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边有琥珀(为什么海边有琥珀石)

黑龙江旅游网2740

因为琥珀可以使他们保持原貌。

为什么海边有琥珀(为什么海边有琥珀石)

在今年6月的一期美国科学院院报的封面上,是一张菊石的图片,而其所属的论文作者,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博,论文题目是《缅甸琥珀中的菊石》而在以后,这位收藏者不能将这块琥珀转卖给私人,只能捐赠或出售给博物馆,同时在专业研究人员研究这块琥珀时需提供方便。

琥珀内生物清晰可辨

通过琥珀的清晰图片,琥珀内包含的虫子、螺壳等生物清晰可辨。这块琥珀长33毫米、宽9.5毫米、高29毫米,虽然体量不大,但是其中却包含着40多只古生物或古生物的遗骸,“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螨虫和昆虫,但是最珍贵的,还是那个菊石的壳”。

王博说,菊石是生活在海水中的,而琥珀是由天然的树脂形成的,一般来说琥珀包裹的动物都是陆地上的,像这次能够包住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是非常罕见的,尤其是在琥珀中发现菊石是非常罕见的,“一般菊石在化石中出现比较正常,但是没有遇到过在琥珀中发现菊石的情况”。

菊石生活在距今1亿年前

王博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块琥珀虽然只有一个吊坠般大小,但里面的生物却对研究古代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根据研究这块琥珀所写的论文《缅甸琥珀中的菊石》能够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更能够说明它的价值。

“菊石是生活在泥盆纪至白垩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它演化非常快,具有年代意义,可以进行断代的判断,我们通过三维重建等分析,确认这个菊石生活在距今1亿年前。”王博说,“同时,我们研究了这块琥珀中的动物,分析出来它们当时生活在海边的热带森林,有一点像现在的多美尼加沿海地带,这块小小的琥珀对琥珀埋藏学和白垩纪森林生态环境分析提供了新的见解。”

对于这块琥珀,王博也有一些小遗憾,“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菊石的壳内已经有很多沙粒,这说明这块菊石被树脂包裹时已经死亡,如果在包裹的时候是活体,就能够保存下来菊石的软体,这个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

王博表示,对于研究者而言,他们更看重的还是琥珀的科学价值,为了保护这块琥珀,他们也与琥珀的拥有者签了协议,未来这块琥珀不能够再出手,只能由这位藏家收藏,或者赠送、出售给有资质的博物馆,同时,有专业研究者或研究机构想要对这块琥珀进行研究,拥有者也要便利。

琥珀主要分布于白垩纪和第三纪的砂砾岩、煤层的沉积物中,并非在海边形成。在地球几亿年的历史中,有过非常激烈的造山运动,曾经的大海变成了桑田,比如喜马拉雅山就曾经是大海,由于琥珀形成的年代久远,所以当时形成的环境肯定不是海洋,比如包裹着昆虫的琥珀形成之初肯定是在陆地,因为只有陆地才有昆虫,而且琥珀的成形物树脂也只有陆地存在,至于地壳沉降上升都是琥珀形成之后,其所在地或者成了海洋或者成了陆地,也就有了不同的地域。

因为别的琥珀中试空无一物的,而这个琥珀里面是有一只苍蝇和蜘蛛的,而且这种东西只可能出现在有树的森林里,而这个琥珀是在海边捡到的。而且这个琥珀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很多年前就有了苍蝇和蜘蛛,这附近可能有一处,已经消失了,但是还有痕迹的森林。

这些理由都说明了这个琥珀是十分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