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上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蒙古等民间也习惯使用农历,而且有着与中国十分相似的生肖文化。日、韩、蒙古的十二生肖与中国是完全一样的,但越南却有一点小小的不同。在越南人的十二生肖中没有兔子属相,取而代之的却是猫。因此,中国的“兔年”在越南成了“猫年”,在中国属“兔”的人,到了越南就变成属“猫”的了。
为什么中国的“兔”到了越南就变成“猫”了呢?对此,越南人自己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当年十二生肖传入时,因为“卯兔”的“卯”与汉语“猫”的读音相似,结果“卯年”就被误当成了“猫年”;也有人说当时越南还没有“兔”这种动物,因此用“猫”来代替。还有一种说法是,越南人不喜欢兔而喜欢猫,认为十二生肖中既然有鼠,也应该有猫。猫能克鼠,这也许反映了他们的“生态平衡观”吧。不过,越南成年男女往往个子不高,体型偏瘦,做起事来却很灵活,这一点倒与猫的优点十分相似。
然而,因为猫的“喵、喵”声与越南语中“贫穷”的韵母谐音,越南人又最忌讳野猫窜到家中,但自家养的猫却没事。
问题一:有哪些国家使用阴历?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马触西亚、越南都是~还有一个特别的,你也许没有听过吧,十二生肖这些国家也使用,但越南在生肖中有猫无兔,中国的生肖有兔无猫~也就是说,2011年那年在越南其实叫猫年~谢谢~请采纳~
问题二:世界上有哪些国家有使用农历?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
韩国人也过农历新年,八月十五、端午节都是韩国人的节日。
越南人象中国人一样习惯用农历,也有一年二十四个节,也过春节,习俗和国内差不多;
古代的日本和中国一样,按农历的春节过年。但100多年前的日本明***新,废除了从中国传过去的历法习俗,仿效西方,过起了圣诞节和新年。
问题三:农历还在哪些国家使用?不算各国华人自己使用,蒙古、朝鲜/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都有使用。知道韩国人把端午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吗?实际上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除了中国,韩国、日本人也过。这就是他们目前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使用农历的例证。
问题四: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过中国的农历年受中国的影响最深的有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还有老挝、柬埔寨这几个国家丹这几个国家都过中国的农历年。
问题五:古代使用农历的国家有哪些?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蒋不在,老挝,等等一些亚洲国家。
问题六:都有哪些国家过农历年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多个国家有过春节的习俗,主要是一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如越南、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这些国家都把春节列为了法定假日。
在越南,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国家法定休息时间最长的一个节日。越南的过节习俗与中国大同小异,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腊月三十除夕守岁,放鞭炮,吃团圆饭。大年初一拜年、赶庙会。韩国人也一直保留着正月初一过春节的习俗,韩国称春节为“舍尔”,意思是新年之首。春节期间全国放假,人们纷纷从城市返回故乡,春运的繁忙跟中国有点儿相似。春节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在家静心祝福,祈求好运。新加坡春节一般放假两天。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拜年,拜年不提贵重礼品,只带两个桔子,进门送给主人,桔与“吉”谐音,象征大吉大利。马来西亚过春节习俗也跟中国大致相同,由于当地华人多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菠萝),闽南语“凤梨”与“旺来”谐音,凤梨就成了春节的吉祥水果。
在欧美一些国家,也经常有庆祝春节的活动,但多只局限在华人范围内,春节很少成为全国性的法定假日。不过,随着华人影响力的增强,春节在欧美国家也日益得到重视。美国纽约曾在2003年将春节定为市民的公共假日,专门为华人安排了燃放鞭炮的时间和地点。春节大***已成为纽约重要的观光项目。在加拿大,春节也日益成为地方重大节日,从多伦多到温哥华,春节期间华人都要举行大型的***联欢活动。
问题七:那些国家过中国阴历年?许多亚洲国家也过中国年,在历史上有三个国家受中国的影响最深--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还有老挝、柬埔寨,甚至有的国家就以当时的汉语为官方语言,直到后来才创立自己的语言,因此也过中国年
目前将春节立为法定假日的国家有中国(含港澳台)、韩国、越南和新加坡。
特别是韩国,在中国本土对一些中华传统习俗不重视的情况下,依然恪守着传统的节日。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至今都是韩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去年曾因为韩国将端午节申报世界遗产而在中韩两国之间产生过一场大辩论。不论其结果如果,足以看出韩国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爱护看得非常重要。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也按照黄历(阴历)过春节,和中国韩国一样。明治维新以后废除了来自中国的黄历(阴历),改用西历(阳历)。因此正月也按照阳历过,新年为每年的元旦。而春节那一天被称为“旧正月”,不是法定假日,不放假,也没有任何庆祝活动。
问题八:过阴历年都有哪些国家?很多人都把现在普遍使用的公历称为“阳历”而把中国传统的历法称为“阴历”。其实,称农历为阴历并不正确,为什么呢?这就要从历法说起了。
历法大致分为以下三种:一类叫阳历,其中年的日数平均约等于回归年,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公历、儒略历等;一类叫阴历,其中月的日数约等于朔望月,而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教历、希腊历等;另一类叫阴阳历,其中月的日数平均约等于朔望月,而年的日数平均又平均约等于回归年,如中国的农历、藏历等。
在中国,现在通行的历法是公历,民间则也采用农历,而信仰***教的各民族采用***教历。它们也可以说是三种历法的代表。
农历
是中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这种历法中安排有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事活动,而且主要在广大农村使用,因此称为农历。又名夏历、旧历、中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近,兼有阴历月与阳历年的性质,因此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耽的黄经相等)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平均约长29.53.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称月大;有的月份是29日,称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是要根据太阳和月球的位置推算确定,而不是机械地安排。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左右,所以隔三年要安插一个闰月,再过两年又安插一个闰月,平均19年有七个闰月。如何安插闰月,根据和季节、气候有密切关系的二十四节气来定。农历月份的名称按照“中气”而定,如含“雨水”的月份叫正月。含“春分”的节气叫二月等。不含中气的月份就定为闰月,用上个月的月份名称称闰某月。用这种办法设置闰月,可以使历月与节气相差不致过远。
公历
是目前世界通用的历法,又称格雷果里历,实质上是一种阳历。它是罗马教皇格雷果里(一译各利歌里)十三世对原来的儒略历进行修订后于1582年颁行的。由于儒略历的年长度是365.25日,同回归年长度365.2422日相差0.0078日,从实施儒略历到十六世纪后期,累差已约10天。为了消除这个差数,格雷果里十三世把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下一天定为格雷果里历1582年10月15日,中间消去了10天,这样使春分日又恢复到3月21日。同时还修改了儒略历置闰年的法则,公元年数被4除尽的仍为闰年,但对世纪年(如1600、1700、……),只有能被400除尽的才为闰年。这样,在400年中只有97个闰年,比儒略历减少3个,即历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与回归年长度365.2422日更为接近。
公历先在天主教国家使用,后推行到新教国家,而二十世纪初期全世界普遍使用。中国于辛亥革命后在1912年开始使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历纪年。
阴历
是***教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历法,又称回历。它纯粹以朔望月为历法的基本单位,奇数的月为30日,偶数的月为29日,平均每个历月为29.5日。积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12个朔望月实际上约有354.3671日,为使月初和新年都在蛾眉月出现的那天开始,回历采用置闰月的办法,每30年为一周,共加11个闰日。在30年循环周期中,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为闰年。闰年在12月底增加一日,共355日。回历年比公历年少约11日,因之岁首逐年提早,约33年循环一周。回历的起始历元定在***从麦加迁到麦地那的那一天,即儒略历公元622年......>>
问题九:阴历和阳历是哪个国家人发明的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制定了自己的阳历和阴历,并且其中很多历法系统是独立的、不受其它系统影响的,所以并不能说是哪个国家“发明”的阳历和阴历,只能说“最早发明”。
已知最早的阴历是在今天的苏格兰发现的,可追溯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当时的不列颠根本没有形成国家,无所谓“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
已知最早的阳历有争议,一般认为是古埃及人制定的,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
另外,现在中国人说的“阴历”和“阳历”是有特指的。阴历特指中国的农历,是古代中国人制定的;阳历特指公历,即国际通用的格里历,是在古埃及历法的基础上由罗马独裁者尤里乌斯・凯撒、皇帝屋大维等人修改,罗马教皇格里戈利十三世最终确立的。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们越来越喜爱旅游这项活动,人们的旅游范围也不仅仅局限在国内,许多人都希望能够出国旅游,见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越南就是这些年来,中国游客非常喜欢去的一个国家。
越南和其他国家比起来,除了风景多,旅游资源丰富之外,最重要的是物价非常便宜,还离中国近,自然受到了中国游客的欢迎,如今中国游客已经是越南国际游客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越南国际游客中,有三分之一都是来自中国。
很多中国游客去越南后,会发现,越南有许多东西,和中国非常相似,比如越南的顺化皇宫,就是仿造中国故宫建造的,还有民间的很多建筑都是按照中国的建筑建筑,甚至还有许多汉字,但是看到越南门前挂着的春联的时候,很多中国游客却忍不住发笑。
01越南门前的春联,中国游客看了忍不住发笑
越南在历史上和中国关系很密切,它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因此在文化上有许多东西都和中国十分相似,汉字也曾经是他们的官方文字,如今越南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春节,越南也有过。
越南的春节和中国的春节一样,都是当地最热闹的传统个节日,也是越南人辞旧迎新的日子,历来越南春节不可少的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而越南的春联,却让许多中国人感到十分奇怪,因为他们的春联上,并不是汉字,而是阿拉伯字母,看起来十分违和,所以中国游客看啦之后,感觉想笑。
02越南废除汉字70多年,如今却有些后悔了
之所以越南的春联上会是阿拉伯字母,和越南的汉字废除活动有关,越南使用汉字的历史其实非常久,但在近代,越南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法国殖民者不允许越南使用汉字,要求他们,使用法语,虽然最后越南独立了,但越南的汉字也从此断代了,老一辈人还会认汉字,但年轻一辈却不认识了,因此最终越南在选择语言的时候,也将阿拉伯文当作自己的文字。
越南废除汉字到现在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但越南民间却一直有希望汉字可以恢复的声音,因为越南的古书籍基本都是用汉字书写的,现在很多年轻人根本不会读,使得文化出现断代,还有如今这种情况,用阿拉伯文书写春联,显得不伦不类,很多国内古建筑上的文字,年轻人也不认得了,这让一些文化学家十分心酸,因此希望能够恢复汉字教育,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