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元宵与汤圆的区别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元宵与汤圆的区别文章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汤圆和元宵什么区别
区别:
1、制作方式不同。
“元宵”是放好馅料后手工“摇”,使用的糯米粉是将糯米泡后再用石碾子磨制。馅料是硬的,常常加入各种果料。一般馅料会被切成小方块,然后沾点水,在满是干粉的笸箩里来回滚,直到所有的馅料都被裹住。因为元宵表面也是干粉,下锅以后会混汤,吃起来也更有嚼劲。
而“汤圆”呢是用水磨湿粉包制出的。先和面,然后做出圆形的剂子来,放小块馅料,再把面团抱紧。糯米粉包制时能放入更多的油脂,馅料也不会出现大的颗粒果料,所以汤圆吃起来,口感软滑细腻。
2、外观不同。元宵外观浮粉,汤圆外表光滑;
3、口感不同。元宵嚼劲十足,汤圆软软糯糯;
4、汤水不同。
元宵汤水乳白色,汤圆汤水清澈。因为二者的制作方法和用料都有所区别,因此在保存时间上完全不同。元宵表面浮粉,外层糯米粉极易吸水受潮,最好不要超过两三天,要尽快使用。汤圆保质期较长,可达到半年至一年,可以冷冻保存,随吃随取。
注意:煮元宵和汤圆都应该开水下锅,同一方向略作搅动翻转,开锅后转小火,每开锅一次加一次冷水,大概两到三次即可。凉水锅煮会煮破漏馅儿,影响口感和外观。
扩展资料:
北方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比如机器制作元宵,拌好馅料,把馅块放入像打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机器开动后,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所以,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分变糊。
而南方的汤圆做饭,和包饺子类似。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用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圆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区别之一。
包汤圆的过程也像包饺子——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放入馅,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汤圆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分,很粘,这些和元宵都是不一样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汤圆(中国传统食品)
百度百科-元宵(食品)
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本来是没有区别的,只是一种食物的两种叫法,名称来源都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不过可能因为它恰好有两种制法,所以被现在的人们强行认为是有区别的了。这种区分不过一、二十年而已。因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报纸上,还总能看到《元宵为何又叫汤圆》的小文章。
虽说元宵汤圆是一种东西,不过还是有一点细微的差别。
做法不同
汤圆和元宵也因南北方的做法不同,所以大家往往都以为是不一样的东西。在北方,小时候有滚元宵的,机器有点像轮盘,只是周边带框。馅都是一个个小方块,买家选好了就放在那个机器里转,等上一会就有元宵了。
而南方的元宵一般都是和好粘糯米面,然后揪出一小团,里面包上陷。做法比较简单。
口感不同
滚出来的元宵煮熟了吃的话口感可能偏硬,皮厚一些,而且很q弹,馅相对少没有南方的汤圆那么软滑,可能原因就在于它是滚出来的。
包出来的汤圆吃起来非常软粘糥,而且通常南方的元宵因为它的做法的原因,里面的馅料也很多,如果是花生或者黑芝麻馅的,我吃不上几个就会觉得特别腻,接着就没什么食欲了。
在我小的时候村里面元宵年年都有现场制作,基本上是小小的,很好吃,直到后来长大了看到各种巨大的汤圆,各种各样的汤圆,真的大开眼界。但我还是比较喜欢吃北方的清甜不腻的元宵,南方的做法我一般都是敬而远之。
所以汤圆和元宵从材料上来看是同一种东西,只是因为地域的关系,导致他们的做法、叫法不同而已。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区别:
1、元宵在制作上要比汤圆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2、元宵是不能冷冻的,否则会裂纹,煮的时候馅会流出来,所以元宵只能现吃现做,是无法买到冻元宵的。汤圆可以冻,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也可以买到速冻汤圆。
3、元宵的馅料相对单一,传统元宵以甜馅为主,馅料多为白糖芝麻、桂花什锦等。
注意事项:
1、咸汤圆则可放小虾米及蔬菜,多一些钙质及纤维质的补充。但需注意的是,汤中不要再放太多的油脂或调味料。
2、汤圆和元宵的馅料当中不仅仅有糖,更含有相当多的固态油脂。米饭、馒头是几乎没有脂肪的,汤圆可不是这样,馅料中的油脂甚至比糖还要多。传统上用猪油来做汤圆馅料,南方用猪油加肉做咸汤圆,用猪油加上各种果仁做甜汤圆。以后又开发了用黄油的产品,但从饱和脂肪角度来说,含量更甚于猪油。
好了,关于元宵与汤圆的区别和元宵与汤圆的区别文章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