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为什么会有草原(河北为什么会有草原风景)

黑龙江旅游网2780

河北草原景区有哪些?

河北草原景区有一、丰宁坝上草原,二、张北坝上草原,三、空中草原。河北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

一、丰宁坝上草原

河北为什么会有草原(河北为什么会有草原风景)

丰宁坝上草原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以北100公里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麓的接壤地带,是坝上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5A级景区。其中丰宁坝上草原位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是离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又名“京北第一草原”。

其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2100米,平均气温约1.4-5度,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夏季无暑,清凉宜人,7月平均气温摄氏24度,水草丰茂、富饶美丽、冬夏分明、晨夕各异。

二、张北坝上草原

张北坝上主要是指河北张北县中都草原,是锡林郭勒草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气温只有摄氏4度,素有“天下十三省,冷不过桦皮岭”之说。坝上草原总面积约360平方公里,属内蒙古大草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在1700米左右,最高海拔约2400米;滦河、潮河的发源地置身其中,纬度41-42度之间。坝上旅游季节平均气温在18℃左右,年平均气温约1.4-6度。

三、空中草原

空中草原位于凉城西北部的老虎山风景区,是一个大平顶山的山顶,海拔2158米,周围是陡峻的山坡,山顶是面积达3.6万亩、坦荡如砥、绿草如茵、野花遍地的大草原。草原上还有一个万年冰洞,三伏天还有万年玄冰,沁人心脾。

要到“空中草原”游览,须经飞狐峪。飞狐峪,这条铁壁峡谷,是著名的“太行八径”之一,素有“扼晋冀咽喉,树燕赵屏藩”之称。

要透彻地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以下两个背景资料。

1、坝上草原

坝上,这是一个专用地理名词,一般使用得很稀少,只有北京、河北和内蒙古一带的人比较了解。它是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一种草甸式草原地貌。特指的坝上指的是内蒙古高原的南部边缘,与河北省交界。现在的张家口至承德以北100公里的范围统称为坝上地区。

坝上地区又叫坝上草原,主要由河北省丰宁县、承德市围场县北端、内蒙古多伦县南端、克什克腾旗西南端、张家口张北县等区域组成,是内蒙古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木兰围场坝上、丰宁坝上、张北坝上和沽源坝上几个区域。

2、66号公路

美国六十六号公路,一条全长3939公里的美国公路,其作用和沿途景色被美国人亲切地唤作“母亲之路”和“美国大街”。

在张北坝上有一条草原天路,被广大驾车人士称为中国的66号公路。

最早的草原天路,全长132.7公里,西起张北县野狐岭、东至崇礼桦皮岭,于2012年建成通车。草原天路犹如一条蛟龙,盘踞于群山峻岭之巅,蜿蜒曲折、跌宕起伏。蓝天与之相接,白云与之呼应,行走在天路之上,就像是漫步在云端,故而得名“天路”。2019年,在原来的天路两端分别延长,将草原天路变成了323.9公里。

现在全线贯通的草原天路,西起尚义县城南侧的大青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东至崇礼县桦皮岭,是连接崇礼滑雪区、赤城温泉区、张北草原风景区、白龙洞风景区、大青山风景区的一条重要通道,沿途分布着天路之巅玻璃吊桥(亚洲第一玻璃吊桥)、天泉洞、草原梯田、风力电车林、古长城、野狐岭、阎片山、桦皮岭(天下十三省,冷不过桦皮岭。度夏胜地)等旅游景点。也是中国大陆十大最美丽的公路之一。

草原天路的收费闹剧

“草原天路”修建之初是为了连接崇礼滑雪区、赤城温泉区和张北草原风景区的普通县级公路,同时兼具防火救援等功能。根据县级公路的等级设计要求,只设置为双车道,无硬路肩,沿途也没有正规的旅游配套设施。

谁知刚通车没多久,车友们将沿途照片发到网上,瞬间就引爆了这条草原天路,各地的车友们蜂拥而至,沿线的百姓,纷纷在路边摆起了摊点,用几块大木板搭个大门,写上几个字,就成了一个景区,要参观吗?10元一位。

相关部门也不闲着,他们积极调研,进行论证,认为天路上大量涌入的人流带来的垃圾,污染了环境,车流量过大让道路不堪承载、缺乏服务设施等等。随后,召开了群众听证会,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赞同,定为按80元/人的标准收费吧。这个标准引起民众争议,物价部门一锤定音:收费暂缓。

时隔一年,在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物价部门终于同意草原天路可以收费50元/人。这下子,草原天路就深陷进舆论的漩涡中了,经过几番发酵,三周后,物价部门又取消了这个收费项目。

特点:

1、环境优美

在老舍笔下,草原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辽阔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热情

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扩展资料:

《草原》已选入人教版新课标(老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课和教育部统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课。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