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成都和阆中,一个是2020年城市魅力排行榜第一名,一个是《2019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中跻身旅游强县百强。这两个地方虽然同属于四川,一个省会,一个古镇,是很难让人们将两个联系在一起的。可实际上在清初,阆中曾是清政府在四川的临时省会,这一当就是二十年。直到1665年,四川省会又迁到了成都。为何清初阆中会成为四川的临时省会?阆中为何又只当了二十年的临时省会?
历史背景
要想探究原因,首先我们要先明确清初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清初,王朝更替,成都,遭受了张献忠、吴三桂、清军等的轮番蹂躏,经济基础破坏,人口减少,野兽纵横,气象凋敝。《华阳县志》载成都城中绝人迹者十五六年,惟见草木充塞,麋鹿纵横,凡是廛闾巷官民居址皆不可复识。
此时,成都是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的军事重地。清政府还没有立足脚跟,自然没有余力和能力去迅速夺取成都巩固政治,而只能退而求之另觅新都。
图_清朝时期四川地图
清军也到过不少地方,为何清政府偏偏挑中阆中作为临时省会呢?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阆中相对利于管理
顺治三年,彼时张献忠大西未灭,豪格领清军至汉中,川北明将进忠来奔,乞为向导。而后献忠既诛,贼党可望、能奇、文秀、定国等溃入川南(《明史》)。
可见,阆中曾经是投清将领刘进忠辖区。刘进忠在阆中有一定的威望和治理经验,所以相对其他地方来说清军管理起来更加方便,成为清军在四川的据点也不奇怪。
(二)阆中利于防守
许多前人认为阆中是巴蜀要冲,究其原因,是因为阆中有着利于防守的地形。《中国国家地理》曾这样评价阆中:千水成垣,天造地设。形象地概括了阆中被山水包裹的特点。
阆中西、南方向是嘉陵江,东面为河,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十分利于防守,清军机动性较强。
图_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阆中县舆图》
(三)阆中受损相对较少
相比大西、南明两个政权主要活动和统治的川南、川中地区来说,川北的阆中受损较少。
如《成都府志·序》载:(成都府)百十秦、晋、楚、豫中,土著仅一二人焉。
而据《移民史》,顺治七年,阆中人口业已百无二三。
虽然阆中和其他地方一样都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但阆中剩余人口比率略高,受战争破坏程度略少于大部分地区,这也奠定了清政府立足建设的基础。
清政府让四川巡抚等重要官员驻守阆中,把阆中道台衙门升级为省会衙门,把阆中作为临时省会建设,就是看中阆中的相对安定。
图_清朝成都地图
清政府在平定四川后,没有让阆中成为省会,反而是在1665年继续让成都当省会,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自然条件
1、地形条件
成都西高东低,腹心在岷江等冲积而成的成都平原,土地较完整、平坦。
阆中内多丘陵、低山,地形破碎。
如果一个地方土地完整、平坦,就具备了建立大规模城市的良好基础。而一个土地破碎的地方,则需要统治者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平整土地,才能建设和扩张城市区域。
从这一点上看,成都十分有优势。
而且地形还会影响耕地面积。理论上,相似的气候条件下,土地越平整的地方可以种出更多的粮食,这就给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成都由于平坦的土地和优越的水土成为天府之国,可见其条件之好。而阆中发展农业条件显然逊色于成都。
图_成都及周边地貌
2、地理位置
如果打开四川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成都位于四川省的心脏位置,而阆中则位于东偏北方位。
位于四川中央的成都,是四川交通的中枢,也是四川盆地的中心城市。如果其作为省会,可以方便统筹全省的资源,知晓四川各地的事务。
而阆中位置没有成都那么端正,也不像重庆那样是四川盆地通向外界的必要出口,作为省会辐射能力不够强。
图_都江堰工程布置图
(二)交通条件
可对比成都和阆中的水陆交通状况。
成都有锦江绕城而过,自李冰修都江堰后,成都水运逐渐发展,促进了城市繁荣。
陆路方面,成都——金牛道是重要的陆路官道,起于成都,终于秦岭南,中途有汉唐阴平道、大安军——天水军道等向四周延伸。
总体而言,成都是水陆运皆有发展,且辐射能力强。
图_民国时期嘉陵江流域地理考察队
阆中方面,可举嘉陵道为例。
嘉陵道是川内一条重要的南北水路通道,以重庆为起点,途经阆中,通向汉中方向。
阆中在交通上就靠着嘉陵江得到发展。如《垫江志》载:委官部送凡嘉、眉、泸、叙之米……又自合溯西汉水至利、阆州,谓之转般。
可水运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容易淤积,需要时常维护,否则容易造成行船危险。
《宋代蜀文辑存》嘉陵江水之险,以滩名者殆百。米舟相衍,遇石而碎与泪人者,皆蜀人之脂也。
阆中陆路交通远没有水运发达,有时还用到在悬崖上开凿的栈道,运输能力不强。
总体而言,在交通上,阆中相当依赖嘉陵江。但阆中不是嘉陵道的起点,辐射能力有限,所以成都交通优势更为明显。
图_《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地方志著作,由东晋时期成汉常璩撰写
(三)历史文化因素
《华阳国志・蜀志》载开明王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成都因此成为古蜀国新都。
尔后,成都很长时间都是整个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阆中长期为川北历代郡、州等治所,是川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把省会定在成都,有利于清政府在四川进行精神文化建设。
综上来看,把省会定在成都比定在阆中更能满足四川发展的需要,清政府在平定四川全境后把省会迁到成都也就不奇怪了。
阆中不是四川省的省会,四川省的省会是成都。
阆中,古称保宁,为四川省南充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位于嘉陵江中游,秦巴山南麓。山围四面,水绕三方。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199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阆中县,设立县级市阆中市。
我们先来谈谈阆中和南充的前世今生,在很久以前,阆中以前叫保宁府,南充叫顺庆府,后来,南充提前审批为南充市,阆中也随后建市,属于四川省直辖市,交由南充代为管理,这就是南充和阆中的历史了。阆中在文化资源这一块,算是南充绝大部分的比例,所以在文化资源这一块阆中确实算是南充的一张名片。大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相信在未来不论是南充还是阆中都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而中国有四大古城,分别是云南丽江古城、安徽徽州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山西平遥古城。而和其他三个古城相比阆中古城的名气明显落后,阆中古城的历史悠久,是中国春节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天文、宗教、三国等文化相辅相成和谐发展,诗圣杜甫曾为他留下千古名句:‘云南丽江古城’。近几年的阆中发展飞速,年均游客接待量也日益倍增,阆中名气也逐渐扩大,作为四大古城的阆中发展起来就是迟早的事嘛!
阆中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阆中为什么名声比南充更大?我认为,古城除了有大家熟知的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贡院等全国重点文物之外,可能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原因:
一、历史厚重。阆中在周朝时为巴国别都,公元前314年置县,迄今2300多年。历朝历代均在此设立郡、州、府、道。明末清初阆中还一度成为四川省临时省会达十余年之久。因此一直是川东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二、风水之城。古城中心的地标建筑中天楼是整个阆中的风水坐标和穴位所在。古城的街道以此为轴心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展开。如果登上中天楼顶眺望,可以看到整个阆中呈棋盘状的风水格局,巧妙精致。
三、状元之乡。阆中贡院,承载了历朝历代万千学子的人生梦想,经史子集、四书五经,成就了多少状元及第和榜眼探花,由此功成名就,一路仕途通达。
四、春节起源。西汉天文学家、历算学家阆中人落下闳编制《太初历》,把正月定为岁首,确定正月初一为新年的第一天,从此有了现在的“春节”,阆中也成为中国春节的源头。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阆水歌》中曾对阆中有过这样的描述: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因相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阆中是作为南充的一个旅游古镇很出名,阆中是在可以旅游的地方而出名的。而南充因为拥有保护塑造了这么多的名胜古迹而出名,阆中没有什么比南充更出名,阆中市作为南充的一个旅游古镇很出名。阆中是隶属四川省的南充市,古时候被称作为保宁,地处于四川省的盆地的东北部,坐落在嘉陵江的中游地带。2000多年以来,是以之为巴蜀的要冲和军事的重镇,拥有了“阆苑仙境”和“阆中天下稀”等等之一系列的美誉。春秋战国中期的时候,曾经作为巴国的国都。秦国灭掉巴国之后,在公元前三百一十四年设置了阆中县,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建县历史。1991年的时候被撤阆中县建立了阆中市。1993年8月,阆中被列为了省的直辖市,直接被南充市所代管。著名景点有阆中古城、张飞庙、锦屏山等。风景十分的优美,欢迎广大游客朋友前来放松休闲度假。
为啥阆中被南充代管?这不是一道历史问题,而是数学几何问题。大家在地图上分别从阆中和南充画一条线连接成都,就会发现阆中所在的线附近串起的是盐亭、三台、中江这些县城,向东充其量只能连接巴中这个四川最穷的地级市;再看南充串起的是遂宁、广安、达州三个地级市,虽然不在一条直线上,但显然成南线的人口经济潜力更大。
为啥在古代阆中是川东北首府呢?因为阆中以北一直到广元都是大山重叠,往南到南充广安重庆则是低矮的丘陵地形,阆中处于山区和丘陵地带的交汇处,这样就相当于可以山口城墙关隘有利于防守,面向丘陵地带通过嘉陵江水运又可以便利的获取物资。那时的阆中之于川东北,就有了北京天子守国门的味道了,可谓显赫两千年。
阆中是中国四大古城,名声在外,在旅游界名气比较大。但说到阆中比南充有名,其实未必。
古时候,保宁府(阆中)与顺庆府(南充)都是川东北一带比较大的两个区域中心,也是川东北的两大双子城。其中,阆中在明清之际曾短暂做过四川省城,南充远古时代曾经是充国故都,几十年前也曾做过川北行署驻地,为彼时四川四大中心之一。
因此,讲历史渊源,两地都有辉煌的过去,高下难分。
不过,地级南充市建立以后,阆中开始被南充代管,直到现在。两地的差距拉开,也是近30年间的事情。
说阆中名气高过南充,是不准确的,没有什么权威说法可以支持这个结论。
阆中比南充出名的原因:
1、阆中历史悠久,文化昌盛。阆中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古巴国国都,唐宋两代出状元4人,而成都仅2人,作为四川临时省会长达17年之久,有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就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在阆中古城又是国家5A景区。
2、阆中地形独特,古城保护完好。阆中老城四面环山,三面绕水,是一块风水宝地。古城街道的布局,楼塔庭院的设置,都很好地遵循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
3、阆中1991年撒县设市,成为四川省直辖市,其后由南充市代管。阆中古城成为南充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
简单的说张飞驻军历史名人,5A级风景区,全国都能查到,再加上最近几年的炒作,比如全国住房70年,阆中四十年,阆中去年搞公判大会等,还有就是多个旅游景区联合搞旅游,带动大量各地的人来,时间长了自然就出名了。
前几天我们才过去玩了阆中,为什么比南充更加有名的,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在这里,我和大家进行一一分享,希望能够帮助你。
首先阆中是一个历史名城,阆中最有名的就是风水之都在袁天罡及李淳风那个年代阆中的风水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其次就是在之前三国时期张飞驻守在阆中,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也是让阆中闻名遐迩,这就是历史原因让阆中出名较早,而且曾经在那个年代还做了相当于现在四川的省会。
其次就是阆中古城位居于全国四大古城之一,而且位于西南腹地,到四川旅游必不可少的景点之一。这些都让中的名声声名远播,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四川,然而由于南充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城市,所以在全国各地名声不是那么响亮。当然作为阆中的代管城市,南充将来的发展可以说也是有很大力度的,主要是位于成渝三角地带,正在努力发展成为成语第二层,当然如果要想取得成功,还是需要努力的在这里希望能够帮到你吧
阆中古城,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阆中历史悠久,文化昌盛。阆中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古巴国国都,唐宋两代出状元4人,而成都仅2人,作为四川临时省会长达17年之久,有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就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在阆中古城又是国家5A景区。
阆中地形独特,古城保护完好。阆中老城四面环山,三面绕水,是一块风水宝地。古城街道的布局,楼塔庭院的设置,都很好地遵循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