,绵绵雪岭,长江、黄河的奔腾倾泻,珠穆朗玛峰的横空出世,而且赋予这些景物以某种象征意义。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