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作为四大石窟之一,能够被称为第一石窟,是实至名归的。
我国的四大石窟分别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以及莫高窟。可以说各个石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以及风格,要说真正对于国家的贡献,其中每个石窟都有,而且每个贡献都是巨大的。对于大家来说,这些都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宝藏,都是需要被重点保护以及被传承下去的。
而莫高窟的建立在前秦,更是经历了几个朝代的新建,最后才形成了这样巨大的规模。莫高窟里面光洞窟就有700多个,其中的壁画面积达到4万多平米,里面的雕像彩塑达到2000多尊,是我国世界上规模最大,以及雕塑最丰富的艺术殿堂。从规模上来说能够称为第一石窟,他是实至名归的。
而洞窟里面的一些壁画跟艺术结为一体,更是体现了当时我国一些普通农民百姓的社会生活,同时在这些壁画里面也体现了宗教生活。它的出现是我国百姓的智慧结晶,在1944年的时候,国家就专门为莫高窟设立了研究所,再后来更是被列为国家保护单位,在91年时更是被联合国颁布世界文化遗产证书。能够拥有这项证书也肯定了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的存在不仅是艺术的象征,更是我国所有普通百姓的智慧结晶。
所以将它称为我国的艺术瑰宝,以及第一石窟一点都不为过。
中国佛教开凿洞窟的历史最早始于北魏,在南北朝时盛行一时,在唐代达到极盛,随后渐趋于无,莫高窟的开凿兴建正好贯穿于这一历史时期。据说最初是一个著名的和尚路过今天的千佛山时见这个地方有的沙山在阳光下祥光万丈发出,十分辉煌壮观,觉得此地神圣光辉,十分适合作为佛家圣地,便发下宏愿,要在此地建千佛洞。随后这位僧人四处募捐,筹集善款,但人力有时而穷,这个工程实在浩大,僧人终其一生,也只完成了很小一部分。但后来愚公移山的故事上演了,在长达千年的历史中,又有更多的僧人和佛教信众将自己的一生倾注其中,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当时莫高窟所在的沙州沙漠化还没有现在这么严重,甚至可以称得上中国少有的富庶之地,人口众多,文化昌盛,又多信佛教。繁荣而稳定的沙州成了莫高窟得修建下去的基础,甚至在唐末点火纷飞,土蕃、回鹘这些强大的异族肆虐河西的年代,汉人归义军政权也牢牢地坚坚守着这块西域汉人最后的堡垒。但北宋初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的叛乱,终结了这个坚守了三百年的乱世桃源的神话。而莫高窟这棵大树,也失去了它得以生存的土壤,最后在千年的岁月中渐渐湮没有漫漫黄沙之中。
莫高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的历史,并且莫高窟的墙壁上记录了中国从秦朝时期开始的众多历史信息,所以才有了艺术宝库的称号。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据唐朝《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