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北京地铁调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北京地铁调价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北京地铁调价方案的调价方案
北京出台《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工作方案》,将推出高峰时段差别化票价,缓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降低大客流风险。一时间,有关地铁涨价的话题再次引起热议。北京市交通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有关地铁涨价问题成为媒体关注重点。交通委运输局副局长马伯夷表示,相关部门提出多种涨价方式,比如“高峰时段涨价”“普遍涨价”“按里程收费”“有涨有降”等,各种调研正在进行当中,包括高峰时段客流分析以及出行里程等方面。但是不管怎样,北京地铁将要结束“2元通票时代”。
1、高峰时段涨价
票价差可分散高峰客流
根据《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工作方案》,将推出高峰时段差别化票价。交通专家徐康明表示,英国伦敦采用的就是高峰时段差别化收费的方式,他们在地铁非高峰时段会打折,和北京不同,他们是通过降低低峰票价吸引更多人乘车。
北京主动调高高峰票价,是为了缓解高峰客流压力。他认为,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通过价格杠杆分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是未来“可选项”之一,但对于“刚性”需要乘坐地铁的上班族来说意义不是很大。
2、普遍涨价
涨价后补贴低收入人群
有关专家表示,地铁的路网里程较2007年翻倍,再采用之前的2元价格肯定不合适。按说应该普遍调高价格,但为缓解交通拥堵,北京仍要坚持鼓励公共交通出行的原则,此次涨价需要解决的事情是高峰客流拥挤,普遍涨价缺少针对性。
交通专家徐康明认为,北京地铁“普惠式”的价格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提高价格是未来趋势。针对一些低收入人群、老年人、学生,政府可以采取“定向补贴”的方式,给予一定补助,在普遍价格提高的情况下,保证这些人群的出行。
3、按里程收费
郊区上下班人群费用高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陈艳艳认为,按里程计费是国际上普遍实行的收费方式,按照距离的长短收费是比较合理的,但北京的现状还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现很多郊区线很长,如果按距离郊区上下班人群的费用会很高,这样公共交通价格低的优势不明显。2014年10月13日,北京发改委上午发布公交票制票价调整听证方案,其中,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均实行计程值并按递远递减原则加价。地铁起步价分别为两元和三元,乘客均担分别为4.3或4.4元,同时对通勤族优惠。地面公交调价后仍是全国同类城市最低。
经过对多方意见的反复研究,北京市发改委公布的方案以计程为基础,以轨道交通为例,一个方案的起步价每人次2元(3公里内);另一个方案起步价3元(6公里内)。在两套方案中,里程加价采用递远递减原则,从3公里或6公里加价1元,到最长18公里或20公里加价1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价格调整方案增加了轨道交通票价优惠政策。在每自然月内,乘客乘车使用一卡通支出累计满100元后,超出部分给予8折优惠;满150元后,超出部分给予5折优惠。
在听证方案中,票价调整后的北京公共交通价格,轨道交通平均每人每公里0.29元,与上海基本相当,略低于广州、深圳等地;按照2013年路网实际统计的乘客乘坐情况测算,轨道交通两个方案单次票价在6元以内的乘客均占90%以上;乘客月平均支出约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左右,这低于2007年票价改革前7%的水平。
据媒体报道,根据路网和乘客乘坐距离分布比例数据测算,优惠政策实施后,两方案平均票价水平分别为每人次4.4元和4.3元。市发改委指出,两个方案的平均票价水平比现行票价分别提高2.4元和2.3元。按照2013年路网实际统计的乘客月平均乘坐轨道次数11次测算,两个方案中,乘客月平均支出分别为48.4元和47.3元,月增支分别为26.4元和25.3元。
对通勤乘客而言,按照平均每天乘坐2次轨道交通,每月22个工作日测算,在现价水平下,乘客月平均支出为88元。如按照新的两种方案,调价后将分别为194元和189元,多出至少百元。【北京公共交通新票价将于12月28日起执行地铁六公里内3元起】北京公共交通新票价将在2014年12月28日起执行,公共交通票价调整都将按照听证方案二执行,地铁价格六公里内3元起。公交10公里内2元起,使用公交一卡通乘坐公交车成人卡五折,学生卡2.5折。
【北京交通调价将于12月实行】北京公交地铁新价格公布:公交2元起,地铁3元起,12月28日开始实行。地面公交:10公里(含)内2元,10公里以上每加1元可乘5公里。轨道交通:6公里(含)内3元;6-12公里(含)4元;12-22公里(含)5元;22-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每加1元可乘20公里。
【北京交通,12月28日实行】轨道交通:6公里(含)内3元;6-12公里(含)4元;12-22公里(含)5元;22-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20公里。
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每张卡支出累计满100元后,超出部分打8折;满150元后,超出部分打5折;支出累计达400元后,不再打折。调整后的政策将从2014年12月28日起实行。
北京的地铁是怎么收费的,据说调整了
一,从2014年12月28日起,北京轨道交通(机场线除外)价格将调整为:6公里(含)内3元;6公里至12公里(含)4元;12公里至22公里(含)5元;22公里至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20公里。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刷卡乘坐轨道交通,每自然月内每张卡支出累计满100元以后的乘次,价格给予8折优惠;满150元以后的乘次,价格给予5折优惠;支出累计达到400元以后的乘次,不再享受打折优惠。
二,地面公交价格调整为:10公里(含)内2元,10公里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5公里。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刷卡乘坐城市公共电汽车,市域内路段给予普通卡5折,学生卡2.5折优惠。
北京地铁调价北京地铁调价了吗
1、2022年北京地铁票价是什么时候开始涨价的2、如何应对北京地铁涨价3、北京地铁调价方案的调价缘由2022年北京地铁票价是什么时候开始涨价的
没有涨价。在《北京地铁调价方案》中可以了解到,北京市地铁票价涨价距2022年最近的一次是2014年,因此2022年并没有涨价。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如何应对北京地铁涨价
北京地铁近日进行了价格调整,调整后的价格比之前贵了很多。而我们普通工薪阶层每天上班则需要每天去乘坐地铁,对于我们该如何应对涨价呢?下面小编介绍一下自己的一些经验。
1【短途用自行车】对于距离公司较近距离的朋友,比如5公里左右,可以选择骑自行车上班。这样一方面节约费用,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但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比如雨雪天气,为了自身安全可以改乘地铁或其它方式。
2【乘坐公交车】如果距离公司有一定的距离,对于骑自行车实在比较为难。而有较为方便的公交可以乘坐,那么可以选择公交车的方式。但公交车相比地铁会慢一些,所以要注意上班出发的时间,避免上班迟到。
3【公交和地铁换乘】对于乘坐公交车路线非常不方便的地方,可以采用公交和地铁换乘的方式,这样可以节约一些费用。因为公交和地铁换乘的方式往往有很多种,可以通过多次实践找到一种最省时间的快捷换乘方式。
4【开私家车】很多朋友是住在北京郊区,比如通县、昌平等位置,改乘公交的话会路途上会需要非常久的时间。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购买私家车开车上下班。这种方式适合在公司有停车位的朋友,否则在市内停车也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5【搬家到距离公司近的地方】如果是单身朋友,可以选择搬家到距离公司比较近的位置,这样上班就比较方便了,而且还可以早上多睡一会,晚上也可以早点到家,可以更好的休息。
6【在住的附近找工作】如果是已经买房的朋友,无法轻易搬家。可以在住家的附近再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这样也就避免了前面的其它困难。
北京地铁调价方案的调价缘由
财政负担重:公共交通补贴超医卫
有关“北京地铁‘2元时代’或将终结”的讨论,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实际上,大家可能忘了,从分段票价到一律2元,北京地铁票价已历经多次调整。现如今北京地铁全路网2元的单一票价,不仅低于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更是低于14年前的北京地铁票价。1999年12月,北京地铁票价曾一度调整为3元,2007年末,又降至2元。
马伯夷说,对于居民来说,“公交优先”直接体现低票价带来的低出行成本。但“公交优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道路修建、轨道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场站建设等都是组成部分。财政压力逐年增长,负担逐步加重,不利于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亏本是支持北京地铁这次涨价的最重要依据和理由。低票价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出行人群对地铁的“偏好”,造成地铁运量和拥挤程度大幅上升。
从北京地铁进入“2元时代”的2007年,北京地铁开始出现巨额亏损。据测算,北京地铁年亏损达10亿元以上。为此,北京市每年都有巨额财政补贴专项投给公共交通。比如2012年,北京市级公共财政共支出2849.9亿元,其中约78%用于民生领域,而公共交通补贴占民生支出总额的7.9%左右,比医疗卫生都要高。
结构不合理:高峰期通勤乘客仅6成
2007年,轨道交通推出低票价政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利用方便、准时、快捷、出行成本低等优势,引导市民放弃小汽车出行,缓解城市地面交通拥堵。然而,由于高峰时段客流构成不合理,吸引了大量短距离、生活类人群出行,轨道交通已经转变为与地面公交争夺客流的交通方式。
马伯夷介绍说,通过对乘客出行目的的调查发现,高峰时段的通勤出行比例为61.7%。另据测算,北京地铁乘客一次出行乘坐距离6至14公里的比例约为35.9%,公共交通使用结构不合理。
马伯夷坦言,希望通过价格杠杆,让出行距离在10公里以下的乘客转乘地面公交。“前提是,我们能够尽快把地面公交的秩序,包括公交线路、线网、公交专用道进一步完善。使乘客乐意选择地面公交而达到合理分流。”
安全风险大:高峰期车厢满载率超半
此次调价,希望能用价格杠杆,把北京地铁从每平方米“挤着10人”降至5人。市交通委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常说的地铁“满载”,换一个通俗的说法,即每平方米站6个人。而据统计,本市地铁工作日日均客流突破1000万人次,最大客流达到1106万人次,个别线路高峰时间满载率144%,也就是差不多每平方米接近10个人。此次市政府下发的《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工作方案》中,调整地铁票价的另一个理由是“分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降低大客流风险”。而2013年8月7日,北京市质监局公布了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其中规定,北京地铁车厢内每平方米最多站5个人。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