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贵州没有雪山(为什么贵州不下雪)

黑龙江旅游网2990

四川并不是不下雪,只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下雪少。

为什么贵州没有雪山(为什么贵州不下雪)

四川的地理位置导致下雪少

四川属于亚热带气候地区,又因为离赤道比较近从北方来的冷空气无法到达四川,其次就是四川周围山脉较多,导致就算冷空气到达也因为山脉的原因减弱很多,四川冬季的气温一般在6到11度。

但是四川也会下雪

四川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属于高原地区,在这一地带甚至有的山脉常年积雪。比较出名的是西岭雪山,对于盆地中的平原地区,也并非是从来不下雪每隔几年也是会下雪的,只是雪量较小。

在2018年的海螺沟就有一场大雪,一夜之间这个地方成了冰雪王国。

准确的讲四川盆地也有过大雪天气,只不过比之北方次数上不是一个量级,之所以不会下大雪与直接关系就是纬度原因,四川盆地南北纬度处在北纬28度到32度之间,处在这一纬度上的地区还有湖北、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长三角地区,基本就是长江中下游南北两侧,这些地区降大雪的概率都很低。此问题更应该是讨论,四川盆地降雪为何没有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次数多,我们经常能从讨论南方集中供暖问题、湖南冻雨问题中看到,湖南湖北地区冬季降雪也日渐频繁,虽然没有北方的暴雪、大雪,但是中雪、小雪在这些地区也容易形成灾害。相比之下,四川盆地之内降雪却很少。四川盆地处在大巴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巫山山脉等山脉高原的包围之中,盆地内平均海拔只有四五百米,而周边的山脉、高原平均海拔在2500米以上,其中西部的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5000米,南部的云贵高原海拔在2000---4000米,重重包围之下,冷空气很难侵袭盆地。去过四川旅游的朋友很多,基本上会发现一个现象,盆地内的城市冬季也是雾蒙蒙的,阳光天数少,这是因为盆地内地势低,冷空气进不来,但同样盆地内的水汽也不容易扩散,笼罩在盆地上空就像一个“大棚”一般,不但具有一定保温作用,也不容易与上层冷空气产生作用而降雪。当然四川盆地南北四百多公里,川北地区的降雪还是高于川南的。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话题,而且有很多种问法,比如为何1月份等温线经过四川盆地时向高伟度弯曲以及为什么四川盆地冬季的温度比较高或者为什么四川盆地的气温要比长江中下游的气温高等等,这些都与题主所问的“四川盆地为何不下大雪”同出一辙。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清楚四川盆地的地理环境。

四川盆地是中国传统认识里的四大盆地之一,按面积排名为国内第三(第一、二、四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总体上来说四川盆地是由东南西北四面的巫山、大娄山、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秦巴山区环绕而成,总面积约为26万平方千米,包括了四川省中东部的绝大部分城市(成都、广安、遂宁、自贡、南充等等)、重庆的主城区、贵州省北部的遵义和毕节以及云南省的昭通等城市。

从四川盆地的地形特征来看,盆边均为海拔在1000至3000米的山地或高原所环绕,而盆底的海拔普遍在250米至750米,由于这种地形较为闭塞,对于气流有机械阻挡作用,其北部的秦巴山区有效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深入,并在此形成下沉气流,同时在盆地“保温”作用下,使得盆地内气温较高,最冷的月均温为5~8℃,因此在这种较为暖湿的温度环境下,是很难达到降雪的条件,尤其是下大雪的条件。

而在夏季的时候,四川盆地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南季风以及东南季风的交替控制,因此容易形成暖式切变(相对流场而言的一种天气系统,其性质与暖锋相似,属于主要降水天气系统之一),因此夏季的四川盆地降水较多,而在云雨的保温作用下,温度也偏高。

不过,话说回来,四川盆地这种“冷气进不来热量散不开”的暖湿环境,这种相对暖湿且温润的空气对人体皮肤有天然的保养作用,同时空气中弥漫的水雾、水汽能够有效削弱紫外线照射对人体的影响,因此四川盆地有“盛产”美女之说。

首先四川盆地的绝大部分是很少会下大雪的,但是在盆地的边缘,即地势比较高的山地上还是可能会下大雪的。普遍来说四川盆地由于地形的作用,使得其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来说气温高出不少,因此基本上是不会下大雪的。

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中最小的一个,位于中国腹心地带和中国大西部东缘中段,西靠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被青藏高原、大巴山、巫山、大娄山、云贵高原环绕而成,地势周高中低。那么四川盆地气温较高不仅仅局限于冬季,整体来说气温也是相对比较高的。四川盆地气温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山脉阻挡:那么我国冬季温度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太阳直射点的南移,使得我们过得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低;其次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使得寒冷干燥的冬季风从蒙古西伯利亚自西北向东南吹,在冷空气的袭击下我国大部分地区会出现气温骤减的现象。那么我们四川盆地由于周围被高大的山脉所阻挡,特别是北部,受到秦岭、大巴山等的阻挡,使得寒冷的冬季风无法吹到四川盆地地区,因此温度比较暖和。

盆地地形保温作用:四川盆地的地形,使得盆地内部在受到太阳辐射照射后有着像凹面镜聚焦的作用,一部分使得热量增加,另一部分使得凹地地形热量不易扩散。同时升温使得水汽蒸发形成气团,在盆地地形中空气不易扩散,气团比较稳定,稳定的气团能都增加大气的逆辐射过程,使得大气具有保温作用,因此盆地地形能够使其温度比较高。

因此在冬季的时候盆地内温度比较高,加上四川盆地纬度不算特别高,因此下大雪的概率比较小的;夏季的时候地形作用加上副高控制会使得盆地内很闷热。

也下雪,不过次数少。

这个是小雪?成都也会下雪的。

其实在我老家遂宁一带,以前也是一年下几次大雪的,可因天气变暖,现在少了,都是四季分明的

得益于秦岭和大巴山的双重保护四川盆地成了我国冬季同纬度最暖和的地方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遵义市下辖的一个民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2777.59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是一个以仡佬族,苗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务川县地形属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斜坡地带,地形大致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高峰位于浞水镇的笋子山,海拔1743米,最低点位于洪丝乡的洪渡河出口,海拔325.3米,全县地形分为中山峡谷,低山,丘陵等地形地貌,务川县境内没有所谓的雪山,因为该县的地形气候不具备高山峡谷里有雪存在的基本条件。

雪山镇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部,镇***所在地距县城约42公里,全镇总面积339余平方公里,属全县第二大镇。当地居民主要为彝、苗、回、汉等民族。镇上有雪山中学,雪山民族国小等学校。雪山镇盛产马铃薯、苦荞、苹果、烤菸等农产品。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雪山镇行政区类别:镇所属地区:威宁县***驻地:雪山镇雪山村电话区号:0857邮政区码:553111地理位置:威宁北部面积:663平方公里人口:52310人著名景点:雪山水库、法地石林、切冲苗寨、灼甫草场、新街果园车牌代码:贵F乡镇介绍,经济发展,扶贫开发规划,旅游景点,雪山水库,灼甫万亩草场,乡镇介绍雪山镇地处威宁县西北部,镇***所在地距县城约42公里,大老公路穿境过,全镇总面积339余平方公里,属全县第二大镇,森林面积10.2万亩,天然草山草坡面积15万亩,耕地面积64333亩,最高海拔2656米,最低海拔1700米,平均海拔2200米。全镇辖五个管理区,22个行政村,151个村民组,9400余户,40800余人,居住着汉、彝、苗、回等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3.7%。粮食作物以玉米、洋芋、荞麦、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烤菸,目前是威宁的烤菸生产基地。矿产资源有煤、石膏、铁矿等,畜牧业是全镇的一大支柱产业,种草养畜如今已成为威宁县的新高点,以良种乳牛(黑白花),肉牛(西门塔尔)、黑山羊、小尾寒羊及肉猪为主。经果林有苹果、黄梨、核桃等。旅游点有灼甫万亩草场,新街千亩果园和妥打长冠尾雉保护区。雪山镇经济发展雪山镇地域宽广,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大,镇全体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农业、畜牧业、绿色、旅游四大优势,逐步步入人口、环境、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轨道。雪山镇的发展及开发项目有:雪山镇是威宁县的农业大镇。近年来,雪山走出了几条为农民增收的好路子,如雪山、栽树、花立等村的丰产洋芋;新街烤菸基地的建成等。种草养畜,大力发展畜牧业也是雪山镇的一大天然优势,现在雪山镇的雪山、栽树、花立等已建成畜牧业发展基地,并且成效显著。以新街农业局示范场为代表的经果林基地也是雪山发展的一大亮点和项目。雪山镇还有丰富的天麻等中药材,引进种植技术,推广天麻、半夏、麻魔芋等中药材种植,也是农民增收的好路子。灼甫草场,妥打长冠尾雉保护区是雪山镇的旅游热点,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扶贫开发规划一、扶贫战略指导思想“稳固成果”,即对过去的扶贫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总结扶贫工作经验,特别是分析理清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打好基础”,即着重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扶贫,改善农村落后面貌的道路交通建设的基础扶贫,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人居环境的基础扶贫;“放眼长远”,即对一些重大扶贫项目,特别是一些效益显现期较长或扶贫期限较长的长远发展项目,力求一年有一个基础,一年上一个台阶,不求急功近利而流于形式。“立足根本”,即着重把扶贫工作从借力发展转移到自力发展上来,把农民从被动扶贫转移到主动脱贫上来,不断提高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二、扶贫项目根据雪山镇扶贫工作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总体工作要求,雪山镇扶贫工作项目着重落实在农业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下山扶贫、“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产销大户的培育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贫、知识扶贫、改善农村居民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扶贫等方面。三、扶贫形式根据雪山镇对以往扶贫工作的分析,并结合当前扶贫工作实际,提出今年及今后几年的扶贫形式主要有,“捆绑式”扶贫、“规模式”扶贫、“自力发展式”扶贫和“求实效、创成果式”扶贫,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式”的“平均主义”扶贫和选择项目“小而散、效益低”的“形式主义”扶贫,力求把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提升扶贫成效。四、扶贫措施1.加强扶贫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扶贫组织机构。乡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扶贫工作,确定1名副乡长专门分管扶贫工作,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成立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办,抽调相关业务人员组成办公室,具体操作扶贫工作。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销队伍,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和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及抗风险能力。2.加强扶贫资金的争取和管理力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紧紧抓住省市对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加大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跑部、进县、上市、赴省”,多渠道争取扶贫资金支持,借力推进扶贫工作。抓住本地外出创业能人回报家乡的热情,积极组织筹措民间资金,结合本乡一些比较优势,发展自我脱贫致富能力。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做好“钱生钱”文章,充分发挥有限扶贫资金的滚动效益和乘数效应。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自我脱贫的积极性。建立扶贫专项基金,实行“***担保、农民信贷、滚动发展、循环使用”的扶持政策,变农民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及行销大户的培育扶持,促进专业合作社及行销大户在做大做强自己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三农”服务上来,提高扶贫成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扶贫挂钩单位及相关部门给予的有关扶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政策规定,确保政策兑现到位,让农民得到政策实惠。4.加强扶贫项目的跟踪管理和服务,真正确保项目出效益、有成果。建立专项扶贫项目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做到一个项目、一套人马、全程跟踪服务,彻底解决过去那种“没资金、找资金,有资金、跑项目,有项目、无人管,有人管、效益低”的情况。建立***扶贫资金专项基金,实行***担保、农民信贷、循环扶持的服务政策,形成***有义务,农民有责任,干部有压力,农民有动力的良性发展状态。加强项目前、中、后期管理,不定期分析项目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加强项目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咨询服务,主动开展各项业务培训,确保项目良性发展,创出成效。旅游景点雪山水库雪山水库位于镇***西南3公里处,占地面积5000多亩,1958年和1976年,全区人民先后投劳修建而成,现在蓄水量为460万立方米,雪山水库半坡电站机容量为80千瓦,年发电量达11万度,在大电未架通前,曾是雪山机关办公照明的电源。因水库的生态良好,每年9月至下年3月有300-400只野鸡及其他无数的候鸟来水库侯冬。库内有50余年的史不计其数的白条鱼种,时常引来雪山灼甫万亩草场县内外捕鱼爱好者前来观光捕捉,因鱼大味香河奇特的库形而名传县内外。灼甫万亩草场是中国南方菜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示范点,是威宁畜牧强县更是雪山畜牧强镇的典型代表,这里草原辽阔,气候宜人,畜种优良,草场茂盛,元始记截威宁一带式当时全国十一个畜牧区之一,雪山的灼甫、斗母胸就在其中。上世纪80年代,贵州省把灼甫作为牧草飞播、牛、羊育肥实验的第一站,科技推广种草养畜引来了国外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关单位部门前来灼甫示范场考察、旅游、观光。春夏时节,灼甫万亩草场成了四方客人聚集的地方,示范场已成为南方科研成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视窗。雪山镇法地小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