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等App买票,似乎更受青睐。但是,携程似乎存在一些“隐性”的消费,存在一些“猫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般买票都会使用12306,感觉官网放心些。到实际上,好些人还是愿意使用携号这样第三方的App进行买票。
界面,车次
我们现在看看两款产品的界面,以及车次有没有不同?还是都是相同的表现呢?
左图是12306,右图是携程App:
内容方面,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携号更符合我们需求的地方是,它将价格都标出来了,这对于一些用户来说会比较方便知道价格。
当然,你得知道的是携程App将飞机,汽车都放在了界面上,这可能就是携程的优势!
优惠力度
这方面12306是官方的App,除了部分支付的时候,银行可能会有些一些优惠;但是我们知道的是,携程App的优惠力度会大得多。
携程经常性会有一些优惠政策,但是在12306确实没有这种优势。
携程功能全面
我们知道携程的功能性更多一些,我们知道携程App它主打的是酒店,机票等等多种旅游功能为一体。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携程App的优势会更强一些,你如果想减少App使用的话,携程会更多一些。
但是,携程可能会存在一些所谓的贵宾客户之类的,意思你可能会花更多的资金。这方面,12306会虽然没有优惠,可是却不会有套路。
第三方网络购票的优缺点?除了12306官方购票途径外,还有诸如飞猪、去哪儿、携程、高铁管家…诸如此类的网络购票应用。其实它们功能本质上跟12306并无区别,最终用户都是以买到票为目的。最终的所走的购票通道一样还是12306途径,只是这个过程不同。
优点。12306的候补购票是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抢票难这一问题的,但说抢票智能化的问题,其实第三方购票软件似乎更有发言权。你可能在12306中抢了几天都没票,但用携程后很快就成功捡漏了。其次,预约购票在时间上能拉到优势。提前付款,系统会自动刷票下单。确实对一些有严谨行程安排的人士有所帮助。
缺点。上面说了12306以交易安全可靠、数据及时准确著称,其实这也恰恰是网络购票的缺陷点所在。可能有些第三方的网络购票信息不全、或者是数据不及时的问题,可能就有部分车次查询/购买不到的情况。其次,第三方的盈利目的性较强,有些时候要“烧钱”抢票,况且退票、改签没有12306便利。
还是偏喜欢使用12306的App,反而携程App虽然功能多,反而觉得花哨。
在12306购票网站上,因为用户量较大,购票时的服务器压力也比较大,导致抢票难度加大。此外,12306的抢票软件也变得越来越普及,抢票难度也因此增大。为了提高抢票成功率,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提前规划好行程,提前预定车票,避免在高峰期抢票。
2.选择购买相对不太热门的线路或车次,抢票成功率会相对较高。
3.选座位时,可以先选择无人选的座位,再尝试选中心的座位,这样可以提高抢票成功率。
4.可以使用多个账号或者多个设备同时抢票,提高抢票成功率。
5.使用一些第三方抢票软件或者浏览器插件,来辅助抢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第三方抢票软件可能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建议谨慎使用。同时,使用抢票软件抢到的车票也有可能存在无法退改签或者被封号等问题,需要谨慎使用。
现在出行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自驾、飞机、高铁、动车、大巴等等,但是如果遇上了节假日的时候,买票都是很难买到的,要靠抢,说不定有的抢也抢不到,不过大巴很容易买到,大巴一般都是即买即走,很随意的,就是在高速上可能会堵车,但是现在基本上很多人为了方便都是坐的高铁、动车、火车,中途可以不用中转,直达就可以到。
一,12306崩溃了,买票也太难了。
一般像我们要回家买票都是买的高铁,不过在高峰期的时候都是提前一个月预约,因为票开抢的那天自己根本就挤不进去,可能是网不好也可能是买票的系统给崩了。
不知道大家一般都是在什么上面买票呢,我喜欢在美团、携程旅行、去哪儿旅行、12306、同程旅行、途牛等等,不仅可以购票还可以订酒店,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真的很方便。
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是铁路服务客户的重要窗口,将集成全路客货运输信息,为社会和铁路客户提供客货运输业务和公共信息查询服务。客户通过登录本网站,可以查询旅客列车时刻表、票价、列车正晚点、车票余票、售票代售点、货物运价、车辆技术参数以及有关客货运规章。铁路货运大客户可以通过本网站办理业务。
二,系统崩溃的原因
马上五一快到了,去旅行、回家的朋友特别多,肯定是有很多人购票的,而且可能会一票难求,特别是大学生放假,人流量很大,就会提前很多天买票,但是进了12306系统却发现系统崩了,估计很多人都有怨气,一买票就就崩,其实12306每年都会崩那么几次。
系统崩溃就是页面提示系统繁忙请稍候重试,4.17号开始就已经开售五一假期的车票,而且去往一些地方的一部分票已经全部抢空,系统肯定承受不了然后就崩了。有很多人就因为系统崩溃票没抢到,估计现在很伤心了。买票买了个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